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铭(1903~1931),字仰盘,神木城关人。1920年考入山西省立第一中学就读,接受马克思主义。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共党员,与王瀛、张友清等共同投入革命活动。他秉性聪明,除参加各种社会工作,还承担中共太原地方执行委员会中照相、显影、誊抄、印刷等技术性工作。 192...[详细]
王佩兰(1902~1958) 陕西韩城人。1933年9月,王任国民党86 师连长,驻吴堡宋家川镇,到处围剿红军,残害百姓。 1934年3月,于冯家峁村抓走红军贾如怀,严刑拷打,后杀害于宋家川。 4月,于红湾村捕杀红军薛光华、张××2人,将人头担到各村示众。同时放火烧了马红喜的7孔窑和衣被...[详细]
王庆霖(1903~1929) 字祝亭,旧城人。幼年喜阅兵书,因家贫,学业颇短。民国十三年(1924) 20岁时,弃笔从戎,入胡景翼陕西靖国军高桂滋独立营营部任司书,后升补充团3营9连任司务长和2团3营11连连长;十六年(1927)调第一集团军47军108师2团3营任营长;十八年(1929)入国...[详细]
王尚业(1908~1989) 诨号三花儿。清光绪三十四年八月三日(1908.8.29)出生于林家圪一个农民家庭。青年时期,疾恶如仇。1928年4月加入共产党,积极从事地下活动,为党递送情报,组织农民反对地主、-。1934年后,任党支部组织委员、书记,区苏维埃主席、区长、区委书记等职。领导农民打...[详细]
王善继(1908~1934),彩林村人。1929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遂舍身从事革命。在家里开办酒店,做为地下党的秘密联络点,接待过往同志,传递各种情报。为保证安全,他领着儿子在山里挖了几个土窑,做为地下工作者临时住地和接头地点。为了给过往同志改善生活,他变卖了家中旧门窗和家具。 1932年,...[详细]
王生孝(1910~1935) 枣塌村人,家庭贫穷,生活寒苦。1929年到吴堡国民党警务班当兵,后在地下党员王华亭的启发下,于1932年脱离国民党民团,积极从事革命工作。是年,参加共产党。1933年底,参加了义勇队,1934年2月6日参加了消灭葭县木头峪国民党民团战斗。义勇队改编为陕北红军第四支队...[详细]
王世宝(1906~1945) 东庄人。1930年9月,于本村参加共产党。1934年春,共产党派其到地主王鸿雄的保安队当兵,做反正工作。12月,参加薛英桂等人策动的民团起义,组成红军游击队15支队,转战吴堡、葭县,壮大革命势力。之后15支队编入红五团,王任战士、班长、连长,先后参加过攻打慕家塬、冯...[详细]
王世积(生卒年不详),北魏阐熙郡新图(今靖边西)人。三国曹魏时王肃的玄孙。父王雅曾任北魏骠骑大将军。 王世积身体魁梧,容貌肃穆,在宇文氏北周时屡立军功,被封为长子县公,受到与君王仪仗相同的殊遇。隋文帝即位后,将他晋封为宜阳郡公,后又被任为蕲州总管。在平定南朝陈的战役中,王世积带领水军由蕲水(...[详细]
王士杰(1911~1935),代号老王,螅镇乡王川山村人。1931年考入榆林中学,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1月与其兄王士文各买了一支枪,奔赴延安参加了红军。1934年受党组织委派返回葭县任红六支队队长,活动于葭、米、吴三县,11月,红六支队与红十五支队合编,组建成红五团,任团长。1935年...[详细]
王士文(1909~1936),又名王长,螅镇乡王川山村人。幼时读过几冬冬书。 1933年农历11月,自购了一支枪,和弟弟王士杰等去延安瓦窑堡参加了红军。1934年10月10日奉命返回葭县,任红六支队副队长。1935年6月8日,原红三团团长王士杰遭受“左”倾错误破孩被撤职后,士文接任红三团团长...[详细]
王为垣 约生活于清末民初,字掖臣,府谷县城人,清同治庚午(1870)举人,万协子岁贡生。他秉性纯厚,学识渊博,精通《周易》,当时人称“陕西文豪”。曾于五虎山、磁窑沟、玉帝楼、 明伦堂等地设教终生讲学。清光绪、宣统年间,荣河书院改为高等小学后,他受聘充当教员,并协助办理校务。其时,正值新旧变革时期...[详细]
王文(1912~1943)原名王学善,化名老井、罗文。陕西绥德人。1927年春考入绥德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入校不久即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经李景林介绍转为中共党员。四师毕业后,他以小学教员身份,在绥德县的黄河西岸广大农村发展党、团组织,开展革命活动,很快在60多个村庄建立起革命政权...[详细]
王文郁(生卒年不详),字周卿,北宋西北边防战将,麟州新秦(治今陕西神木县)人。初以供奉官为府州巡检,经大臣韩琦举荐,加授门祗侯、麟府驻泊都监。 宋神宗熙宁年间,宋军反击西夏,王文郁率部在吐浑河战败西夏军。夏军将领香崖夜里遣使声言愿降,文郁应允。次日晨夏军来降,王文郁率部众与其同路行进。中途,...[详细]
王宪曾(?~1888)原名允谦,字立生。陕西清涧人。清同治元年(1862)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知县,改内阁中书,官至道员。 同治九年(1870)出任河南乡试考官。光绪三年(1877)升侍读,转御史,后授贵州铜仁知府。《穆宗实录》编成后,奉命校勘,因工作勤劳认真,被保举为道员,加盐运使衔...[详细]
王学礼,1916年10月11日出生在陕西省神木县南乡王家庄的一户农民家里。1926年,入村办公立小学读书。1930年春天,考入盘塘高小(府谷县第五高小)。盘塘高小是陕北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前哨阵地之一,学校教员、共产党员刘世英、高洪轩等人经常在学生中宣传革命道理,使少年王学礼受到了共产主义思想的...[详细]
王雅(生卒年不详),字度容,北周朝大臣。夏州阐熙郡新囶县(故治在今陕西靖边县境,《魏书·地形志》、《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写作囶,《北史》、《隋书·地理志》、《隋志考证》均为囶,即古‘国’字)人。 北魏末年,宇文泰任夏州刺史,闻听王雅善骑射,有勇略,即召他为军校。后在攻杀侯莫陈悦及迎接孝武帝元...[详细]
王永久(1916~1970),王家砭镇王家砭村人。幼时家贫,祖父和父亲以揽工为生,8岁时父亲病饿交加而亡。9岁开始给别人放羊,14岁起揽工十余年。1944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送情报,站岗放哨,从事革命活动。1952年串连本村7户贫下中农成立了常年互助组,担任组长。1955年建立初级社,1956...[详细]
王再兴,新中国开国少将、原装甲兵工程学院政治委员,陕西省米脂县城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参加察哈尔抗日同盟军。1935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65年5月20日去世。 ...[详细]
王兆卿(1908~1933)字子禄。陕西神木人。1922年入神木高小,1924年考入绥德省立第四师范学校读书。在四师,王阅读《向导》《共产主义ABC》等进步书刊,思想觉悟提高很快。1925年冬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共党员,担任校学生会农-动委员,经常和同学们深入绥德一带农村,搞宣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