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清朝历史人物介绍

清朝历史人物介绍

蒋攸铦 [清][公元1766年-1833年]

  • 蒋攸铦(1766~1833)字砺堂。汉军镶红旗人。先世由浙江迁辽东,从入关,居宝坻。五世祖蒋毓英迁直隶满城杨家佐村,蒋攸铦少时在该村三教堂(玉川寺)读书。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中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嘉庆初年,迁御史,以敢言知名,深受嘉庆皇帝器重。曾任江西按察使、云南布政使、江苏巡抚、江南...[详细]

胡震亨 [清][公元1569年-1645年]

  • 胡震亨(1569—1645),原字君鬯,后改字孝辕,自号赤城山人,晚号遁叟,海盐武原镇人。先世业儒,藏书万卷。震亨才识通达敏捷,怀济世之志。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中举,后为合肥知县。在任5年,大兴水利,改革官粮运输,颇多善政。吏治之余,留意于兵书,曾与刘铤研讨兵事,刘铤心服其才。崇祯末年,历...[详细]

胡震 [清][公元1817年-1862年]

  • 胡震(1817—1862),字听香,一字伯恐,别号胡鼻山人、富春大岭长,清富阳庆护里(今环山乡)人。入邑庠后,不喜制艺,独致力于书法,收藏碑帖、拓本甚富。于魏、晋、-法帖,均悉心临摹,得其神髓。又善鉴赏金石、古器,辨别真伪。后得纪昀竹节砚,遂以“竹节砚斋”名其室。平日爱寻幽探胜,慕桂林山水天下独...[详细]

胡沇源 [清][公元1831年-1911年]

  • 胡沇源(1831-1911),胡源泰的开创者胡沇源少时家境贫寒,所以就依古徽州"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的惯例,由父母托人将其送到江苏东台县一家茶叶店里学徒习商。他办事机敏灵活又特别心细,对店里的业务和进货出货时的细节都能仔细揣摩;别的学徒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学会的东西他只要一个月就...[详细]

胡弼武 [清][公元1839年-1889年]

  • 胡弼武(1839~1889),字试佐,号藩卿,今平江县余坪乡人。自幼拜师习武,练就一身好功夫。16岁入张岳龄组建的平江营,后张营并入曾国藩湘军。因作战有功,清咸丰九年(1859)超授正九品修武校尉,十年授正八品奋武校尉、四品昭武都尉。同治四年(1865),晋授正三品武义都尉。五年,左宗棠调任陕甘...[详细]

胡万年 [清][公元1787年-1860年]

  • 胡万年(1787~1860)字湘乡,宁乡人,清代著名石刻家。尝为陶澍刻御书“印心石屋”四字,又为万贡珍镌《陈维崧填词图》,由是声名大振。咸丰十年(1860)被曾国藩招入幕府,目为雅士。彭玉麟修复长江诸名胜,勒石纪功,亦请其摹刻。晚年嘱子侄将所刻董其昌书《金刚经》及《兰亭帖》、唐寅《曲水流觞图》藏...[详细]

胡南藩 [清][公元1752年-17年]

  • 胡南藩,字植堂,江西星子县人,进士出身。清乾隆十七年至二十六年(1752—1761年)任浔州知府。他礼士爱民,政务勤慎,到任不久即“政通人和,百废俱兴”。曾多次倡议修建学宫、书院、道路、桥梁,一事告成必作文以记之。爱好吟咏,常与文士酬答唱和。民国《桂平县志》 收录他的诗文9篇,其中有《浔州左右...[详细]

胡轮 [清][公元1864年-1895年]

  • 胡轮(1864~1895),字启烈,号月楼,今平江县大坪乡人。自幼喜爱习文练武,清光绪十二年(1886),中武秀才。时值日本侵占琉球群岛,他义愤填膺,从军报国,投入湖南新楚军。二十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新楚军奉命调台湾驻防。二十一年,清海军战败,陆军亦受挫。李鸿章受命,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详细]

胡莲仙 [清][公元1832年-1899年,湘绣创始人之一]

  • 胡莲仙(1832~1899)女,湘绣创始人之一。祖籍安徽,幼随父官居江苏吴县。性聪慧,善丹青,工刺绣,20岁时嫁湘阴吴健生。中年丧夫遗4子1女,生计日艰,乃试以绣艺谋生。光绪四年(1878)率子女移居长沙天鹅塘“绣花吴寓”,赁屋绣花。旋迁城内尚德街开“彩霞吴莲仙女红”,绣品销路日增,收徒授艺。光...[详细]

胡光墉 [清][公元1823年-1885年]

  • 胡光墉(1823—1885),字雪岩,清仁和(今杭州)人,原籍安徽绩溪。出身贫寒,年轻时在钱铺做杂役,为人勤快,善于机变,后入浙江巡抚王有龄幕中,为清军筹运饷械镇压太平军。左宗棠抚浙后,为左军粮台。同治元年(1862)曾受左宗棠指使,勾结法国侵略者组织“常捷军”。五年协助左宗棠开办福州船政局。次...[详细]

