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安徽省> 黄山市> 歙县人物

虚谷

[清][公元1823年-1896年,晚清画苑第一家]

虚谷为[清][公元1823年-1896年,晚清画苑第一家]

  虚谷(1823-1896年),安徽新安(今歙县)人,俗姓朱,名怀仁。曾任清廷将官,因不愿奉命攻打太平天国而出家为僧,“意有感触,遂披辎人山”,但他不茹素,不礼佛,惟以书画自娱。后来在上海他还曾暗地帮助太平天国。虚谷出家后携笔带砚,云游四方,足迹遍涉大江南北的江、浙、皖三省,尤多往来于上海、苏州、扬州一带,以卖画为生,正如其诗云:“闲中写出三千幅,行乞人间作饭钱。”虚谷性情孤僻,非相处情深者不能得其片纸,扬逸《海上墨林》说他:“来沪时流连辄数月,求画者云集,倦即行。”可见其作品在当时就享有较高声誉。
  虚谷工山水、花卉、动物、禽鸟,尤长于画松鼠及金鱼。亦擅 ,工隶书。他作画有苍秀之趣,敷色活泼清新,造型生动简练,富于动感;落笔冷峭隽雅,独具风格。虚谷笔下形象的造型往往自出胸臆,形态夸张而情趣动人。他擅长夸张描写动物的特点,可谓触处成春。如画金鱼,他并没有苟同于流俗,将金鱼的尾巴画得很大,而是一反常法,以淡淡几笔将它画得很小,着力突出表现金鱼的头部和那对大眼睛,特别是以焦墨一点,将其眼神表现得活灵活现。他笔下的金鱼还多作正面游七之态,栩栩迎人,颇有一种向前奋游而来的力度;或取一种垂直向下急蹿之姿,并常题诗道“水面风波鱼不知”。他画的松树,松针向外,使人触手可及。虚谷所画的松鼠,脱胎于新罗山人,但又别具生机,可谓“临风跳掷,其乐未央”。所画的批把,枝叶果实蓬勃向上,累累硕果挺立于枝头。笔下的白鹤,或自由翱翔,或傲然仁立,其头颈画得并不长,而是注意刻画其内在的精神,给人以浑穆超然之感。由此可见,虚谷正是从不引人注目的细节处,摄取对象的精神特质,在看似稚拙的造型中寄予了典雅、清隽的艺术形式。故评者谓其画“画有内美”,堪称晚清画苑中的第一家。
  作为一位全能型的画家,虚谷运奇思于画面,抒深情于笔端。他“落笔冷隽”,显现了在“其性孤峭”的内心世界中蕴含着炽热的感情和执著的追求,日本美术评论家河北伦明说虚谷“那叛逆的性情闪耀在他那生色的画风之中”,是颇有见地的。他善用“战笔”、“断笔”,中锋、侧锋、逆锋互用,线条断续顿挫,笔断而气连,苍劲而清秀,形成和中“清虚”的笔墨韵味。他尤擅以破笔作松鼠、金鱼等,草草写意,生动超逸;所画松鼠的皮毛,以苦涩的干笔皴擦,突出其皮毛的蓬松硬挺,使人倍感真实,富有活力。
  虚谷既是一个具有革新精神的画家,又是一位颇有才华的诗人,“生平诗不多,作辄有奇句”,这对于形成他冷隽孤峭的画风具有一定的影响,使其画面具有超凡脱俗之意境。试看《梅花金鱼圈》,疏影横斜的满枝繁花,由上交错而下,占据了大半个画面;而在右侧画面疏处,一涨清水,悠悠而流。在清浅的水中,摇曳着四尾金鱼,前后两组,由远而近迎面游来,稚气可爱。由画面上的题诗可知,这是春天月夜下静滥的一角:“一夜东风香扑鼻,空山流水岂无人。”嫁戏着的金鱼,散发着幽香的梅花,瀑漏的流水,有动有静,有声有色,一切沉浸于溶溶的月 中,诗情郁郁,画意悠悠。在这恬静优美的夜色中,画家的心境却不平静,“空山流水岂无人”,揭示出画的主旨正是着眼于“人”,景中有“我”,景因“我”生,景“我”交融。他在另一幅梅花中也提到:‘’有粉有色更精神,一树梅花天地春。一觉浮生尘世外,空山流水岂无人。”画家正是从“一树梅花”表现“天地春”,借助“有粉有色”的画面恒憬“尘世外”,“空山流水岂无人”更是流溢出画家内心的孤寂寥落之情。值得一提的是,将梅花与金鱼同画于一幅画中,殊不多见,这也体现了虚谷大胆巧妙的艺术构思:以动感的艺术形式传达画面的诗情画意。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松鼠跳跃在柳枝上;鱼群神速地向水底潜游;双鹤联翩欲落;梅花疏枝怒放;乌龟爬上石面,又险些跌人草塘;芭蕉翠绿,映在猫儿的眼中……在虚谷的笔下,一切都是如此的生机盎然,妙趣横生!
  在构图上,虚谷更是深得虚实相生、知白守黑之妙,形成一种清虚冷隽而富于变化,质朴又耐人寻味的艺术格调。在他常用的“虚谷”、 “虚谷书画”两方篆印上,有意加大了“虚”与“谷”二字间的空白,将笔画压向 与四边,显得空灵疏宕、别有意趣。他的画与篆印可谓异曲同工。如《梅花金鱼圈》、《松鹤菊花图》,大有“密不透风,疏可走马”之趣。梅枝、松叶、菊花布满了画幅的大半,又疏疏地留出一片空白,使其画面气韵流通、浑然一体。虚谷还有不少画幅是将所画对象密集于画的中央,而四周留有空白。如《枇杷》、《贩鱼》、《带叶桃》等册页,均是写生之作,颇有含蕴生动之趣。这种构图形式显然受到了西洋画的影响,打破了中国画的传统布局。再如《柳枝松鼠图轴》,画面的最上部横斜一柳枝,一松鼠掀尾跳跃于其上,双目俯视,下面的大半画幅仅画一垂柳枝,凌虚之下,几片柳叶,疏疏淡淡。这种超乎常理的构图出奇制胜,诗味隽永,令人叹为观止。
  晚年,虚谷寓居上海城西关帝庙,与当时的名画家任伯年、胡公寿、高邕之、顾鹤逸、吴昌硕、倪墨耕等过往甚密,尤与任伯年交往密切。任伯年对虚谷的人品、画艺十分钦佩,他曾为虚谷画过肖像,为虚谷画扇题字,隐然其盛名与之相符。虚谷对任伯年出众的艺术才华同样钦佩,1895年任伯年病逝,虚谷闻讣,失声痛哭,作挽联云:“笔无常法,别出新机,君艺称极也!天夺斯人,谁能继起,吾道其衰乎?”
  就在任伯年去世的次年,74岁的虚谷也在上海城西关帝庙与世长辞。
  虚谷的艺术风格吸收了前辈艺术大师的精华,八大、新罗、金冬心等都对其产生了较大影响。但他师古而不泥古,承古创新,蹊径独辟,成为晚清“海派”画坛杰出的画家之一。此外,他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与其多方面的艺术修养密不可分。虚谷在一幅画竹图中提道:“其本清虚,其性刚直。”这正是他艺术生涯的总结,也是其人格的真实写照。他的绘画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画的艺术趣味,加强了中国画的艺术表现力和作品的创造力,在中国画坛取得了他人无法取代的、独特鲜明的艺术成就。
同年(公元1823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896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