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清朝历史人物介绍

清朝历史人物介绍

廖鸣球 [清]

  • 廖鸣球(生卒年不详),号韵坛,河源县城镇上城人,他聪明好学,善诗能文,在学考试,名列前茅。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中举人。乾隆六十年任江苏扬州宝应县知县。在任期间,兴学校,重田畴,设诗社。建小学5间,开垦农田800多亩。县民深得其利,称颂其绩,立祠题词曰“廖明府开垦处”。后调任江苏省如皋县知县...[详细]

练廷璜 [清]

  • 练廷璜(生卒年不详),字笠人,连平元善镇东昌街练屋人。道光五年(1825)拔 贡,朝考揀发知县。先后任江苏阳湖、丹阳、元和、上海、长州、宜兴、常熟、昭文、嘉定等县知县,官至松江府知府。诰授朝议大夫,例晋中宪大夫。 练历任知县、知府,皆有政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任嘉定知县时的事迹。道光二十...[详细]

练恕 [清][公元1821年-1838年]

  • 练恕( 1821~1838),字辛福,号伯颖,连平元善镇东昌街练屋人,练廷璜之子。练恕聪敏过人,自小受父亲的教育和影响,7岁时随父于-一带读书,先习经学,9岁读完“五经”,并开始攻读《史记》、《汉书》和诸子百家著作。13岁已“通诸经三史,能为古文辞”,14岁阅完《资治通鉴》。时人称之为“神童”。...[详细]

梁作文 [清]

  • 梁作文(生卒年不详),字有造,号纲菴,阳春县城人。家境清贫,少年与兄长作兴卖潮州糊口,常到书院窗口歇下粞担听讲学,得教谕赏识,免费收其兄弟俩就读。其兄作兴在乾隆元年(1736年)成为广东乡试第十七名举人。作文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广东乡试,得第二十三名登举人,授国子监学正;二十二年京都会试,...[详细]

梁卓英 [清]

  • 梁卓英(生卒年不详),号爱莲,三洲街道尼教村人。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中举人,第二年中进士。他带着公事文书回到本省,被安排在人事部门工作,任吏部主事,后改任云南盐提举,不久,因病回故里。 ...[详细]

梁柱侯 [清]

  • 梁柱侯(生卒年月不详), 清朝道光、同治年间佛山人。佛山著名的柱侯食品和柱侯酱的首创者。梁柱侯在外省生活过, 由于他喜欢研究烹调, 对北方菜的风味有所领略, 也掌握了一些北方菜的烹调方法。返佛山之后, 他在祖庙附近的三元市开了一间小食店, 专卖牛杂食品。由于手艺高超, 烹调得法, 食品美味可口而...[详细]

梁之栋 [清]

  • 梁之栋(生卒年不详),字跃龙,三洲街道孔堂村人。明崇祯三年(1630年)乡试名列副榜。督学王延璧特别称赞他的德行。他的儿子梁炳宸(字复元)在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参加乡试获第一名。梁炳宸在担任河北永年县知县时,梁之栋跟着他在署衙生活,勉励他保持清白,爱护百姓。乡绅、司空、御史等以“真太慈父”...[详细]

梁禹甸 [清][公元1840年-1884年]

  • 梁禹甸(1840~1884 年),字仲超,原籍顺德麦村,出生于佛山堡。是岭南名士梁九图之子、侍读学士梁僧宝之弟。梁禹甸从小身体健壮,头脑灵活,读书时“一目十行”,“为文援笔立就”,作诗也“雅有是音”。本性好武,不大乐意学习“贴括”等科举作业。 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社会矛盾重...[详细]

梁廷栋 [清][公元1846年-1916年]

  • 梁廷栋(1846~1916),字彤云。广西梧州市人。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中举人。翌年,与父梁嵘椿同时中进士。 殿试在二甲52名,其父殿试在三甲119名,父子同榜,一时传为美谈。 梁廷栋曾入选翰林院,任工部都水司主事。在山东治理黄河有功,升任道员,获赏花翎,授中宪大夫。主张实业...[详细]

粱树基 [清]

  • 粱树基,字德圃,生于阳江县太平乡(今江城区平冈镇)麻梨村。少敏悟,好学求师,曾到广州跟随何朴园、何介峰诸先生研习。清光绪八年(1882年)乡试入副榜。光绪十三年援例捐训导,先后任从化、石城教谕,电白、澄迈、嘉应州训导。以后不再为官。他爱亲信友,廉洁谦让。他倡导平冈、埠场各乡捐资设石滩文社,几个月...[详细]

梁诗五 [清][公元1843年-1911年]

