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清朝历史人物介绍

清朝历史人物介绍

隽瀛洲 [清][公元1839年-1905年]

  • 隽瀛洲(1839—1905) 扶风县南阳乡鲁马村隽家人。排行为二,人称隽二。 自幼学习石工,技艺日益娴熟,尤以刻制石碑技艺为最。他在石碑上雕刻的蛟龙、石龟,生动逼真,刀法流畅传神。在扶风、眉县、岐山、乾县、永寿、武功等地颇有名气。一生带出很多徒弟,个个出手不凡。...[详细]

钟天纬 [清][公元1840年-1900年]

  • 钟天纬(1840~1900年),字鹤笙,亭林镇人。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入上海“广方言馆”攻读英语,为该校第一期学生,光绪元年(1875年),应徐建寅之邀,赴山东机器局翻译馆任职。光绪五年,受清政府出使德国大臣李凤苞邀请游历欧洲各国,考察政治、文化和经济状况,比较西方文化与中国政俗之短长。光...[详细]

钟德祥 [清][公元1849年-1904年]

  • 钟德祥(1849—1904),字西耘,号愚公,晚号耘翁,宣化县斑峰团(今邕宁县刘圩镇)人。 他自幼勤奋好学, 天资聪明。 16岁时考取贡生, 就读于桂林秀峰书院。清同治五年(1866)中举人,光绪二年(1876)考取进士,任庶吉士,授翰林院侍讲、国史馆编修,帮办福建、台、澎防务。光绪十年,法越之...[详细]

郑献甫 [清][公元1801年-1872年]

  • 郑献甫 (1801~1872) 字小谷, 号识字耕田夫,又号自石,广西象州人。清道光五年(1825)拔贡,十五年进士。官刑部主事,赏五品卿衔,后以教授著书为生。道光二十七年,在桂林任榕湖书院、秀峰书院主讲。咸丰七年(1857),为避太平军而移居广州,主讲于广东顺德凤山书院、广州越华书院。同...[详细]

郑士范 [清][公元1795年-1873年]

  • 郑士范(1795—1873) 清末绅士,经学家。字冶亭,凤翔县高王寺人。道光二年(1822)乡试第一,后在贵州历任印江、安化、贵筑知县及平越知州,重视兴教办学。后回凤翔。同治元年(1862)劝告回民勿起义勿杀人,后入城协助知府张兆栋守城并镇压起义,晚年居家著述。撰有印江、安化、贵筑、...[详细]

郑敦谨 [清][公元1803年-1885年]

  • 郑敦谨(1803-1885)字小山,湖南长沙人,清朝大臣。道光十五年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刑部主事。再迁郎中,出为山东登州知府,擢河南南汝光道。咸丰元年,泌阳土匪乔建德踞角子山,敦谨与南阳镇总兵图塔布督兵捕获之,被议叙,署布政使。二年,授广东布政使,仍留署任。 个人介绍 粤匪入湖北,命赴...[详细]

赵彦偁 [清][公元1819年-1881年]

  • 赵彦偁(1819-1881) 字记楼,号君举,别号辛庵。镇江人。兄弟8人都以文学著名于镇江,彦偁独潜心经传诸子,尤精天文、数学、书法、金石。 青年时代设馆教读。咸丰九年(1859年)起在浙江、江西、扬州、江阴等地作幕,帮助试官评阅试卷。他的书法结体峻耸,识者认为可与包世臣、何绍基媲美。他的著...[详细]

赵梦庚 [清][公元1882年-1912年]

  • 赵梦庚(1882~1912年),字西白,轵城乡老龙沟人。清末附生。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人开封优级师范学堂读书,萌发反对清朝-统治思想。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由省抚院咨送赴日本留学,人宏文学院普通科学习。其间接受了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加人"同盟会",开始了反清的革命活动。宣统元年(1909...[详细]

赵魁太 [清]

  • 赵魁太,卢氏县文峪人,清末庠生,系名门望族,但他厌弃仕途,同情贫苦人民,入庠后,不复应试,当了私塾先生,见穷人请医生难,又攻读医书,立志行医济世,对困厄者或行乞之人,常施舍衣食钱粮,穷困无依者,常寄食其门,久而不去。 民国9年(1920年),卢氏大旱,夏季歉收,秋季绝收,南山陶湾一带,有他家...[详细]

赵遫 [清][公元1774年-1839年]

  • 赵遫(1774-1839),字容甫,号宁夫,河南省修武县人。因家贫,17岁始得读书,经过10年刻苦学习,"经史百家,悉能精通"。清嘉庆十五年,中庚午科举人,道光六年(1826年),会试大挑一等以知县分发福建省。时年已52岁,先后任福鼎、屏南、章平等县知县。 福鼎、屏南、章平三县,或处浙、闽交...[详细]

