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清朝历史人物介绍

清朝历史人物介绍

龚显曾 [清][公元1841年-1885年]

  • 龚显曾(1841~1885年),字毓沂,号咏樵,曾自号盥薇公子,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生,祖籍晋江县,世居泉州三朝里(今古榕巷)。祖父龚维琳,号春溪,授翰林编修,后来龚显曾中进士并钦点翰林,泉州人誉为“祖孙翰林”。 龚显曾早年是同里许祖淓(举人)学生,稍后与内兄陈棨仁、内弟陈仪一同拜...[详细]

龚廷彩 [清]

  • 龚廷彩,泉州人,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往吕宋(今属菲律宾)经商,1725年(雍正三年)再由吕宋到苏禄国(今菲律宾苏禄群岛)。 当时西班牙殖民者占据吕宋,海道受阻,苏禄国从1424年(明永乐二十二年)起不通中国已300年。龚廷彩为人品行端方,又了解海上航路,苏禄国王毋汉末毋拉律林在172...[详细]

龚丽正 [清][?-1841年]

  • 龚丽正,字晹谷,又字赐泉,号暗斋。仁和(今浙江杭州)人。龚自珍父亲。幼年过继给龚敬身为子 ,从岳父段玉裁受小学训治。嘉庆元年(1796年)丙辰科进士,授内阁中书。嘉庆十四年(1809年),入军机处,任军机章京。嘉庆十七年(1812年),调任徽州知府。嘉庆二十年(1815年),改任安庆知府。下一...[详细]

高有才 [清][?-1649年]

  • 高有才 (?~1649)原本神木将官,明亡后住闲神木。清顺治五年(1648),明原大同总兵姜镶举起抗清复明大旗。神木的高有才、田秉德同守备沈育麟与延安参将王永疆相继响应。十二月王永疆、高有才会合保德州守备牛化麟,攻下府谷、保德城。次年一月,王永疆、高有才破延安、占榆林,下19州县,杀死了延安巡抚...[详细]

高一功 [清][?-1651年]

  • 高一功,陕西米脂县(一说安塞县)人,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李自成妻高氏之弟。李锦又名李过,字补之,李自成之族侄,绰号“一只虎”。二人于崇祯初年随李自成起义,长期的战斗生活把他们锻练成智勇兼备的农民军将领,为李自成的得力助手。二人战功卓著,在农民军中颇具威望。崇祯十七年(1644)正月,李自成在西安...[详细]

高选锋 [清][公元1856年-1944年]

  • 高选锋,字稚英,号拔庵,安溪县新康里大坪乡(今大坪乡大坪村)人,清咸丰六年(1856)出生于台北二张犁。光绪十二年(1886)考取台北府学第二名秀才。 选锋成秀才以后,不自满足,继续进修,决心中举人,成进士,金榜题名。其学习成绩每列玉屏书院前茅。 二十年,中日“甲午战争”发生。清廷命黑旗...[详细]

高辛传 [清][?-1685年]

  • 高辛传(?~1685年),陕西韩城县人。明崇祯十六年(1643)中进士,授任大理评事。第二年朱明王朝灭亡,清朝政权建立。顺治元年(1644),他被授任京兆府少尹,提调顺天府乡试。内宫官员私下找他,意欲托他例外录用两名考生,他拒绝徇情枉法。顺治皇帝知道此事后,于乾清门召见高辛传,嘉奖他公正无私的风...[详细]

高维岳 [清][?-1908年]

  • 高维岳(?~1908) 字燮堂,祖籍本境苗家坪乡董家湾村,生于绥德城,清光绪二年(1876)进士,授受四川大宁县(今巫溪县)知县。维岳在大宁任职17年,修水渠,通道路,建仓储,使不少0田变为水田,百姓生活较前丰裕。并编修《大宁县志》,积极倡导在城乡修建书院、义学,请名师,制学规,奏请增加学额...[详细]

高万鹏 [清]

  • 高万鹏字抟九。陕西城固人。清咸丰五年(1855)中举。因会试不第,大挑以教职用,派为陇州(今陕西陇县)学正,未赴任。同治七年(1868)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升詹事府赞善,迁侍读学士,官至布政使。 同治年间某日,高从外省返乡,恰遇陕南灾荒,乡亲邻里衣食困苦。他慷慨捐银300两,资...[详细]

高氏 [清]

  • 高氏(生卒年不详),明末农民起义首领李自成妻,陕西米脂县人(另一说为高迎祥侄女,安塞人)。崇祯初年,她与弟高一功率众参加农民起义军,后与李自成结婚。 高氏生性聪明,有胆识,善于拢络李自成的部将,善待亲兵士卒,帮助自成处理老营事务,在军中颇具威望。崇祯十一年(1638)十月,李自成军在潼关南原...[详细]

