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彩(生卒年未详),漳浦县盘陀庵前(今盘陀镇割埔庵前村)人。程彩自幼务农,练就一身功夫,在民众中颇有威信。当时,闽南小刀会以厦门为活动中心,进行反清斗争,各地民众纷纷组会进行活动。漳浦县以程彩为首领,与东林人陈通水、下坑人陈珠培在盘陀组织小刀会,用“过香”的形式吸收会徒,会众多至1000多人。 ...[详细]
陈福(?~1675),字箕演。陕西榆林人。1645年,清军占领陕西,他以武举身份应征入伍,在宁夏总兵刘芳名部下,被擢为守备。后随都统李国翰南下四川,进攻张献忠义军,迁为遵义游击。 康熙初年(1662),他随从总督李国英围攻抗清义军郝摇旗、刘体纯、李来亨部。义军失败,清廷擢他为成都副将,并加...[详细]
陈德先,字慎初,自号峭夫,柘洋湄洋村人,清嘉庆十一年(1806)出生。道光十三年(1843)中举人。中举后,不愿交官结吏,潜心研究经学,专治汉代孔、郑所注《易经》,精于《小学》。 后受同年举人山西省洪洞知县陈贯甫之聘,主持洪洞县玉峰书院。他订立学规,以明经学、正文体、端士习为要务,跟从学习的...[详细]
陈得胜(生卒年不详),平利县人,青年时从军,任平利白土营营兵。清同治元年(1862)5月,太平军赖文光部到达陕西渭南,回族人民起义响应。起义军迅速控制了渭河两岸。同时,甘肃、宁夏、青海地区的回民也纷纷起义。史称“西北回民起义”。这次声势浩大的回民起义,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为了挽救危局,...[详细]
陈得功,字懋堂,豪侠尚义。幼时,幕朱家郭解之为人,当为人、雪不平事,被遣宝宁。先是八角山,杨某者聚当截抢一方受害大府悬赏拼之功,挺身应幕亲捣其巢,生擒杨某归于法广南府营禀保。道光二十年,抜补本标,外委。由是擒巨寇,勤训。练二十四年升广西营千总,二十六年徐制军调赴永昌剿办顺宁云州等处。回匪,升督标...[详细]
陈大恩 陈大恩,浦城人。荫袭云骑尉,学习期满,题补守备。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从阿桂用兵金川。乾隆四十一年征服金川后,以军功升为湖北施南协副将,后升永州(今属湖南)镇总兵。乾隆五十二年,林爽文在台湾起义,次年八月,清廷任命福康安为将军,赴台湾镇压,陈大恩请求从征,破牛屏峡,解诸罗县围。乾...[详细]
陈承裘(1827~1895年) 陈承裘,字孝锡,号子良,闽县螺洲乡(今福州郊区螺洲镇店前村)人,清道光七年(1827年)生。 陈承裘为陈若霖的长孙,出生的时候适陈若霖受皇帝“玄狐马褂”之赐,遂命其小名曰:“楚恩”。咸丰二年(1852年),承裘成进士,以主事用,分刑部浙江司行走。但他请假归...[详细]
陈常夏(生卒年不详),生于明末,字长宾,号江园,南靖人。幼聪颖好学,年少时曾致力于复明筹划。顺治八年(1651年)参-试,中举人。顺治十八年,登进士,但未能人翰林。陈常夏毅然归隐,在邺山下九龙江边建屋以居,名“江园”。期间,他虽然贫寒仍赞助穷人。时有钟、黄二家仇杀,陈尸2具无人敢收,他出银代为收...[详细]
陈苍白(?~1906年),云霄陈岱新圩村人,家贫,父早逝,个性豪侠,有胆识,与母及兄靠种田及制卖豆腐度日。因受反清思想影响,在新圩村的莲花庵设立白扇会组织,成为该地区白扇会首领。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起,白扇会由云霄东厦、漳浦沿海一带扩展到诏安、平和等地。陈岱新圩村僻处海隅,右临诏安海...[详细]