张钟端 [清][公元1879年-1911年]

  • 张钟端(1878-1911),字毓厚,号古民,别号鸿飞,河南省许昌县长村张人。中国民主革命家,河南辛亥革命军总司令。 清光绪四年(1878)生。自幼聪颖,13岁中秀才。入弘文书院普通科学习。 光绪三十一年(1905),获河南大学堂官费留学日本,入日本中央大学攻读法律。同年加入同盟会。  ...[详细]

张澧中 [清][?-1848年]

  • 张澧中,字兰芷,号秋聆。清代阌乡杨家湾人。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中举,翌年中进十,历任刑部主事员外郎、京畿一等直隶按察使和福建按察使。后升任山西布政使,巡抚山西、云南,授刑部右侍郎。当甲辰科(1844年)顺天乡试主考,丁未科(1847年)复试阅卷大臣。任河南赈务大臣,授山东巡抚提督军门。赏...[详细]

张照发 [清][公元1869年-1911年]

  • 张照发(1869~1911.12),字建周,山东省济宁人。少时为河南巡防营兵士,因功至游击衔。与士兵同甘苦,颇得军心。在开封小行宫胡同置买一处房宅,专赁学界人士居住。1911年秋,河南公立法政学堂租赁张宅做校舍,革命志士周维屏、王庚先、李福遐等常在张宅内开会讨论革命大事。张照发与清军巡防营统领柴...[详细]

张增盛 [清][?-1909年]

  • 张增盛 (?一1909)温县城内人。自幼习武,功底深厚。成年矫健敏捷,性情爽直,行侠仗义。早年参加“小刀会”(一说是“哥老会”),为本地一带会众首领。在清末民主革命0中,受同盟会影响甚深。为与同盟会相呼应,曾率众2000余人在清化北(今博爱县)月山寺起义,竖“平清灭洋”大旗。在豫北各县,颇有威望...[详细]

张曾 [清][京口三诗人]

  • 张曾(生卒年均不详),约乾隆十三年(1748年)前后在世,“京口三诗人”之一。字祖武,性淡泊未仕,布衣一生。诗笔清华,多有逸响。客居苏州,与诸名士宴于勺湖亭,每赋一涛,同席咸服其才,后游京师,馆大学士英廉家三载。然恃才傲物,酒酣辄骂座,晚年困苦以终。著有《石帆山人集》。...[详细]

张云亭 [清]

  • 张云亭 字振西,清代直隶清丰县张田楼村人。生卒年不详。清道光元年(1821年)考取武举。 道光二年(1822年)冬十月壬寅初一,试中式武举程三光等55人于太和殿前。甲辰初三,道光帝御紫光阁阅中式武举马步射。十月初四,上御箭亭阅中式武举技勇。道光帝至乾清宫引见中式武举,亲定甲乙。道光...[详细]

张香尼 [清][?-1911年]

  • 张香尼(?~1911.12),河南祥符(今开封市)人。少有大志。阅读《水浒传》,羡慕李逵为人。在省城开封开设澡塘,结交各界英雄豪杰,省内仁义会、大刀会、八卦会、老君会主要成员,大多与他相识。1911年12月河南辛亥革命起义起,张钟端委托他联络各地英雄豪杰响应起义,并留3000人把守黄河桥。起义事...[详细]

张象明 [清]

  • 张象明,字仪生。灵宝县北坡头乡槐树原村人。祖崇德,监生,候选县丞。父云龙,字虎风,监生。象明为清代光绪壬寅(1902年)科举人。历任灵宝县劝学所总董,县视学和河南省立第九中学监督。宣统元年(1909年)为河南咨议局议员。民国元年(1912年)授偃师县知事,翌年告假回籍。曾任河南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区...[详细]

张祥河 [清][公元1785年-1862年]

  • 张祥河 (1785~1862) 字诗龄,一字元卿,号鹤在,自称法萧山人,江苏娄县(今上海松江)人。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军机章京、户部主事、山东督粮道、河南按察使、代理河南布政使、广西布政使、陕西巡抚、内阁学士、左都御史、工部尚书,加授太子太保。道光二十四年(1844)...[详细]

张文虎 [清][公元1808年-1885年]

  • 张文虎(1808—1885) 字盂彪,一字啸山,号天目山樵,本县周浦人,由诸生保举训导。张文虎性情沉默而谦和,对友人坦率、诚挚,因家贫,靠友人资助人学,成年后便离家到金山钱家坐馆。历30年。 钱家是书香世家,家中藏书甚丰,他利用课余时间致力于经学的研究。尝读经学家惠栋(1697-1758...[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