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清朝历史人物介绍

清朝历史人物介绍

黄燮清 [清][公元1805年-1864年]

  • 黄燮清(1805—1864),原名宪清,字韵甫,号韵珊,又号吟香诗舫主人,海盐武原镇人。清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应会试不第。以实录馆誊录用为湖北知县,因病未赴任。从此怡情山水,修葺县城南门别墅拙宜园,改晴云楼为倚晴楼,后又购得砚园废址,栽花种竹,自号“两园主人”。每日与知友觞咏其间,以...[详细]

黄冕 [清][公元1795年-1870年]

  • 黄冕(1795~ 1870),字服周,号南坡,长沙县人,清乾隆六十年(1795)生。他系岷州知州黄博次子,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尤留心经世致用之学。嘉庆二十年(1815),任两淮盐运大使。 道光五年(1825),洪泽湖决口,漕运被阻,大学士英和请行海运,江苏巡抚陶澍极力支持,黄冕襄理...[详细]

黄立林 [清]

  • 黄立林,字滋圃,世居黄村(今黄村乡黄村)。道光间,历任广西庆远府、怀集县训导、新宁州学正等职共30余年。家有余财,为人好善乐施,热心教育。自己投资在家乡创办学校,命名为“映雪轩”. 聘请宿儒掌教。招生就学,不收学费,并指定私产土地垌每年的田租谷8000斤作补助其族中贫苦子女读书的伙食费,允许附...[详细]

黄立富 [清][公元1820年-1908年]

  • 黄立富(1820——1908) ,广西防城县板八乡板蒙村人,1885年6月中法战争结束,法军占领越南,屡次派兵犯我边境,一次,法军300人侵入到里火隘、敲梆岭,他组织边民100多人,手持大刀、长茅、 与敌激战一天一夜,因敌强我弱-撤退,于是他星夜兼程赶往钦州向知州李受彤报告战况, 李拨给他50...[详细]

黄钧宰 [清][公元1826年-1895年,清代戏剧家、文学家]

  • 黄钧宰(约1826—1895年) 一名振钧,字宰平,钵池山农,别号天河生。他“性好词赋而不乐制艺”,一生偃蹇不遇,“中年丧偶,益佗傺,不自聊”。著有《比玉楼传奇四钟》、其一《十二红》为揭孪河总督暑的积弊而作,针砭最力,也最著名。《金壶七墨》记游幕期间亲见亲闻,特别是保存了一些有关鸦片战争的珍贵资...[详细]

黄均毅 [清][公元1892年-1911年]

  • 黄均毅(1892~1911)字果沉,宁乡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生。幼随兄均恩旅宁,人湖南旅宁(南京)中学、浦东中学肄业,后人江南陆军测绘学堂。受新思潮影响,倾心革命。辛亥武昌起义,拟与兄赴鄂参加,旋以南京即将举事,密谋策动军界响应。至期与党人奋勇猛攻督署,以力量单薄失败而牺牲。年仅19岁。...[详细]

黄君钜 [清][公元1818年-1888年]

  • 黄君钜(1818—1888),字仲尊,号丹崖,初号剑堂。壮族。城厢乡夏黄村人。自幼秉乘家学,刻苦用功。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乡试中举,历任云南省浪穹(1913年改洱源县)、富民、易门等县知县。同治三年,(1864年)升任潞南知州。同治四年五月,署广宁直隶州知州。九年,任督办澄江行营总粮台,旋...[详细]

黄爵滋 [清][公元1793年-1853年,禁烟名臣]

  • 黄爵滋(1793—1853)清代官吏、诗人。字德成,号树斋。宜黄县城人。官至礼、刑二部侍郎。清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积极倡导禁烟的先驱者之一,与林则徐、邓廷桢等均为禁烟名臣。 黄爵滋四岁人私塾,七岁能赋,十岁通诸子之学。嘉庆十三年(1808),入府州府学,学业大进。十七年(1812)...[详细]

黄九姑 [清][?-1905年]

  • 黄九姑(?-1905),壮族,六塘黄道村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黄九姑联络各方志士,先后在六塘拉燕、良村、中聋等地,以洪门拜台的方式,组织农军起义,反抗清朝官府。九姑自称皇娘,意即皇帝的老娘。还委派男妇干员,或10多人一队,或20至30人一队,分别到罗城、永宁、永福、雒容、中渡等地建立堂...[详细]

黄金声 [清][?-1824年]

  • 黄金声(?—1824) 字和东,号认斋,思陇乡大黄村人。壮族。赋性聪敏,年幼时勤奋好学,立志弥坚。年十七进入学宫,学使刘凤诰面加勉励,寄以殷切期望,不久补廪膳生员。 当时张鹏展方主讲桂林秀峰书院,金声徒步往从之游,昼夜玫读弗倦。清嘉庆十五年 (1810年)乡试中举,次年会试落榜,即往山东学...[详细]

黄金亮 [清]

