彦琮(557—610)俗姓李,柏仁人。隋代佛经目录学家、翻译家和佛学著作家。《续高僧传》卷2有传。 一 彦琮世号衣冠,门称甲族。少年时代,是在北齐王朝度过的。他自幼聪慧过人,博闻强记。8岁那年,有一位僧人边法师,让彦琮阅读《 须大拿经》。近七千字的-,他一天读完,还能通晓经义。又让他读《...[详细]
徐宗亮(1828-1904),字晦甫,晚号菽岑。清桐城派作家。 徐宗亮父徐镛,嘉庆十四年(1809)进士,官太仆寺卿。宗亮少袭骑都尉世职,守志不仕,历参胡林翼、李续宜、李鸿章诸人幕府,以文章交游公卿间。其文章雄健有法度,得桐城派宗传,武昌张裕钊、桐城吴挚甫都极为推重。光绪十三年(1887)徐...[详细]
徐子苓(1812~1876),清末安徽合肥人。 字叔伟,一字西叔,号毅甫,晚号龙泉老牧,晚年又自署龙泉老牧,默道人、南阳子,曾被选授和州学正,分修《安徽通志》,后归隐巢湖之滨(肥东县)龙泉山下。著有《敦艮吉斋诗存》等。是李鸿章启蒙老师之一。 徐子苓与王尚辰、朱景昭并称“庐州三怪”。 道光...[详细]
徐永周 [籍贯]阆中人 [朝代] 元明朝 [主要著作] [小传] 为诸生,甚有时誉,却困于场屋。喜结纳宾客,慷慨论天下事。天启初,以守城功,奉诏录用。在蜀时,与荀廷诏、刘泌游;入楚,与潭元春纵论今古。福王即位,献长诗一首,得授翰林院孔目。蜀乱后,不知所终。著有《...[详细]
徐文华 [籍贯]嘉定(今乐山市)人 [朝代] 明朝 [主要著作],, [小传] 正德三年(1508)进士。授大理评事。擢监察御史,巡按贵州。乖西苗酋阿杂倡乱,文华偕巡抚魏英讨之,破寨六百三十,书奖劳。帝遣中官刘允迎佛于乌斯藏(今西藏),文华力谏。马昂进已孕之妹于...[详细]
徐文贲 [籍贯]温江县人 [朝代] 清朝 [主要著作], [小传] 尝寓居双流。弱冠能诗,双流文士解绂一见奇之,订为忘年交。乾隆五十四年(1789)以拔贡历官甘肃白马关州判、阶州州同。后归里掌景贤书院十余年,束□惟供购书买酒而怡然自得。善诗文,尤工古文辞。著有《...[详细]
徐万璧 [籍贯]大竹人 [朝代] 清朝 [主要著作], [小传] 嘉靖二年(1523)进士。授浙江江山令。有土豪陷前令一家三命,久漏网。万璧言于当道,籍没其家,仓储积稻遇荒发赈。擢御史,屡陈时弊。权悻阴挤之,出补镇江府同知。擢户部浙江司员外郎,出纳谨密。佥宪陕西...[详细]
徐树棠 [籍贯]简州(今简阳市)人 [朝代] 清朝 [主要著作], [小传] 家素贫,年十二即出外训蒙。年二十三入州学,旋补增生。咸丰元年(1851)举人。晚掌凤山书院,从游甚众。树棠制艺鸣一时,兼工散文联语。后卒于家。著有《少岩文集》二卷、《廿二史考鉴录》录二...[详细]
徐士林(1684~1741),字式儒,号雨峰。文登县爬山后徐家村人。康熙二十三年生于贫寒农家,自幼奋志励学。康熙五十二年中进士,任内阁中书,后升礼部员外郎;雍正五年任安庆知府,五年后又升任江苏按察使;乾隆五年任江苏巡抚,终年五十八岁。 在任安庆知府期间,徐士林工作勤勉,常常废寝忘食。史载徐公...[详细]
许儒龙 [籍贯]郫县人 [朝代] 清朝 [主要著作], [小传] 美丰仪。少负才名。乾隆元年(1736),以博学鸿词科徵计偕入都试而被放。遂遍游大江南北。由武夷山返棹归里。先人旧庐,筑野园,起亭台。日究研经史,吟啸其中。与彭端淑兄弟、蔡时田兄弟为文字之交。年八十...[详细]
