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清朝历史人物介绍

清朝历史人物介绍

何济生 [清]

  • 何济生,号汝舟,双江乡江埠人,性英武,有胆略。清同治六年(1867)投湘军席宝田部,在贵州作战中,前后攻破苗寨数百,攻克镇远府所属十余城,因功保升参将。光绪十年,提督苏元春奏调何济生出关抗法。八月十四日,陆岸县之役,被法军炮弹片铲伤头颅,仍负伤向前杀敌,与法军激战,大捷,保升副将。光绪十一年二月...[详细]

何锦云 [清][公元1788年-1850年]

  • 何锦云(1788-1850年),字浣溪,又字存理,今岳阳县黄沙街镇坪桥村人。始祖何尚父,系福建省福清县万安乡人,曾于元顺帝末年任过岳州知府,后来,寄居岳州。其子仲谦,落籍巴陵县上荷塘,始为巴陵(今岳阳县)人。自尚父传至锦云,共16代。何锦云自幼勤奋好学,待人温和诚实。青年时考上廪生,曾任长沙县训...[详细]

贺锦 [清][?-1651年]

  • 贺锦(?-1651) 明末农民起义军将领。别号左金王(一说争世王系蔺养成),荥阳(今河南省荥阳县,位郑州市西)大会战时名列十三家之一。会后,在中原地区作战。1638年起义军受挫后,他仍坚持斗争。后于贺一龙、马守应转移至英山(今湖北省英山县,位鄂东罗田县东)、霍山(今安徽省霍山县,位六安市西南...[详细]

何洪基 [清]

  • 何洪基,清永安州(今蒙山县)人。道光三十年(1850年)冬,在县南的六樟岭、古湄峡一带,领导几百名饥民进行“食大户”-,劫富济贫,反对清王朝的统治,策应太平天国在金田起义,后被永安州知州镇压,何洪基惨遭杀害。...[详细]

何尔彬 [清]

  • 何尔彬(生卒年未详),字霜崖,清於潜长前乡(今桐庐县印渚镇)人。顺治三年(1646)举拔贡,授江阴知县。前几任知县因欠赋不能上缴,屡遭上司谴责。尔彬履任后,全面稽查,核实征收,使黠狡者无从隐匿,原输者又不加重负担,因此“民皆乐输”。以往,输送冬漕时,督漕官员于正额外,又加派0。尔彬据理力争,依律...[详细]

何淡如 [清][公元1820年-1913年,清末“广东四大状师”]

  • 何淡如(1820-1913),名何又雄,字淡如,以字行。广东省南海县(今佛山市郊区澜石镇)湾华村湾何坊人。读书时名文雄,因替人当枪手(代替别人考试)到试院考试,被考官识破,于是被开除学籍。清代,“学而优则仕”观念极深,处身于这种世俗意识的何淡如被学校开除学籍,等于被切断仕途之路,以后想当官都很难...[详细]

何大庚 [清][清代宣宗道光时抗英绅士]

  • 何大庚 清代宣宗道光时抗英绅士。浙江山阴(今绍兴)人。秀才出身,曾先后为广州知府余保纯和驻澳门道员易中孚的随员和幕僚。1842年8月《南京条约》签订后,为了抗击英国侵略者,于同年11月在广州府学明伦堂张贴《全粤义士义民公檄》。后又在明伦堂召-议,要求举办团练,遭到两广总督祁项的反对。1843...[详细]

贺懋椿 [清][?-1824年]

  • 贺懋椿(?~1824)宁乡人。清嘉庆十四年(1809)中进士,任罗江知县,有清廉声。代理茂州知州,时驻军部分军官-当地少数民族,致该族拟聚众起事。他查明原委后,单骑人少数民族地区规劝调解,事端乃息。后改江北知州,废除陋规,节约开支达数千金。根据江北民情,他抑制豪猾,宽猛相济,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详细]

赫舍里·和春 [清][?-1860年,满洲正黄旗]

  • 和春(?-1860) 清朝将领。满洲正黄旗人。赫舍里氏,字雨亭。历任前锋、整仪尉、参将、副将等职。1851年任总兵,在广西镇压太平军。1852年,加提督衔,尾追太平军至长沙,因岳州(今岳阳)被太平军攻占,遭革职。1853年被重新起用,参与攻打天京(今南京),授江南提督。1855年,攻陷庐州(...[详细]

何秉礼 [清][公元1840年-1886年]

  • 何秉礼(1840~1886),派名述浑,字练甫,号次泉,今岳阳县黄沙街镇人。 清咸丰六年(1856),3次参加县、府科试,皆名列第一,入泮补廪,后入国子监为国学生,深受姑祖父、清代大学者吴敏树厚爱及教诲。同治三年(1864)中举人,十年中进士,殿试点刑部主事。曾国藩去世后,李鸿章掌管清廷的外...[详细]

何煟 [清][?-1774年]