高三 [清][公元1812年-1903年]

  • 高三(1812~1903)乳名红娃,又名宝童、明春,入武林后改为高占魁,号鹞子高三。陕西三原人。自幼从大哥习武,清道光十年(1830)拜三原县峪口山清麓寺僧人圆净为师,被传与十八罗汉腿功,并于十七年(1837)被圆净荐往少林寺深造三年,学到了“心意拳”、“-拳”、“十字战拳”与棍术等武功。返家乡...[详细]

高澍然 [清][公元1774年-1841年]

  • 高澍然 字时埜,号甘谷,晚号雨农,光泽人。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出生于书香之家。自幼苦读,甚得老师赞赏。性至孝,14岁时母死,高澍然按古礼,倚墓结庐而居,不忍舍离,里人为之动容。嘉庆六年(1801年),高澍然中举人,但会试失败,乃出资捐得内阁中书。在京供职才半年,父又死。高澍然以未能居...[详细]

高杰 [清][?-1645年]

  • 高杰(?—1645年),字英吾,陕西米脂人。与李自成同邑,同起为盗,原为李自成部将,绰号翻山鹞。投降明政府后参加对农民军的追剿,升任总兵官。 明朝灭亡后,在江南拥立福王朱由菘登基,被封为兴平伯,与刘良佐、刘泽清、黄得功并称为江北四镇。 1645年(弘光元年),高杰在睢州被许定国诱杀。南明...[详细]

高建瓴 [清][公元1793年-1865年]

  • 高建瓴(约1793~约1865)字汉屋,号兰溪。陕西城固人。清道光元年(1821)中举人,后三科会试落第,大挑以知县用,分广东,主澄海、高明等县,后升连平知州。任职七年中,勤恳治理,政绩显著,受到巡抚林则徐的称赞。鸦片战争时,他率领民众支援前线作战,耳朵被大炮震聋。林则徐被革职流放后,他辞职返...[详细]

高凤岐 [清][公元1858年-1909年]

  • 高凤岐(1858~1909) 高凤岐,字啸桐,号愧室,龙门人。父高绍曾,居省城福州。清光绪元年(1875年)以秀才入郡学。光绪八年,得中举人,连考进士不第,遂回福州,授徒自给,教人重行谊。光绪二十二年林启任杭州知府,凤岐聘入幕府,佐林启施政。建议兴办“蚕学馆”,创建“求是书院”等,政绩斐然。...[详细]

高第 [清]

  • 高第(生卒年不详),字汉冲,陕西榆林人。明末时他在军中为将,清军进占陕西后,他率部投降。后奉命率本部兵马东进至洛阳,招抚明军。他先后抚定了开封、南阳等州府的51座城镇,招降了明军1546座营寨。帮助清军顺利控制了中原地区,被以功授少保、兼太子太保。 顺治五年(1648),山西大同镇总兵姜瓖...[详细]

高登升 [清]

  • 高登升 字觐宸,府谷高家湾人。少孤贫,食糠秕。勤学苦读以中进士。历任山西文水、太原、翼城、清源诸县知县。清源县向以多讼出名。登升到任后,号令严明、执法如山。凡县境内作奸犯科无一不受法究。永济渠附近两村百姓因同渠用水多年争斗不休,以致数百人械斗,酿成人命,特别是地方豪强参于其中,以致历任县官均未能...[详细]

高登鲤 [清][公元1866年-1931年]

  • 高登鲤 字鱼门,顺昌县人。生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光绪十七年(1891年)中举人。后从事地方教育。光绪三十年(1904年),率县贡生向知县建议,将华阳六贤书院改为高等小学,成为顺昌第一所新式学校,登鲤任校长。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高登鲤调任长乐县教谕。同年,福建总督府筹建省...[详细]

高俨 [清][公元1616年-1689年]

  • 高俨(1616~1689) 高俨,字望公,广东新会人。早年攻读诗书,擅画,与岭南文坛画苑的陈子壮、王邦畿、陈恭尹、张穆等结交。明朝亡后,不愿依附清廷,闭门读书。 清顺治六年(1649),平南王尚可喜攻入广东,驻广州城,闻高俨画名,屡派人邀请他出任官职,均被拒绝。高俨画了一幅自画像,表示自...[详细]

甘辉 [清][?-1658年]

  • 甘辉(?~1658),清海澄县东园村下房人。父母早丧,家贫如洗。为人重义气,好抱不平,遭族长破孩,浪迹于漳州、石码、海澄之间。 清顺治三年(1646年),郑成功在南澳起兵反清,四出招募,甘辉遂列籍于郑成功军中。以骁勇善战,受到主帅的重用。 顺治五年(1648年)四月,郑军攻同安,甘辉出阵...[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