徐金祥(1886——1910),今白湖乡过旗村人。家贫,未曾入学。他从小心灵手巧,常用麻秸、荆条仿造楼台亭阁,与诸儿戏,人惊奇之。及长,从名师学习木工及砖工手艺,一年后尽得其艺。尝嫌师法只会于心而不了于口,学时感到困难,遂遍观九华庙宇,细加考察,认真学习各式建筑技艺,并采取绘图方式,以庙宇为样本...[详细]
徐积诚,字紫垣,清代潜山县源潭人。光绪二年(1876年),徐积诚随左宗棠军队转战新疆各处,因有功留甘肃。不久,为安定边境,又5次立功,赏给信勇巴图鲁名号。十年(1884年)十月,以防戍新疆6载之功,赏换依博德恩巴图鲁名号。十六年(1890年),署理迪化城守左旂马队都司,借补迪化城守右旂马队守备,...[详细]
徐继(1795-1873),字健男,号牧田,又号松龛,五台县东冶镇人。出身官宦世家,书香门第。乾隆六十年(1795)进士,官内阁中书。精研《易经》,潜心陆王之学,为当时著名理学家。继幼承家学,弱冠中举。道光六年(1826),赴京参加会试,以第一名中进士,被称为"会元"。殿试后,改选翰林院庶吉士...[详细]
虚谷(1823-1896年),安徽新安(今歙县)人,俗姓朱,名怀仁。曾任清廷将官,因不愿奉命攻打太平天国而出家为僧,“意有感触,遂披辎人山”,但他不茹素,不礼佛,惟以书画自娱。后来在上海他还曾暗地帮助太平天国。虚谷出家后携笔带砚,云游四方,足迹遍涉大江南北的江、浙、皖三省,尤多往来于上海、苏州、...[详细]
薛福成 (1838~1894),字叔耘,号庸盫。清道光十八年三月十八日(1838年4月12日)生,祖居金匮县(今无锡)西漳寺头,后迁城内前西溪。抗法将领,外交家。父薛湘,道光年间举人,官至浔州知府。薛福成于咸丰八年(1858年)中秀才。咸丰十年撰写《选举论》上、中两篇,揭露科举制度的种种弊端,...[详细]
薛登五(1724-1812),字逢年,娃留村人。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举优生,考拔优贡。礼部试,取入国子监。肄业后授长子训导。卸任后,平遥知县德贵聘入西河书院为讲学。教人以敦伦尚实为要,析文以清真雅训为宗。为人天性纯笃,居家孝恭,文学造诣深,有七律《西河书院四时勉学咏四首》传世。尤好临法帖,...[详细]
许炳枟是许应骙之子,因系庶出,在这个大家族中处于受歧视被排挤的地位。他虽然是小有成就的诗人,但却没有功名在身,终生未能做官。他是个半开化的绅士,从小就具有叛逆精神的许广平经过斗争,居然被允许像男孩子一样读书、学官话、上学堂,连缠足的罪也免了。 许炳枟是许广平的父亲。...[详细]
徐璈(1779-1841),字六骧,号樗亭。清代名士、学者。 徐璈父之柱,禀性刚介,耕读传家。徐璈自幼天资敏悟,勤奋好学,通晓经史,尤重经世致用之学。嘉庆十九年(1814)中进士,授户部主事。道光四年(1824)选授山西阳城知县,以迎养0调授浙江寿昌知县,旋迁临海知县。母卒仍回山西任阳城知县...[详细]
熊梦吉 [生卒]1772-1847 [籍贯]中江县人 [朝代] 清朝 [主要著作],, [小传] 嘉庆十三年(1808)举人。道光六年(1826)考选二等,授叙州府训导,二十七年(1847)卒于任所,年七十六岁。幼时其父尝语之曰:“人能吃亏,乃是佳兆。若逞机诈,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