陈伯平(1882~1907))近代民主革命者。原名师礼,改名渊,字墨峰。别号白萍生、光复子。浙江绍兴平水人,生于福州。先后入福建武备学堂、绍兴大通师范学堂,并赴日本,学习巡警课程,1906年回国,协助秋瑾组办《中国女报》,1907年到安庆与徐锡麟一起发动起义,率巡警学堂学生攻占军械局,在与清军作...[详细]
陈愫,字素心,建宁城关人。清顺治五年(1648)拔贡,八年(1651)举人。康熙五年(1666)任陕西咸阳县令。到任后,将那些损害老百姓利益的规章一概删除。并多次捐献薪俸倡建学校、桥梁等公共设施;采取措施鼓励农民耕种,积极发展教育;在任3年,政绩显著。病死于任上。 ...[详细]
陈钰:(1814-1869),字二如,号一指山人,清朝贵州贵阳人。贵州籍指画名家自幼不喜科举,醉心水墨绘画,未到中年画名即已遍黔中,因用心过度,40度后双目失明,经数年治疗,重见光明。擅长指画,画人物、山水、花鸟、尤以人物最精。书画造诣甚高,可惜局于黔疆,无缘与海内外名家交游,难显其名声。陈钰的...[详细]
陈潢(1637-1688) 清朝水利学家。字天一,浙江嘉兴人。青年时代好读农田水利之书,曾到宁夏河套地区进行实地考察,陈潢主要业绩是辅助靳辅(1633-1692,清康熙年间任河道总督)治理黄河。清康熙年间,“淮溃于东,黄决于北,运涸于中”,黄、淮下游大片农田沦为水乡泽国。面对严重局势,陈潢...[详细]
陈绶(1841—1910) 字紫荫,自号灌园迂叟。洛南县城西街人。清同治十二年(1873)得拔贡,次年入京应试,朝考一等,得七品京官加封四级,出任吏部考功司兼验封司行走。陈初入京都任职,父亲以其嗜酒嘱咐戒饮,后父病危,请假归省,不幸回至家中,父已逝世,于是20年滴酒不饮。孝满入京复职,因念0体弱...[详细]
查嗣庭(1664—1727),字润木,号横浦,查慎行弟,海宁袁花人。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进士。得隆科多赏识,累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雍正四年(1726),出为江西乡试主考官。雍正帝为铲除隆科多一派的势力,借口他所出的试题“讽刺时事,心怀怨望”,抄家查出的日记中“语多悖逆”,大兴-,将其逮...[详细]
钞启达,生卒不详。清代勇士,今佳芦镇大会坪村人。清乾隆年间以勇闻名于葭州、包头一带,因排行第三,时人称“钞三爷”。启达壮年,家中打点资金差其到包头买两船红盐,回乡出售。他却直奔河南少林寺求学武功。经刻苦磨练,功成艺高,又回家中。其父深恶痛绝,欲置之死地。一日,启达在村头神楼下酣睡,父亲趁机抱起一...[详细]
郭布罗·长顺(1839年—1904年),字鹤汀,达斡尔族,隶满洲正白旗,清朝军事人物。长顺是三朝重臣,历仕咸丰、同治、光绪三朝,曾是咸丰皇帝的蓝翎侍卫,因战功赫赫而青云直上,20多岁便领兵驻守西北,勇号“恩特赫恩巴图鲁”。同治年间又擢升为乌里雅苏台将军,成为封疆大吏。 光绪十四年他出任吉林将...[详细]
查继佐(1601—1676),本名继佑,因应县试时误写,遂沿用。生当乱世,累更字号:初字三秀,更字支三,又字伊璜、敬修,号与斋,又号左隐、方舟、发标、钓玉、兴斋、晚号东山钓叟。海宁袁花人。幼时家贫多病,好学不倦。明崇祯六年(1633)举人。南明鲁王时,曾任兵部职方主事,积极抗清。参加保卫钱塘江的...[详细]
策妄阿刺布坦(1665-1727) 清代准噶尔部首领。号额尔德尼卓里克图珲台吉。康熙二十七年(1688),噶尔丹为巩固其在准噶尔部的统治地位,杀其弟索诺木阿拉布坦,又暗中派人对策妄阿拉布坦进行破孩。策妄阿拉布坦-率领僧格旧部徙牧博罗塔拉,与噶尔丹分立,并积极配合清朝政府同噶尔丹割据势力进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