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景澄(1845年—1900年),世称许公。原名癸身,字竹筠,生于浙江嘉兴,同治年间进士。1880年开始外交生涯,他曾被清政府任命为驻法、德、奥、荷4国公使。1890年改任驻俄、德、奥、荷4国公使。许景澄曾写《外国师船表》,疏清朝廷,建议加强海防。1892年,沙俄出兵侵占中国新疆帕米尔地区,他曾...[详细]
徐华清(1788—1850) 字际唐。临淄县徐家圈村(今属淄博市临淄区)人。幼年入塾,喜爱武功。其父徐相臣,按其志向,延师习武。1807年—1808年(嘉庆十二、十三年) 乡试、会试连捷。及殿试,又夺魁,成为临淄历史上惟一的武状元。1811年(嘉庆十六年)出任直隶提标右营游击,后升任甘肃省参...[详细]
徐郙(1836—1907),字寿蘅,号颂阁,江苏嘉定(今上海嘉定)人。同治元年(1862)状元,先后授翰林院修撰、南书房行走、安徽学政、江西学政、左都御史、兵部尚书、礼部尚书等职,拜协办大学士,世称徐相国。 徐颂阁工诗,精于书法,擅画山水,入词馆,被召直南书房。慈禧常谕徐郙字有福气,晚年御笔...[详细]
谢凤姝,乳名趁,德化县人。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八月初六日生,隆泰村六车举人谢青钟的女儿。及长,嫁与丁墘村举人陈应奎长子陈天宠为妻。 凤姝自幼聪颖笃学,爱好琴棋书画,诗画造诣尤深,其作画独具匠心。相传凤姝夫家建“霞普堂”时,石雕鹿、马、花鸟图案,皆出其手。其作品大都散失,唯存《八...[详细]
谢宝(?~?) 字紫树。琼山县(今属海南省海口市)龙歧村人。自幼聪明过人,才华横溢。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中举人。雍正二年(1724年)登进士第,任广东肇庆府学教授。为人不拘小节,不涉仕途,与当道议论不合,弃官归里。在琼山、文昌等县著名书院执教,慧眼识才,学生多有成就。掌教琼台书院时,对...[详细]
萧道管 勤于著述的女学者 萧道管,字君珮,一字道安,生年不详,侯官(今福州市)人。自幼聪明好学,读书废寝忘食,书法秀劲。后嫁与学部主事陈衍为妻。除料理家务、教子读书外,勤于学术和写作,对考据学颇有研究。著有《说文重文管见》一卷、《列女传集解》十卷、《萧闲堂札记》四卷、《然脂新话》三卷、《...[详细]
向燮堂(1865—1904年),又名向协堂,今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沙子地镇人。向出生在世代农家,生性豪爽正直,喜社交,讲义气,好打抱不平,深受他人敬仰。为反对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和帝国主义的侵略,向参加沙子地汉流会,被推举为“大哥”。 清光绪三十年六月初五日(1904年7月17日),法国天主教鄂西...[详细]
吴湘皋,字行,改字芷汀,榜名人缙。清初会昌县南外乌仙岽下(今文武坝乡)人。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乡试中式,为恩科举人。此后,历任武进、宜兴、江宁、溧水诸县知县。 吴出生书香门第,他深知图书对于读书求学者的重要性,也了解对于穷乡僻壤的寒士来说觅书之难。为此,他于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详细]
吴树梅(1845—1912)字燮臣,号毓春子。历城县人。户部左侍郎。参与编纂《山东通志》。1876年(光绪二年) 中进士,任翰林院编修9年。后任南书房行走、国子监司业、詹事府右春坊右中允、司经局洗马、翰林院侍讲侍读、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国子监祭酒、内阁学士、户部左侍郎等。吴树梅在南书房先后约2...[详细]
