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吉林省>

郭布罗·长顺

[清][公元1839年-1904年,清朝军事人物]

郭布罗·长顺为[清][公元1839年-1904年,清朝军事人物]

郭布罗·长顺
  郭布罗·长顺(1839年—1904年),字鹤汀,达斡尔族,隶满洲正白旗,清朝军事人物。长顺是三朝重臣,历仕咸丰、同治、光绪三朝,曾是咸丰皇帝的蓝翎侍卫,因战功赫赫而青云直上,20多岁便领兵驻守西北,勇号“恩特赫恩巴图鲁”。同治年间又擢升为乌里雅苏台将军,成为封疆大吏。
  光绪十四年他出任吉林将军,镇守东北边疆。在他主政吉林期间,吏治清明,百姓安乐。长顺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去世,清政府为了表彰他的功绩,特赠太子少保、一等轻车都尉,并谥号忠靖,入祀贤良祠。
  人物生平
  战功起家
  长顺于蓝翎侍卫起家。咸丰十一年(1861年),随明庆于河南作战,官至京旗副都统。随咸丰帝车驾北狩热河时,正值马贼攻陷朝阳,遂从大学士文祥讨平马贼。又从侍郎胜保征剿捻军,转战直、鲁、皖、豫,以骁勇善战闻名。
  同治元年(1862年),解颍州之围,因功迁二等侍卫。多隆阿主持陕西军事时,调赴陕西作战,于潼关大败回人,赐号恩特赫恩巴图鲁。攻咸阳马家堡时,虽受重创,但待援军赶至,又大破马贼,并收复咸阳,晋头等侍卫。
  同治三年(1864年),马化龙占据宁夏,又分兵淸水堡,互成犄角之势,清军久攻不下。长顺乃自灵州袭淸水堡,乘胜取宁夏,夺城后因功晋副都统,赐一品顶戴。当时长顺还不到四十岁,作战时常常攻击敌方坚阵。每当兵溃时,长顺或抄袭其后,或横阻其前,使溃散的士兵得以重新整列,是以常转败为胜。长顺军队的旗帜是白色的,马贼望见,就大声呼喊说:“小长将军到了!”相与警告不要与之交锋。
  同治六年(1867年),移师兰州。当时省城缺乏战备,数千回众突然来犯,长顺率百人隐于小沟,出其不意猛击来敌,回军惊愕而逃,又败回军于平番、皋兰、狄道,规取河州,连破太子寺、高家集,获清廷赏赉。
  同治八年(1869年),擢镶黄旗汉军副都统,回京供职兼充神机营专操官。同治十年(1871年)冬,陜西、甘肃回民侵扰北路军台,迁科布多参赞大臣。
  同治十一年(1872年),署乌里雅苏台将军。因与前署乌里雅苏台参赞大臣互参,于同治十三年(1872年)被革职。
  伊犁勘界
  光绪三年(1877年)复官,左宗棠进规新疆,并举荐长顺,历署巴里坤领队大臣、哈密帮办大臣。光绪八年(1882年),清廷依据《中俄改订条约》,谕令哈密帮办大臣长顺为伊犁段分界大臣,与俄国代表翡里德勘界后,签订《伊犁界约》。
  光绪九年(1883年)二月,又奉旨勘分新疆南段界务。十一月,迁乌鲁木齐都统。
  光绪十年(1884年),改正白旗汉军都统。
  主政吉林
  光绪十四年(1888年)三月,补内大臣。同年,任吉林将军,当时吉林发生水灾,灾民缺乏粮食,长顺发库帑,又募富民捐钱米以赈灾民,全活灾民无算,并且整顿货币,澄清吏治,清除盗贼,整顿旗务,境内一切皆治。
  光绪十七年(1891年),创修《吉林通志》,是吉林第一部官修省志,共122卷,是编纂吉林省地方志的重要历史资料。
  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日军攻陷海城,辽阳危急。清廷命长顺往援,节制奉天各军,并严诏:“辽阳有失,唯长顺是问。”时清兵溃军纷集辽阳城下,辽阳署知州徐庆璋闭城不准溃军入城,溃军大哄。长顺领百骑至辽阳制止乱军,日军 不知长顺只领百骑遂停止前进,辽阳逐得以保全。其后长顺转攻海城,交战多日不胜。及后日军绕道复攻辽阳,长顺与依克唐阿回援,辽阳无恙。
  晚年经历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四月,因病获准辞官。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再任吉林将军。正值义和团运动爆发,俄国进攻满洲,奉天、黑龙江皆主战,只有长顺反对开战。又上言“拳匪不可恃,东省铁路随地皆驻俄兵,宜善为羁縻,宁严守以待战,毋先战以启衅。”光绪帝嘉奖长顺老成持重,令其统领奉天、吉林军事。开战后,奉天、黑龙江两地皆遭逢兵灾,而吉林无事,人皆服其先见。
  光绪三十年(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双方于吉林大战,长顺严守中立,独无所犯。
  光绪三十年(1904年),卒于吉林将军任上。清廷赞其“忠勇朴诚,勋劳懋著”、“治军抚民,办理交涉,诸臻妥协”,追赠太子少保、一等轻车都尉,谥忠靖,入祀贤良祠,并在陜西、甘肃等地建专祠。
  主要成就
  军事
  光绪二年(1876年),郭布罗·长顺跟随著名爱国将领左宗棠平定-、抗击沙皇的侵略。当时俄国人妄图吞掉南疆边界一些地区。为了找到证据,配合谈判桌上的较量,郭布罗·长顺又领任了堪界大臣一职,率领手下深入南疆荒山野岭,一寸一寸的界定边界。皇天不负有心人,在一番周折后,果然找到了乾隆皇帝御笔题写的界碑,有力地回击和驳斥了俄国侵略者的谎言,从而,未让大片领国土落入俄国侵略者的魔掌,使新疆回到了中国的怀抱。
  政治
  光绪十四年(1888年),郭布罗·长顺出任吉林将军,镇守东北边疆。在他到任后,吉林发生了饥荒,他排除各种阻力,开仓放粮、赈济灾民,竭尽全力缓解了老百姓的困境。他对-污吏毫不留情,在他主持吉林时期内,那里的吏治一度清明,老百姓的日子相比以前较为安稳,因此土匪也相应变少了。
  文化
  长顺在文化方面为国家作出的贡献也是不可磨灭的,《吉林通志》就是在他亲自主持下的。
  光绪十七年(1891年),长顺将编修的清代末叶吉林省第一部官修的全省通志。它上至格矢之通,下迄光绪中朝,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部上乘的志书。正如长顺所说,是有感于“三百年来省志未立,无以恢宏神漠,润色鸿业”之壮举。《吉林通志》对于吉林省地方志书的编纂,仍是十分珍贵的历史资料。
同年(公元1839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04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