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邦光(1780~1833年),字汝韬,号莱山,泉州三朝铺人,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生。嘉庆十三年(1808年)乡试中举,嘉庆十六年会试中式,登二甲第七名进士。因文学优等和一手好字改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散馆:清朝选取进士中文学和书法优等者为翰林院庶吉士,再进庶常馆读书三年,期满举行考试...[详细]
许琛 (1731~?年) 女,字德瑗,侯官县人,世居光禄坊。书画家许友的曾孙女。幼随父居官广东澳门。许家世代以诗、书、画闻名。许琛性聪明,善书画。书法酷似明代董其昌,为一代才女。乾隆十六年(1751年)出嫁。婚后,其夫病亡,许琛为夫“守节”,居许宅东墙外小楼,植梅、竹,名其楼曰:“疏影”...[详细]
熊兴麟(1606~1694),字维郊,号石儿,湖雷乡上湖雷人。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乡试中式,次年连捷进士。十七年(1644年)授江苏宜兴县令。在职期间明朝覆亡,清兵入关,大江南北,杌陧动荡,兴麟仍一秉素志,绝贿赂,平讼狱,革除苛税,安抚百姓,治绩斐然,民众称颂。清顺治二年(1645年),清...[详细]
熊攀桂(1802~1852年),字圣期,号云台,将乐县上衢都增源村人。他幼年进私塾读书,18岁操觚笔墨,颇通文理,19岁开始习武,22岁在武举乡试中案元(第一名)。清道光二年(1822年),科中式第四名守府经魁。 清道光四年,熊攀桂遵祖父遗嘱,学习中医,为人治病,但仍坚持习练武艺。他臂力过人...[详细]
熊赐履(1635-1709) 清代大臣、学者。字敬修,一字青岳。孝感人。顺治十五年进士,选为庶吉士,任职检讨,迁任国子监司业,进弘文院侍读,以直言论事著称于时。康熙初,他疏陈时弊,为权臣教拜所忌。康熙七年(1668年),任秘书院侍读学士,又上 书论政,指出政有积习,国存隐忧,又为敖拜...[详细]
邢廷荚(1871~1901)字瑞生。陕西礼泉人。清光绪十七年(1891)乡试中举。后受业于味经书院刘古愚门下继续深造,与高又尼、张鹏一、王璜吉、曹骥观结成骊珠文社,精习-。二十一年(1895)刘古愚在味经书院特设时务斋,集书院有志于时务的学生40余名,邢名列其中,专门研究国内外大事和西方国家富...[详细]
邢景周 (?~1862),字楷夫,平利县城人。咸丰六年(1856)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请假归籍,值湖北农民起义军入境,邢称“楚匪作乱,窜扰邑东”,即倡募团勇防御,赏加赞善衔。后请终养家居,复奉旨“帮办本地团练”。同治元年(1862)七月,四川农民起义军抵平,劫富惩官,不扰贫民,被邢诬为“川匪...[详细]
谢振定(1753~1809),字一斋,号芗泉,今常林乡桃林湾人。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中举人。四十五年中进士,任编修。五十三年主试江南。五十九年升江南道监察御史。次年任兵科给事中,巡东城,有乘违制车飞驰于道者,拿问时,其势甚傲,查知是乾隆宠臣和珅妾弟。笞以杖,焚其车,时人呼为“烧车御史”。以...[详细]
谢裕楷(1844~1898) 字端甫,安康县人,住流水店,光绪元年(1875)举孝廉方正,光绪九年(1883)中进士,授顺天府固安知县。时永定河泛溢成灾,负责赈济,拯救灾民。为防水患,又指挥植柳万株护堤。再次大水,河堤无恙。他为政弘扬文化,修葺书院,亲督生员课读,治下学风大盛,社会风气好转,...[详细]