吴杰(1834-1910年),字吉人,原籍安徽歙县,父母因家境贫寒而迁居浙江龙游谋生,寄寓龙游县城。吴杰13岁时父亲病逝,年幼的吴杰便跟人学做油漆,后被龙游东乡高山村富绅人称妮囡相的姜懋槐收留,在姜家做油漆兼养马。清咸丰十一年(1861),姜懋槐为抵抗太平军组织团防,因吴杰勇健而且喜欢练武骑马,...[详细]
伍昌臣(1757—1827年),今湖北省恩施州宣恩县板场乡伍家台人,是宣恩“贡茶”的首垦者。 昌臣曾祖父伍启先,于清康熙年间定居板场,世代贫寒,昌臣在成家立户后,致力发展多种经济生产,积累生产技术,种植蓝靛,他生产的蓝靛质量好,品种多,有青、蓝、苏月、毛蓝各色,行销四川。后来又培植茶园,他选...[详细]
温朝钟 (1878—1911年),字静澄,又字果斋,今湖北省恩施州咸丰县大路坝人,系“铁血英雄会”义军司令总长。 温朝钟幼赋天资,志量不凡。他看到清廷统治下的中国,内政腐败。外侮日亟,阶级矛盾和-十分尖锐,便剪掉发辫,放弃举子业,于经史外旁搜博采,以谋求救国图存之道,探讨社会改革之策。清光绪...[详细]
文瑄(生卒年月不详),字缜山,号印川,清代瓮安草塘对门场人。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举人,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进士。 官四川中江知县。年七十仍徒步漫游全国,遍访名师好友。晚年居家仍不避风雪,纵情歌啸。文瑄工诗赋,其精品沉雄简峭,文工骈骊,诗近五代,有《印川诗集》。 ...[详细]
韦逢甲(?-1842)清朝官吏。山东齐河(今山东齐河西南)人。道光进士。历署浙江宣平、余杭等地知县。1841年被调往镇海督铸大炮,团练乡勇。旋署乍浦同知,办理防务。1842年英国侵略者侵犯乍浦,乃率乡勇堵击,中炮牺牲。副都统长喜、佐领隆福等同时殉难。 ...[详细]
宛梅庵(1875—1908)回族。济南人。清光绪年间书画家。工花卉,尤擅写梅花,枝干挺直,万玉争辉。书法二王,楷行俱佳。其作品见于济南清真南大寺北讲堂,八尺中堂梅花。...[详细]
王云清(1859~1911)原名奉三,号月樵。海南省儋县松林乡兰山村人。排行第三。世代务农。家境贫穷,自幼勤奋攻读,成绩超群。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中顺天榜举人,在县城(今海南省儋县中和镇)任教2年。十五年中进士,为海南清代最后一名进士,被派往湖北任知县。不久辞官归乡,主讲丽泽书院和东坡书院...[详细]
王映斗(1797~1878)字运中,号汉桥、瀚峤。海南省定安县定城镇春内村人。清道光五年(1825年)由府廪善生员选为拔贡,朝考第一名,被选派在户部江西司任职。数月后因母病回乡探望。母病故守丧3年后赴京任职,升为部额外主事。二十四年(1844年)中进士,留任户部。3年后转为陕西司主事,续升为该...[详细]
汪绎(1671-1706),清代诗人。字玉轮,号东山,江苏常熟人。康熙三十九年进士第一,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作官仅三年便退隐告归。为诗蕴藉含蓄,著有《秋影楼诗》。 汪绎,世代为休宁西门汪氏家族,外祖父钱曾,有藏书楼“述古楼”、“也是园”。汪绎生于清康熙十年,寄籍江苏常熟。自小才思敏捷,加之长...[详细]
汪文炳 字冠时,号伴樵,石岐南门人。清光绪二年(1876)丙子科举人,光绪六年(1880)庚辰科一百三十二名进士,殿试二甲第九十三名。授吏部主事,选授浙江富阳知县,署理钱塘知县升候补知府。迁任庚子科浙江乡试同考官,乙酉科顺天乡试弥封官,赏戴花翎,盐运使衔。光绪二十六年(1900)庚子科浙江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