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清朝历史人物介绍

清朝历史人物介绍

程庆龄 [清]

  • 程庆龄,号紫垣,生卒不详,江苏省吴江县盛泽乡胜天村人,嘉庆十八年(1813年>癸酉科举人。道光十九年(1839年)署西延分州州同,决意编修《西延轶志》,汇集人才,配备总纂、修纂、采访、校对一应人等,加之各乡父老鼎力相助,仅一年时间,即将西延数百年之巨细事体融于一书。这对资源来说不失为一大贡献。 ...[详细]

程邃 [清][公元1607年-1692年]

  • 程邃(1607-1692),字穆倩,号垢区,别号垢道人,自称江东布衣,安徽歙县岩寺人。晚年侨居扬州。在任兵部尚书杨廷麟幕僚时,因议论朝廷事,被流寓白门(今南京)十余年,始终不与邻居阮大铖、马士英等为伍。清初移居扬州。精篆刻,善书画,工诗词。篆刻效法秦汉,首创朱文仿秦小印,又博采何震(皖派)、文彭...[详细]

陈端生 [清][公元1751年-1796年,清代女弹词家]

  • 陈端生(1751—1796),字云贞,女,清钱塘(今杭州)人。出身于书香门第、仕宦世家。祖父陈兆崙为乾隆时太仆寺卿,文学家。父亲陈玉效举人出身,官至山东登州知府。母亲汪氏是云南大理知府汪起岩的女儿,能诗善文。端生自幼受家学熏陶,长于诗文。嫁淮南范秋塘后,与丈夫以诗唱和。后范秋塘为继母控告忤逆,被...[详细]

陈德才 [清][?-1864年]

  • 陈德才(?——1864),又名得才。五十八都大黎里(今大黎镇)上巷村人。父国风,母黄氏,兄弟四人,大哥德贵、三弟德源、四弟德凤(即松王陈德凤)。英王陈玉成之宗兄。 童年时,曾在大黎里国安村私塾读书,不久因家贫辍学务农。咸丰元年闰八月(1851.9)与陈德凤、李秀成、陈玉成等参加北上永安途经大...[详细]

陈淡浦 [清][公元1817年-1876年,广东机器制造业的鼻祖]

  • 陈淡浦(约1817—1876)陈淡浦,南海丹灶良登村村尾坊人,自小对机器有兴趣,年轻时在西樵办机器手工作坊,制作铜纽扣出售。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在广州十三行豆栏上街开办“联泰号”机器小作坊,制作纽扣、缝衣针等小五金,兼接各式机械维修业务。 战争以后,国外轮船频繁出入广州,陈淡浦借常到外国...[详细]

陈邦彦 [清][公元1678年-1752年]

  • 陈邦彦(1678—1752),字世南,亦作思南,号匏庐,一号春晖,又作春晖老人,海宁盐官人。少孤,由伯父陈元龙抚养。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南书房,后升侍读学士。乾隆初官至礼部侍郎。其诗文典雅有致。善书法,尤工小楷,行草宗法二王,字体宽展秀发,深得董其昌笔意,晚年所作几可...[详细]

陈阿林 [清]

  • 陈阿林 清末上海小刀会首领。即陈亚林。福建人。本为福建青巾会首领。1853年9月,与刘丽川等率两千余人武装起义,从北门攻进县衙,占领上海城。称大明国统理政教招讨左元帅,后改称太平天国统理政教招讨左元帅,坚守上海,屡挫清廷从江南大营调来的军队。1854 年末,清军与法国侵略军联合攻城。次年义军...[详细]

陈虬 [清][公元1851年-1904年]

  • 陈虬(1851—1904),原名国珍,字庆宋,号子珊,后改字志三,号蛰庐,别名皋牢子,祖籍乐清斗山,瑞安人,但常自称“乐清陈虬”。自幼勤奋好学,使酒负气,习拳棒,善泅水。多次赴省乡试,都未录取,便致力研究医学。26岁出议方药,立医案,为人治病。30岁著《蛰庐诊录》,提供了辨证施治、解决疑难疾病的...[详细]

陈鳣 [清][公元1753年-1817年]

  • 陈鳣(1753—1817),字仲鱼,号简庄,又号河庄,海宁硖石人。清嘉庆元年(1796)以廪生举孝廉方正,三年,中举人。父璘,研究《说文》,著书未成。陈鳣继承父志,经10余年努力,撰《说文正义》、《说文声系》,惜原稿遭乱散失。同时又致力经学,采辑郑康成《论语注》、《孝经注》、《六艺论》遗文,据本...[详细]

查嗣瑮 [清][公元1652年-1733年]

  • 查嗣瑮(1652—1733),字德尹,号查浦,查慎行之弟。幼警敏,数岁即解切韵谐音,随兄学诗。生平游迹遍天下。其诗精妙,与兄齐名,时人比作宋代“二苏”。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升至侍讲。后因查嗣庭-案受株连,谪遣关西,年逾八十,卒于戍所。著有《查浦诗钞》、《查浦辑...[详细]