  • 黄金亮(生卒年月不详),全州人。是近代史中国农民起义军著名将领之一。行伍出身,曾编入清军平乐营。因战功由士兵逐级升为千总。1855年授麦岭都司职务。1856年高举义旗,毅然加入升平军。 金亮以清廷武官加入起义军,对起义军是极大的振奋;对清廷是沉重的打击。他与永秀密切配合, 连克富川、恭城等县...[详细]

黄媛介 [清]

  • 黄媛介(1653年前后在世),女,字皆令,嘉兴人。少年时就通诗文,及长蜚声南北。书法宗钟王,人比之为古代的卫夫人。善小楷,笔意萧远,仿黄庭经最精。工诗赋,又善画山水,得吴镇神韵。明末东林党领袖、文学家张溥曾慕名来见,与文学家吴伟业、王土祯等亦有交谊,与钱谦益、柳如是关系尤其密切,诗作多所唱和。吴...[详细]

黄焕中 [清][公元1832年-1911年]

  • 黄焕中(1832—1911),号其章,思州人,娴熟诗文,精于韬略,为清代广西较有名气的壮族诗人。 焕中童年发奋攻书, 以强记博闻闻名乡里。 青年时诗名已震思明,受聘在思齐书院任教。他家境清贫,同情贫苦农民的疾苦,他一生写下许多反映农民苦难遭遇的诗篇。如长诗《苦农行》描写一家佃农:“勤耕数亩田...[详细]

黄宫绣 [清][公元1730年-1817年]

  • 黄宫绣(1730~1817) 宜黄县棠阴君山人。乾隆年间御医,著名医学家,江西古代十大名医之一。 他对宫廷珍藏的各种医学专著以及秘方、验方,无不悉心研究。著有《脉理求真》、《本草求真》、《本草求真主治》、《医案求真初编》;注释了《新增四言脉要》、《十二经脉歌》和《奇经八脉歌》。《本草求真...[详细]

黄丹书 [清][公元1757年-1808年,粤秀书院]

  • 黄丹书(1757~1808年),字廷授,号虚舟。大良人。自幼爱好诗词书画,勤加研习,造诣日深,名动远近,广东学使李调元举为优贡。丹书不喜八股制艺,38岁才考中举人,入京会试落第,艺名却遍传京华。南归后,省城的权要竞相延聘入幕,丹书一一婉却,安心以讲学为生。曾对人说:“贫与富交则损名,贱与贵交则损...[详细]

黄大华 [清][公元1855年-1910年]

  • 黄大华(1855-1910),亦名大受,字伯子,号鞠友,金牛西畈(原属鄂城)人。早年丧父,赖母培育,成年后教私塾。1888年中举,次年取进士,分发浙江,历充浙江4交次乡试同考官、1次武乡试受卷官。后历署该省西安、德清、钱塘、鄞县、仁和、黄岩、诸暨等县知县。期间,曾兼任杭、严二州漕运守备,因勤于政...[详细]

黄春生 [清][公元1811年-1861年]

  • 黄春生(1811—1861),余姚郑巷黄李鲍村(今属低塘镇)人。性喜习武,损左目,豪爽重义,人称“小闯王”。清咸丰六年(1856),余姚发生蝗灾,八年又遭水灾歉收,农民要求减租。当地屈、董、叶姓地主不准,以告官惩治相威吓。黄春生系村上小地主,同情佃农,租谷减半,并散谷赈灾。黄李鲍村农-合梁弄等处...[详细]

黄澄量 [清]

  • 黄澄量(生卒年未详),字式筌,号石泉,余姚梁弄人。诸生,曾宦游京都。平生不置产业,喜藏书。清嘉庆十二年(1807),建五桂楼于梁弄,藏书5万卷,颇多宋元明善本,有“浙东第二藏书楼”之称。阮元《黄氏五桂楼藏书目序》称,黄澄量“慕远祖宋时号五桂者昆季五人并著清望,遂以五桂名楼”。自称其藏书规矩不同于...[详细]

黄才贵 [清]

  • 黄才贵 号学荣。出生于横县镇龙乡马兰村一个贫苦的农家。青年时代,因事被土司及团兵追捕,逃离家乡,此后投军。其体态魁梧,脸面黝黑,力大过人。在战场上机灵、勇敢,屡立战功,被敕封为巴图鲁(勇士),后任总兵衔、尽先补用副将、广东罗定协都司。 清光绪元年(1875年)十一月,土官岑耀青、岑瀚青等对...[详细]

黄炳光 [清]

  • 黄炳光 原名华基,字莲峰。多贤(今夏郢)乡人。清道光五年(1825)乙酉科第十名举人,道光十三年(1833)癸已科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后改任安徽贵池县令。炳光性情刚直果断,政尚威猛,每逢审案都坐在法堂上,任由百姓观看。县内有个监生一贯抗粮不法,人们畏之如虎,历任县令也拿他没有办法。炳光到任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