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娘康(?~ 1854),潮阳县大长陇村(今属普宁县)人,从小愤恨权势,清咸丰四年(1854),与潮阳县梅花村郑油春聚集农民于陈店圩起事。三月二十二日晨,乘着浓雾突袭潮阳县城,闯击县署,与县守备李从龙巷战,后撤出。 四月十四日,潮州知府吴均、惠州协副将膺保和鮀浦巡检司巡检章坤,带兵到潮阳围剿...[详细]
陈琳(1633~1721),原名文洛,字季璋,号玉山,原酉头都杭美里(今周田镇杭美村)人,后移居惠城。周岁时父亡故,与兄陈钟,皆由母抚育,对其母甚为孝顺。与兄诗文齐名,并同享廪膳。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五十八岁,中第九名举人。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七十二岁受惠来县知县查曾荣聘请...[详细]
陈连升(1778—1841年),今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邬阳关人。少时习武,青年从军。清嘉庆年间任鹤峰州清军千总,后调任保康营守备。道光年间递升广西左江镇都司、广东连阳营游击、增城营参将、三江协副将。 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陈连升率部镇守祖国南大门九龙官涌山炮台。7月,中国水师巡逻船三艘在...[详细]
陈良弼(生卒年不详),字元扶,澄海县苏湾都南砂村(今属溪南镇)人。 良弼父早丧,家境虽贫而勤学不倦,明崇祯十年(1637)中进士。初授官行人司,奉皇帝令册封靖江藩王,再册封益藩王。良弼从不收受他人赠礼,任应天府乡试主考官时,因善于识拔贤士,声望远播,升任南京河南道御史。 崇祯十五年(16...[详细]
(1867—1911) 陈敬岳,字接祥,丙村横石人。是辛亥革命红花岗四烈士之一。品行高洁,奋发读书,不随流俗。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冬往马来亚,在吉隆坡埠一间华文学校任教,加人中和堂(清末资产阶级革命派联络华侨的团体),继又任教于北叻埠之打问路口,并加人同盟会,积极从事革命活动。191...[详细]
陈金釭(1820年~1863年),名泽,广东著名农民革命领袖,范湖清湖村人。世代务农,家境贫寒。10岁始入读村塾,两年后父丧辍学,为富家牧牛。稍长,到范湖圩三兴木铺当学徒,做事勤快,老板因无子嗣,病逝前悉将产业授之。他勤谨经营,生意兴旺,娶赤岗头村何姓女为妻,生一子一女。金釭豪侠仗义,名闻远近,...[详细]
陈鹗荐,字飞仲,程江镇人。生平真实无妄,恬澹寡言,而温柔敦厚,恭俭庄敬,孝顺父母,笃爱兄弟。自书对联曰:“孝友为家政,诗礼属世传。”陈鹗荐青少年时代,勤学苦读,博览群书,过目成诵,尤其更究心于研读宋代理学家周敦颐、程颢、张载、朱熹等人著作,屡次考试名列前茅。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中解元。康...[详细]
陈辉楼(生卒年不详),名萼齐,字肇春,号辉楼。清末民初塘口车湖贯塘村人,为清末最后一科秀才。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塘口土匪为患,阳江同知田明矅委陈辉楼操练乡勇,应付匪患。他办事诚信,竭诚乡梓,匪患得止,获朝廷封赠五品顶戴。 陈辉楼为官清廉,两袖清风,不置田产遗子孙,以至死时子孙无钱为他...[详细]
程利(1833—1892) 字维焕,别号敬泉,印号汝楫。南蓢安定村人。清咸丰十年(1860)随亲友从唐家湾乘帆船前往檀香山谋生。初从事种植业,转而经商,渐成大商家。开设朝兰利服记,同程植、陈芳合办“芳植记”,为当地知名商店。 1882年,郑藻如出使美国、西班牙、秘鲁,派员游历檀香山,倡建...[详细]
