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泉州市> 安溪人物

高选锋

[清][公元1856年-1944年]

高选锋为[清][公元1856年-1944年]

  高选锋,字稚英,号拔庵,安溪县新康里大坪乡(今大坪乡大坪村)人,清咸丰六年(1856)出生于台北二张犁。光绪十二年(1886)考取台北府学第二名秀才。
  选锋成秀才以后,不自满足,继续进修,决心中举人,成进士,金榜题名。其学习成绩每列玉屏书院前茅。
  二十年,中日“甲午战争”发生。清廷命黑旗将军、广东南澳镇总兵官刘永福到台湾加强防务。选锋学识渊博,素为历任知府所器重。甲午战败,台北知府陈文□立即召见选锋,委以办理大加蚋保二十七庄团练,协办防务。
  二十一年四月十四日,中日“马关条约”议订,台湾割让日本。台人闻讯,痛哭流涕,选锋和台湾诸乡贤上 书清廷,请罢割让台湾之议(即台湾举人上 书)。四月二十一日,得悉和约已签订,割让台湾已成定局。选锋和工部主事丘逢甲、候补道员林朝栋等联名电奏朝廷,电文是:“台湾士民,义不臣倭,愿为岛国、永戴圣清。”同日,又飞电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南洋大臣、闽浙总督、福建布政使,电文是:“敬禀者:台湾属倭,万民不服!迭请唐抚院代奏台民下情,而事难挽回,如赤子之失父母也,悲惨曷极!伏查台湾为朝廷弃地,百姓无依,唯有死守,据为岛国,遥戴皇灵,为南洋屏蔽。惟需有人统率,众议坚留唐抚台仍理台事,并刘永福镇守台南。请各国查照割地绅民不服从公法,从公剖断,台湾应作何处置,再送唐抚入京,刘镇回任。台民此举,无法恋戴皇清,以图固守,以待转机。情形万紧,伏乞代为电奏。”过了几天,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复电,大意是和约已签订,这是情势所逼,“勉从其议”。大家议论纷纷,闽县人候补道员陈季言提出暂时建立民主国的主张,一致推举台湾巡抚唐景嵩为“台湾民主国总统”。五月初六日,日本舰队驶抵台海,五千日军登陆台湾。
  选锋领导义民抗击日本占领军,不屈不挠,历三年之久,后义军失败。日据当局采取利诱的手段,登门拜访选锋,并开出“最优惠”条件。只要选锋答应担任台湾总督府所委派的官职,总督桦山资纪将以全台鸦片烟酒专卖的牌照双手奉送。选锋坦然地拒绝,并迅即作了不与日寇共戴一天的断然决定,于二十四年,毅然放弃在台产业,举家内渡。居厦门。
  二十八年(1902),选锋参加福建乡试,中式第二十三名举人。二十九年晋京会试落弟,仍回厦门办学授徒。民国初年,选锋被选为福建省议员,省欲委任他为安溪县知事,选锋坚辞不就。惟乐育英才,讲课授徒,及举办地方公益事业。抗日战争爆发后,选锋迁回大坪老家。
  民国33年(1944),选锋在大坪病逝。
同年(公元1856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4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