  • 梁诗五(1843—1911年),名居实,字诗五,又字仲遂,梅城东升圣人寨下人。出身于书香门第。高祖德隆,情乾隆进士;曾祖鸣闪,清乾隆举人;祖父念祖,清乾隆解元;父墨林,咸丰举人。直至他本人,连续五代蝉联科甲,传为美谈。 梁诗五少从名士余境波、张眉叔学,勤奋上进,文词雅畅,书法丰润,且精明能干...[详细]

梁僧宝 [清]

  • 梁僧宝(生卒年月不详),原名思问,字伯乞。祖籍顺德,生于佛山,家住佛山松桂里。父亲为梁九图。清咸丰八年(1858 年),以副贡生参加顺天乡试,得中举人,第二年中进士,授礼部主事。历升员外郎、掌印郎中兼军机处行走、监察御史、鸿胪寺少卿。同治年初在内廷任职时,正值战事频繁,战区将官常常深夜入京急递奏...[详细]

梁庆桂 [清][公元1856年-?]

  • 梁庆桂(1856~?),海珠区新滘镇黄埔村人。清光绪年间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和翰林院侍读。光绪三十二年(1906)在维新思想影响下,国内废科举,兴学校,置学部,而旅居海外的华侨仍“抱残守缺,冬烘如故”。他作为内客侍读上学部手摺,阐述了在海外华侨聚居地办华侨学校,利于“中西融合,造成全材,足备国家官...[详细]

梁纶枢 [清][公元1790年-1877年]

  • 梁纶枢(1790~1877),字拱辰,号星藩,海珠区新滘镇黄埔村人。自幼刻苦读书,却淡薄功名,无心科举。其父经国在广州十三行开设天宝洋行,到嘉庆末年,生意不景,贸易亏损。道光七年(1828),纶枢接手经营,翌年,他捐输工费银9万5千两。道光二十二年,在本省捐输海疆经费2万两,即奉旨议叙授给职位,...[详细]

梁九章 [清][公元1787年-1842年]

  • 梁九章(1787~1842年),字修明,号云裳,原籍顺德,后居佛山。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 年)参加乡试,被选为国史馆誊录,参与《大清一统志》的编修。完成后,被派任四川布政司, 后再提拔为知州。他很有才能,每次上级交给他的重任,尽管艰巨,都能胜任。后因双亲年老,辞官回乡,不再复出。 梁九章...[详细]

梁九图 [清][公元1816年-1880年]

  • 梁九图(1816~1880 年),字福草,别署十二石山人。原籍顺德杏坛麦村, 后迁居佛山。 梁九图幼时聪慧,10 岁能诗,有“神童”之称。成年后,博学多才,善为文。性格雅淡,不喜欢做官,但喜爱山水。凡是山水名胜之地,都去探寻,不怕登高涉险,还随处题诗,题字、留下纪念。游览衡山南归之时,船过清...[详细]

梁九华 [清][公元1804年-1863年]

  • 梁九华(1804~1863 年), 字灯山, 梁玉成的第三子, 原籍顺德, 后居于佛山。九华小时候聪明伶俐, 深得父母及长辈的喜爱, 二叔梁蔼如对他更是赞赏不已, 常常当众称赞说:“九华是我家的千里驹。” 九华学习知识不因循守旧, 讲求实践之学,在学习上认真刻苦, 并得到长辈们的指点, 20 多...[详细]

梁金震 [清]

  • 梁金震(一?),字允大,号容洲,乾务乡人。自幼聪颖过人。及长,体格魁梧,性情敦厚温和。好读书,为文纯雅有致,诗作“变化自然,体质都雅,飘然物外”。年三十受聘执教得山县乡学。康熙四十年(1701)壬午科乡试中式第十五名举人,授贵州省思南府安化县知县。为官清廉正直,“杜贿赂,绝请托”。安化土地贫瘠,...[详细]

梁鸿翥 [清][公元1842年-1910年]

  • 梁鸿翥(1842年~1910年),号与夔,清光绪癸未科(1883年)进士,选庶吉士,是三水县第一位翰林。翰林院散馆后,翥被授四川省盐源县知县。该县民贫地瘠,尤多争讼,且当地少数民族经常发生械斗。翥到任后,实行兴教化,饬胥吏,息夷争,清积狱,邑境遂得太平。去任之日,绅民攀辕送至数十里,又以彩红挂轿...[详细]

梁定荣 [清]

  • 梁定荣(生卒年月不详), 号伯田, 清代道光、光绪年间佛山人。好读书, 但苦于家计, 壮年从事商业。是时外国商品涌进, 国内工商业大受打击, 梁定荣说:“今中外交通, 商战日剧, 我国人若不-远瞩, 争自濯磨, 贫而国亦敝矣!” 乃考察各口岸, 调查各方面情况, 提倡发展工业、商业和矿业。他认...[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