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有礼(1910—2000),定边县姬塬镇人,小时在家干活,14岁进学堂读书,17岁又回家务农。 1936年6月西征红军解放了定边,左有礼参加了革命。7月,他担任定边县第五(姬塬)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刚上任就遇到庆祝家乡解放,左有礼动员父母亲属筹集粮食30石,羊14只,驴两头,牛一头献给红军,...[详细]
白进勋(1931—1988),横山县韩岔镇人。原陕西省政协副主席。 1947年在绥德师范上学时,胡宗南进攻陕北,他毅然参加了革命。1948年入团,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区青年干事、书记,横山县委组织部干事、县委办公室主任,陕西省委肃反五人领导小组副组长、省委组织部干部处副处长,铁路...[详细]
白云海(1926—),横山县韩岔镇高石磕村人。 1936年至1940年在瓦高庄和响水堡先后上小学五年。1945年参加革命,1946年10月入党;1945年至1946年8月任子洲县石窑区八乡基干队副排长、二行政村治保委员;1946年9月参加韩岔区游击队,任副队长,同年10月底任韩岔区一乡副乡长...[详细]
曹动之(1906~1950),原名开诚,横山县塔湾乡清河沟村人。 动之幼贫,十岁进毛乌素小学念书,民国九年(1920)考入横山一高。民国十四年(1925)春,与王东皋、高岗一起带领学生-,要求接受新思想,反对--和奴化教育,激怒知县刘治堂。刘扬言武装镇压,学生赴榆林-,迫使刘去职,取消不合理...[详细]
曹海炳(1921—),横山县双城乡-畔人。 1935年参加游击队,同年编人红一年团一师十三团,曾任副班长、电话员,参加了平型关战役。 抗日战争期间历任电台指挥员,营特派员、情报站指导员等职。抗日战争胜利后,初任十四旅保卫科长,1946年任二十八团主任。1948年调四0七团任政委。辽沈战役...[详细]
曹三彪(1908~1948),横山县高镇乡阳砭年村人。 三彪出身贫苦,17岁起给地主揽工,十年间饱尝人间辛酸。 民国二十四年(1935)9月,三彪毅然参加游击队。在队里,他苦练打仗本领,积极工作,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他任游击队排长,多谋善战,指挥有方,深受上级下属信赖。民国二十七年...[详细]
曹亚华(1905—1951),原名丕杰,字振华,横山县响水街人。 他出身地主阶级家庭,青少年时曾在响水高小、榆林中学读书。民国十四年(1925)他怀着光宗耀祖思想入北京中国大学。上学期间开始接触马列主义。1926年3月18日以中大代表身份参加-团,遭到反动当局逮捕,被迫辍学回到横山。后受聘横...[详细]
曹仰汉(1900~1951),又名嗣参,横山县横山镇十里塘村人。国民党员、中统特务。 他出生于一个世代剥削的地主阶级家庭,从小便满脑子“杨名声,显父母”思想。民国十年(1921)在横山“一高”毕业后,屡试不第,后在城关小学任教。民国十八年(1929),仗其家族势力,当了东塘绅士(老总),踏上...[详细]
曹颖僧(1888~1962),名思聪,号“圁滨山人”,横山县响水堡人。 曹出身书香门第,父子正(字端卿),前清拔贡。他在其父熏陶下,自幼勤奋好学。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入私塾,两年读完《三字经》、《千字文》等书,之后入怀远县高等小学堂就读。光绪三十二年(1906)考进榆林中学,宣统元年(...[详细]
曹雨山(1888~1952),名思温,横山县响水堡人。 雨山幼读私塾。民国二年(1913)从陕西省立优级师范学校毕业回县,受聘镇川任教。次年任横山县第一高等小学校长,兼劝学所所长。治学严谨,育才有方,巡视各地,兴办学校43所,学生由数百增加到一千六百多人。民国十三年(1924),第一高等小学...[详细]
陈文宝(1913~1936),横山县冷窑子村(今属靖边县)人。早年丧母。幼家贫,随父漂泊,揽工、行乞度日。 民国十八年(1929),文宝参加刘志丹领导的游击队,英武果敢,为志丹赏识。后队伍编入红军第廿六军,文宝自告奋勇担任志丹的勤务兵。民国二十一年(1932)文宝被派进甘肃国民党十一旅刘宝堂...[详细]
范永福(1913~1948),横山县付家坪乡树梁村人。 永福出身贫寒,受过初等教育。民国二十四年(1935)土地革命风暴席卷家乡,他参加了革命,加入中国共产党。后长期活动在陕北,历任乡长、安塞区委书记。解放战争时期转入绥远,任集宁市委组织部长、绥蒙区土改工作团长等职。其间尽心竭力,出色完成任...[详细]
封可涵,原名封营荣,陕西子洲人。1913年2月2日生于子洲县(原清涧县)何家集封家坪村。1927年3月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担任清涧县蛇沟党支部书记。1934年后曾任清安六区蛇沟乡苏维埃政府主席、支部书记,区委巡视员,王家湾区委组织部长、区委书记,延安县委组织部长,陕北省委巡视员,...[详细]
冯云(1921—),横山县石窑沟乡人。出生在一个贫雇农家庭。少年时给富户揽工放羊。1934年参加陕北红军游击队闹革命,1935年由青年团转人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参加陕北游击战争,发动群众打土豪、斗地主、分土地,动员青年农民参加红军。后编入主力部队进行东征西征战役。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详细]
冯子存(1926~1970),横山县响水乡胜家庙连山村人。 子存生在贫苦农家,从小揽工放牧,受尽剥削压迫。解放后,翻身作主,生活逐渐好转,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先后担任村长、生产队长、党支部委员、大队贫协主任等。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脏活、重活抢着干,对群众一片热忱...[详细]
高鹏飞(1904~1933),小名海亮,横山县殿市镇高石畔村人。 鹏飞父以务农、制瓷为业。鹏飞从小种地,上过两冬冬学。18岁入殿市附近的李继迁(米脂辖)小学一面打杂一面读书。他活泼、胆大,有反抗精神。民国十二年(1923)考入响水高小,因带头闹学潮被开除学籍。以后就和张生智、白怀瑾等在黑木头...[详细]
高增培(1916—1996),陕西省横山县殿市镇李继先村(原李继迁寨)人,字高峰。出生在农民兼手工瓷业家庭。曾在横山县第一高级小学、榆林中学读书,担任小学教师,随伯父学习中医。1935年参加革命工作,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任赤源县、横山县政府干事和土地部、军事部干事、科长。抗战时期任...[详细]
高增岳(1916—1949),横山县殿市镇李继先村人。1927年夏加入中国共青团。l932年春,到甘肃庆阳国民党十一旅投奔老乡王子庄,王把他留做自己的勤务兵。1933年提任排长。1937年,该团地下党组织接收他为中共党员,同年秋,升任五连连长。1938年春,十一旅奉命北上抗日,驻防榆林三岔湾、米...[详细]
谷奇峰(1916—2000),曾用名谷占嵊,字昆山、巍然、奇峰。横山县谷家湾村人。 1928年在横山县一高上学时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7年在榆林中学上学时,抗战爆发,考入南京装甲兵团学校学习。杜聿明专门到学习班接见陕北学员。由于派来的班、排干部-学员,使学员们都很不满,不少学员纷纷离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