  • 何煟(?—1774),字谦之,山阴(今绍兴)人。清雍正十三年入资授州同,效力江南河工。随大学士河道总督嵇曾筠修筑萧山尖山海塘,不久,改任杭州东塘同知,避本籍,仍发江南河工。乾隆初年,暂代丰砀通判,旋授桃源同知。十五年(1750),提升为河库道,次年调两淮盐运使,特敕兼管河务。十九年,尚书刘统勋等...[详细]

韩佩金 [清]

  • 韩佩金(生卒年未详),字亚琴,清萧山义桥人。家境殷富,咸丰初年捐江苏候补知县,后以四品衔补用同知直隶州。同治元年(1862)出任奉贤知县。既任,召集亡流,收买军械,劝导农民耕种,并下令疏浚河道,便利商旅,清理田赋,杜绝“包户”从中渔利。又设立常平仓、恤嫠局、抚孤局,创办书院,开办社学,制订乡约等...[详细]

韩纯 [清][公元1792年-1865年]

  • 韩纯(1792—1865) 韩纯,又名志顺,字效文,号-先生①,徐州北敬安集(今江苏沛县敬安镇)人,道光初年贡生,乡试屡荐不售,遂以教书为业,有弟子一百二十余人。韩纯心地善良,乐助好施,时常接济穷乞。传云某年赴南闱途中遇盗,盗闻乃是-先生②,释械礼遇,口称恩主,款待异常。韩纯博学多识,经史子...[详细]

海维礼 [清]

  • 越洋传教来岳州,兴办医院与大学 19世纪后期,美国基督教会“复初会”传教士海维礼,凭借中美《望厦条约》等对华不平等条约,来到湖南岳阳,进行宗教宣传。他初到岳阳,穿中国服,戴中国帽,说一口慢条斯理的中国话,待人和蔼、有礼貌。不久,便在城南慈氏塔下收买地皮,兴建了一座美仑美奂的福音堂。由于欧美基...[详细]

覃海安 [清][公元1822年-1868年]

  • 覃海安(1822—1868),原名覃永贞,字墨波。壮族。双桥乡苏宫村人。青年时代,同韦丰华为挚友。旧志载,他“少有清才,落浇自负,不与庸人为伍”。25岁中举,此后,几次会试不第。曾在东兰一带设馆任教,后又在衡阳花药寺收授生徒以维持生活,穷困终身,47岁时客死书馆。覃生前写过许多诗,但大半散失,除...[详细]

顾祖禹 [清][公元1631年-1692年]

  • 顾祖禹(1631-1692或1624-1680) 清朝历史地理学家。江苏无锡人,字复初,后徙常熟,住宛西,学者称宛溪先生。少承家学,博览群书,熟谙经史,尤好远游,值明朝灭亡,怀-悲痛,终生不仕,隐居著述,穷老以殁。年二十九动笔,用三十年心血完成巨著《读史方舆纪要》,全书一百三十卷,约二百八十...[详细]

顾云 [清][公元1845年-1905年,石城七子]

  • 顾云(1845—1906),字子鹏,石号公,江苏上元人。(江宁(今南京)人,一作江苏扬州人。)生于清宣宗道光二十五年,卒于德宗光绪三十二年,年六十二岁。诸生。官训导。与郑孝胥最善。云短而肥,古貌古心,豪饮,能散文及诗,有《盋山诗录》传于世。传世作品有光绪二十一年(1895)为顾洛作《湘江梦幻图》...[详细]

顾太清 [清][公元1799年-1876年,清朝女词人]

  • 顾太清(1799-约1876) 清朝女词人。名春,字子春,号太清,晚号云槎外史,自署太清春。满族。满州(今东北地区)人。原姓西林觉罗氏,鄂文端曾孙女。父母早亡,幼养于顾氏,遂姓顾。乾隆皇帝曾孙贝勒奕绘妾。容貌俏丽,才气横溢,擅长诗词,精通绘事,兼解音律,楷书亦秀整。尤潜心研究宋词,故所作洒脱...[详细]

郭松林 [清][?-1880年]

  • 郭松林(?-1880年),字子美,湖南湘潭人(今株洲县雷打石镇脉湾村),郭人漳之父。平定太平天国捻军之湘军、淮军、清军名将;平西捻,赐黄马褂,予轻车都尉世职。授湖北提督,调直隶。光绪六年,卒于官,优恤,建专祠,谥武壮。 相关事件 郭松林,字子美,湖南湘潭人。咸丰六年,隶曾国荃军,从援江西...[详细]

郭世隆 [清][公元1645年-1716年]

  • 郭世隆(1645—1716),字昌伯,号逸斋,孝义悦礼坊人(今瑶圃村人)。康熙四年(1665)袭管佐领,授礼部员外郎,后改御史;二十七年荆襄军务有功,累官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二十九年,代于成龙为直隶巡抚;三十四年,擢闽浙总督;四十一年,调两广总督;四十六年为湖广总督;未几,召为刑部尚书。曾奉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