谢玉珩(1781~1854) 字宝书,号鹤龄,安康流水店陈家坝人。幼聪慧,五、六岁嗜学如成人,从兄学经书,后与张补山共师乡贤董朴园。董谓张博而才,谢拘而谨。学有所成,嘉庆十八年(1813)拔贡,二十一年中举,二十五年以进士分发四川,历署新宁、德阳、昭化、绵竹、达县知事。将赴蜀时,其父告诫:“...[详细]
谢永常(1630年12月8日-1661年9月17日),字平山,明末福建省海户人。在永历七年(1653年),正式成为明朝将领郑成功的部将。后来在台南卫(今台南市安平区)一役中,与一千多名士兵战亡。经过数百年,当地的土木课在中山国中的操场的地底里,挖掘到谢永常、其他士兵与战马的灵骨,不久在台南市东区...[详细]
谢颖苏(1811~1864年),北关人。初字采山,后改琯樵,号懒樵、懒云山人、北谿渔隐、书画禅。其叔祖谢廷爚、父谢声鹤、姐谢浣湘、兄谢维崧、弟谢颖锋多擅诗词书画,饮誉当时。颖苏家学渊源,兼受邑中风气薰陶,9岁即能画能诗能琴,尤工书法。稍长,无意科举,埋首丹青。初拜沈锦洲为师,奠定周密不苟、秀劲工...[详细]
谢浣湘(1801~1871年),女,字芸史。清嘉庆年间生于北关,为著名诗人谢声鹤之女,著名书画家谢颖苏(琯樵)之姐。浣湘幼承庭训,饱读经书。39岁设帐授徒,依靠学费维持生计,开创诏安第一所由女子主讲的私塾,是诏安历史上第一个女教师。浣湘诲人不倦,循循善诱。从教30年,她的学生(包括邻县、邻省负笈...[详细]
谢谦(1856~1919年),字柱卿,县城北街(今中乘街)人,清咸丰六年(1856年)出生,9岁时父母双亡。光绪十年(1884年),法军侵闽,谢谦渡台投效刘铭传戎幕,襄办霆庆等营文案,帮助整顿苏澳、福绥各营防务。同年八月,沪尾(今淡水)抗法大捷,因功被奏保从九品,后协办台北清赋总局、基隆官盐配运...[详细]
谢凝道谢邦基 (1765~1824) 谢凝道,字芝田,连城城关人,清嘉庆元年(1796)进士,授吏部稽勋司员外郎。掌管文书、印信。后升考功司郎中,负责督理户部宝泉局总监,掌握货币铸造。嘉庆七年为礼部会试同考官。不久,外放广西任梧州府知府。在知府任内,积极操持维修考棚、创建书院,捐资解决在...[详细]
谢金銮 (1757~1814年) 字巨廷,又字退谷,晚年改名灏。侯官县人,家住南门来魁里。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举人。嘉庆六年(1801年)后,历任邵武、南靖、安溪、南平等县教谕,著有《孝谕语》倡学。嘉庆十年(1805年),调任台湾嘉义县教谕,发现高山族散处之地蛤仔难(也叫噶玛兰,...[详细]
谢道承 (1691~1741年) 字又绍、古梅,别署种芋山人。闽县人,家住官贤坊(今鼓楼区道山路)。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进士,选庶吉士。雍正元年(1723年),授翰林院编修。雍正三年(1725年),辞官还乡与里中名士陈星斋、黄任等人在法海寺结社,作诗唱和。雍正六年(1728年),续...[详细]
谢朝恩(?-1841) 清朝将领。四川华阴(今四川省成都市)人。行伍出身,历任都司副将。1834年(宣宗道光十四年),升任江苏省狼山镇(位今江苏省南通市南,雄踞长江北岸、南与今常熟市隔江对峙,为江海间之重镇)总兵,后从两江总督伊里布驻防镇海(今浙江省镇海县,位宁波市东北滨海)。1847年1...[详细]
夏允彝(1596年—1645年11月4日),字彝仲,号瑗公,松江华亭(今属上海松江)人,夏完淳之父。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举人,崇祯初年,与同郡陈子龙、徐孚远等人结成“几社”。崇祯十年(1637年)进士,任福建长乐县知县,能体恤民情,革除弊俗。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