胡凤丹 [清][公元1828年-1889年]

  • 胡凤丹(1828—1889),初字枫江,后字月樵,别号桃溪渔隐,永康县(今永康市)溪岸人。出身书香殷富之家。幼读《孝经》有得,复见祖辈乐善好施,受人赞扬,因而仿效先辈行善,一生做了许多文化公益事业。曾独资重建县城西街试院,拨田助建培文书院以及恤老赈贫等。入县学后屡应乡试不中。后奉母命束装至京城,...[详细]

华夏 [清][公元1589年-1647年,宁波六狂生]

  • 华夏 (1589~1647) 字吉甫,又字嘿农,原籍定海(今镇海),后迁鄞。明诸生,以恩贡入太学。1645年(清顺治二年)清兵南下,闰六月,他在宁波与董志宁等6人,首谋抗清,时称“六狂生”。后推鄞人、进士钱肃乐为首共创大义,并奉钱肃乐命至定海(今镇海)劝说总兵王之仁同起兵。鲁王监国于绍兴后,论...[详细]

黄忠立 [清][?-1909年]

  • 黄忠立(?—1909) 字建臣,下无虞乡黄埔村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以武童投效军营充当队目,参加镇压农民起义军。同治五年 (1866年) 十二月,赏给六品顶戴。同治七年(1868年)出关进征吴亚终,为广西提督冯子材所器重。事平之后,叙功得奖,提拔他当把总,赏戴蓝翎。同治十年(1871年...[详细]

黄钟杰 [清][公元1882年-1910年]

  • 黄钟杰(1882-1910),今湘东区湘东镇人。早年加入黄兴领导的华兴会,后转入中国同盟会,任中国同盟会湘赣外务委员。他奔走四方,宣传革命,发动民众,发展会员。1910年2月被捕,坚贞不屈,慷慨捐躯。1912年冬,黄兴来萍乡,为其题“光昭吴楚”匾额,举行追悼会。后建立黄钟杰烈士墓,黄兴题墓名,墓...[详细]

黄忠浩 [清][?-1911年]

  • 黄忠浩(?-1911) 清末将领。湖南黔阳(今湖南省黔阳县,位怀化市东南)人,字泽生,为清末将领。早年以优贡生捐资为内阁中书,主讲沅州(今芷江县,位怀化市西南)教席,因协助地方当局创建官办工矿企业,而深受信赖。1895年(德宗光绪二十一年)招募乡勇五百人,入鄂守田家镇(今鄂东广济县境)炮台,...[详细]

黄政球 [清]

  • 黄政球 ,字家珍,清永安州群峰里古排塘(今西河乡古排村)人。官至恭城汛把总,补平乐协右营千总,历任平乐协右营守备、抚标右营中军守备、富贺营都司、南宁营守营都司、融怀营参将。咸丰元年(1851年),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占领永安州(蒙山县)城时,他投清都统乌兰泰部下。他还率兵进剿荔浦莲塘张高友、藤县坡...[详细]

黄政德 [清][公元1839年-1884年]

  • 黄政德,荔浦县马岭镇大冲口人,世业农。生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六月十三日。清同治三年(1864)以武童投效军营,于江西随营征剿,升外委把总,赏戴蓝翎。后转移贵州作战,因功,晋升千总、守备、都司,换戴孔雀翎,叠授游击、参将,以副将留黔补用,赏给坚勇巴图鲁名号。光绪三年(1877)撤回湖南驻防。...[详细]

黄兆麟 [清]

  • 黄兆麟(生卒年不详) 字绂卿,善化人。清道光二十年(1840)中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任江南道御史,刑科、礼科给事中,晋光禄寺少卿。上 书奏事,敢于抗章论劾。典福建乡试,所取录多名士。后以病假归,不久卒于故里。 ...[详细]

黄再兴 [清][公元1816年-1854年]

  • 黄再兴(1816-1854) 太平天国官员。广西桂平县人,初名天申,因避“天”字改名。少读书史,机警有谋,参加金田村起义,授二军前营左一东两司马。1851年(文宗咸丰元年)3月,升卒长,因所开功折叙事明析,被洪秀全派往诏书衙编纂诏书,次年11月在湖南长沙诏书编成,以功擢左史,职同将军,掌文书...[详细]

黄玉昆 [清][?-1857年]

  • 黄玉昆(?-1857) 太平天国将领。广西桂平县(位平南县西南)人,曾为衙门讼师。1848年(宣宗道光二十八年)石达开娶其女为妻,后封翼贵丈。金田起义后,屡立战功。1853年(文宗咸丰三年)升夏官正丞相,协助杨秀清办理军务,兼管刑部。1854年3月封卫国侯,后因事忤杨秀清旨,受杖革爵, 被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