程奎光(?—1895) 字恒毅,号星堂,南蓢田边村人。早年考入福建马江船政学堂学习驾驶技术,毕业后入北洋海军中服役,为广丙舰及镇涛舰管带。曾参加中法战争。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在广州加入兴中会,与陆皓东等人曾参与孙中山策划是年重阳节(10月26日)在广州举行的武装起义,负责联络广东水师,...[详细]
程可则(1627~1676年),别字周量,又字湟溱,南海九江大同人,其祖先自河南迁来南海,曾在佛山松桂里居住。父亲是教书先生,可则幼承家教,5 岁读书,能过目不忘,10 岁能文,有“神童” 之称,至青年时,下笔如云涌泉流,千言立就。清顺治九年(1652 年)程可则参加会试,本已获得第一,后在复查...[详细]
陈复正(约1736~1795),字飞覆。清代惠州人。自少好学,博览群书。因病而潜心医道,于幼科尤有研究。早年入罗浮山为道士,得养生导引之法。后云游天下,以医药济世。所到之处,沉疴立起。素重医德,遇贫苦病人,不受酬谢,且助以参药。行医40余年,治好无数病人。著有《 成》6卷,收录于《中国医学大成·...[详细]
陈逢元(1836~1857),字玺尊。香山县黄梁都南山村(今斗门县南山村)人。行伍出身,由列兵、记名外委(清代额外委派的低级武官)升至把总。清咸丰七年秋(1857年),调赴顺德,旋被派到省城购买-。适逢英法联军大举进犯广州,形势危急,陈逢元奉命于大东门外东山庙一带布防。敌蜂拥而至,陈指挥发炮连击...[详细]
陈芳(1825—1906) 字国芬,香山县下恭都杨梅斜村(今珠海市前山镇梅溪村)人。父亲陈仁昌原在澳门经商,家道殷实。其小时候曾参加科举考试,父亲去世后,14岁跟随伯父到香港、澳门学做生意。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随伯父到檀香山学经商,最初经营中国土特产和传统家具,后自立门户,与程植合办...[详细]
陈昌言(生卒年不详),字禹猷,南街青云里人。少年丧父,孝顺母亲,敬事兄长,平生豪爽磊落,读书志在领会要旨,不好华丽辞章。20岁时,由附生援例谋出仕,分发湖南省候补县丞。初到任,即代理常德府经历(掌出纳文书)。后分发广西试用,代理兴安知县。该县属交通要道,情况复杂。他操守廉洁,对在任所有经费开支务...[详细]
陈才芳,清代末叶人,字春亭,号梅峰,宁羌州板苍坝人,寄籍汉中府城南门内之孝义坊。才芳美仪表,性孝友,好学问。原家境殷实,后饱经忧患,九死一生。大难之后继续刻苦自砺。自幼立志成才,后科第连捷,以博学渊识,涉登翰苑,为宁强屡代仕官中学位之魁首。 同治元年(1862)十月,太平军由鄂入陕,...[详细]
陈秉让(1819~1877年),阳西溪头陈石村人。少时家穷,16岁时,父母给他在上洋村姚员外订下一门亲事,18岁时父母想为他完婚,女家嫌其家贫,婚事告吹;后来娶了女家丫环。婚后的陈秉让发奋读书,考取拔贡。他发迹后,依照上洋大屋样式在陈石村建了一座大屋,总面积达3.33万平方米,其中有果园、晒场、...[详细]
陈豹(?~1664),男,一作陈霸,福建南安人,郑成功部将,南明隆武帝封为“忠勇侯”。 陈豹原来姓吕,被陈家收养为子,改姓为陈。他身材矮胖,腰围三尺六,故人称之为“三尺六大人’’。 陈豹自明崇祯十七年(1644)至南明定武十七年(1662),驻守南澳十九年,任副总兵、总兵,跟随郑成功,击...[详细]
曹振彦--明末清初辽阳人原为红衣炮队的教官,后转到多尔衮部下随多尔衮入关后,参与平定姜襄叛乱 。天聪八年(公元1634年),因功,加半个前程。后改文职,任山西阳和知府,两浙转运盐使、司运使盐法参议、盐法道、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以覃恩诰授奉直大夫。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以覃恩诰赠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