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河南省> 许昌市>

张钟端

[清][公元1879年-1911年]

张钟端为[清][公元1879年-1911年]

  张钟端(1878-1911),字毓厚,号古民,别号鸿飞,河南省许昌县长村张人。中国民主革命家,河南辛亥革命军总司令。
  清光绪四年(1878)生。自幼聪颖,13岁中秀才。入弘文书院普通科学习。
  光绪三十一年(1905),获河南大学堂官费留学日本,入日本中央大学攻读法律。同年加入同盟会。
  光绪三十二年(1906)回国,劝说尉氏县刘青霞赴日考察,摆脱封建枷锁。
  光绪三十三(1907)十二月,创办《河南》杂志,任总经理。《河南》宣传革命思想,是各省留日学生所出版的进步刊物中,革命论调最为激烈,内地销售发行最为广泛的一种。杂志出版至第十期,日本警署受清廷驻日公使之请求,勒令停刊,并将所存刊物,尽行没收。张钟端被拘留数日,并被停止官费。嗣后,生活窘困,幸有刘青霞资助,促其完成学业。
  宣统三年(1911)夏,张钟端法律系毕业,受同盟会总部派遣回国参加革命。当时马吉樟任湖北省臬台,刘青霞通过兄妹关系保举其入马吉樟手下任职。利用合法身份来往于汉、宁、沪之间,从事革命活动,营救许多革命党人。
  1911年10月10日,张钟端参加武昌首义,并任武昌军政府参谋长。武昌首义后,河南迟未响应。张钟端受同盟会总部指示,携黎元洪致开封协统应从云的密函,返回开封策动、组织河南起义,被推举为河南起义军总司令。革命军原准备于12月23日(冬至)宣布河南独立,但是12月22日夜,张钟端与部分起义领导人在河南省优级师范大学堂(今河南大学医学院)最后部署起义时被清军逮捕。审讯中,张钟端枷锁锒铛,备受惨刑,乃坚贞不屈。12月24日晨6时,张钟端与刘风楼等11人被处决,史称“辛亥革命河南十一烈士”。
  1932年秋,河南省政府决议将十一烈士的遗骨迁葬到一起,建陵园并立碑。
  张钟端留学日本期间,同女护士千装伦子结婚。参与武昌起义当天(1911年10月10日)千装伦子产下双胞胎儿子。张钟端为孩子起名张梦梅、张兆梅。1912年春,中国同盟会将千装伦子和两个孩子接到许昌。张梦梅、张兆梅后考入河南大学,并先后参加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二人分别在开封、许昌工作和生活。
   (来源:《辛亥人物志》、《河南省人物志》)

同年(公元1879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11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