巢端南 [清][公元1827年-1887年]

  • 巢端南(1827~1887),今汨罗市沙溪人。咸丰四年(1854)入湘军李续宾部,同治三年(1864)授副将衔,十一年升陕西总兵、中军参将兼办全省军务。 同年(公元1827年)出生的名人: 李桓 (1827~1892) 湖南省岳阳市汨罗 李宗眉 (1827~1891) ...[详细]

柴绍炳 [清][公元1616年-1670年]

  • 柴绍炳(1616—1670),字虎臣,号省轩,仁和(今杭州)人。从小博闻强记。善于诗文,下笔动辄数千言,一气呵成,自成一体,人称“西陵体”,为“西泠十子”名声最著者。明亡后,隐居西湖南屏山,以教授、著述为业,尤其精于音韵学。清康熙八年(1669),诏举山林隐逸之士,绍炳力辞不就。他兴趣广泛,知识...[详细]

柴大纪 [清][公元1730年-1788年]

  • 柴大纪(1730—1788),字肇修,号东山,江山人。幼年习文,后弃文习武。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武进士。历任福建福宁镇提标左营守备、右营游击,澎湖水师营游击、参将,南湖洞庭协副将,福建海坛镇总兵。四十八年,改任台湾镇总兵。五十一年十一月,台湾天地会首领林爽文据彰化县大里杠起义,攻战彰化县...[详细]

查昇 [清][公元1650年-1707年]

  • 查昇(1650—1707),字仲韦,号声山,海宁袁花人。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时康熙帝选儒臣侍值以备顾问,他经荐入直南书房多年,累迁至少詹事。书法秀逸,得董其昌神韵,小楷尤为精妙。康熙帝称赞说:“他人书皆有俗气,惟查昇乃脱俗耳。用工日久,自尔不同。”查昇办事又谨...[详细]

策妄阿拉布坦 [清][?-1727年,清代准噶尔部首领]

  • 策妄阿拉布坦(?—1727年),清朝时期准噶尔蒙古的大汗。是准噶尔汗国原首领僧格之长子。僧格于1670年被暗杀后,其弟噶尔丹自西藏返回,在0喇嘛以及和硕特首领鄂齐尔图车臣汗的支持下登上了准噶尔大汗之位,策妄阿拉布坦遂率部众依附噶尔丹。1690年,噶尔丹出兵喀尔喀蒙古。策妄阿拉布坦趁此机会发兵占领...[详细]

曹庭栋 [清][公元1699年-1785年]

  • 曹庭栋(1699—1785),字楷人,号六圃,嘉善魏塘镇人。清诸生。少嗜学,工诗。中年后绝意仕途,乾隆年间举孝廉不就。于所居堆土为山,环植花木,名“慈山”(在今嘉善县第一中学内),自号慈山居士。时或弹琴赋诗,写兰石,摹篆隶以自娱。50岁后专事著述,不下楼者30年,所坐木榻,穿而复补。尝以吴之振所...[详细]

曹溶 [清][公元1613年-1685年]

  • 曹溶(1613—1685),字秋岳,一字洁躬,亦作鉴躬,号倦圃、鉏菜翁,嘉兴人。明崇祯十年(1637)进士,官御史。尝劾辅臣谢升,又熊开元参周延儒遭廷杖,溶疏白其冤。清顺治元年(1644)清兵入北京后仕清,任顺天学政,为清王朝献策,疏陈定官制,定屯田、盐法、钱法规制,禁兵丁将马践食田禾,巡缉土贼...[详细]

曹厥恒 [清][公元1685年-1766年]

  • 曹厥恒(1685—1766),上秀里(今下湾乡)浪滩村人。清雍正四年(1726年)考中举人。不久选授平乐县学教谕,任职九年后升为柳州府学及庆远府学教授。后因父死回家服丧。服满时已六十二岁,以年老辞官返乡,设馆授徒。教学成绩卓著,乾隆年间考中进士的曹兆麒,考中举人的叶元[襄]、李开葱、李开白、黄阳...[详细]

曹福田 [清][?-1901年]

  • 曹福田(?-1901) 天津义和团首领。天津静海县人。1900年6月中旬,带二千义和团民进入天津,领导在津二万多团民。他不准焚毁洋货,打击商人,但坚决反帝。天津保卫战开始,他率部在老龙头火车站(今天津东站)与八国联军展开拉锯战。17日挫败骚扰陈家沟的俄军。18日二千余俄军开到娘娘庙轰击义和团...[详细]

蔡子璧 [清][公元1792年-1874年]

  • 蔡子璧(1792~1874),字六如,号耕石,平定东关人。幼年好学不倦,长于金石之学。嘉庆二十四年(1819)中举,翌年庚辰科联捷进士。历任户部主事、侍郎、广东道监察御史、天津知府等职。晚年主讲晋阳书院,循循善诱,启迪后进,培养出数百名学子,故诸生立泽教碑于讲堂,以示颂扬。刑部尚书赵光为其撰墓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