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陕西省> 榆林市> 米脂人物

王再兴

[公元1914年-196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王再兴为[公元1914年-196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王再兴,新中国开国少将、原装甲兵工程学院政治委员,陕西省米脂县城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参加察哈尔抗日同盟军。1935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65年5月20日去世。
  将军简介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先后任共青团横山县委书记,陕北绥德红军游击支队政治委员,红一方面军第二十八军第二五O团政治委员。
  1937年后,任八路军一二0师雁北支队营政治教导员、支队政治委员。1940年起任绥德保安第四团政治委员,绥中地委书记兼绥蒙军区骑兵旅政治委员。参加了大同、集宁等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驻集宁小组代表。
  1947年起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区绥蒙骑兵旅政治委员,西北野战军骑兵第二旅政治委员,骑兵第二师政治委员。1949年任陇东军分区政治委员,甘肃军区政治部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甘肃军区副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1956年毕业于解放军政治学院,后任解放军测绘学院政治委员,总参测绘学院政治委员。
  1961年任装甲兵工程学院政治委员。
  地下工作
  王再兴1925年在米脂县东街小学读书时,结识了共产党员毕维周等人,开始接受革命思想。
  1928年7月,王再兴由毕维周介绍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并担任了团支部书记,第二年11月转为共产党员。在党团组织领导下,王再兴在米脂县三民二中校内外积极进行革命活动。不久后,他跑到榆林考上陕西省立第六中学,继续从事革命工作。
  王再兴考入陕西省立第六中学后,担任学校团支部书记。党团的活动引起陕北军阀井岳秀的注意,他把校长马济川(共产党员)和一些进步教师调往绥德师范,继而派兵到学校镇压-,并准备逮捕一批共产党员。一天,王再兴得知敌人要进校搜捕进步学生,非常着急,立刻通知一些党团员迅速转移。
  一些同志离开学校后,王再兴担任了学校党支部书记。一次,王再兴在抄写-时被训育主任发现。训育主任向宪兵队告密,宪兵队包围了学校,王再兴在其他同志都安全转移后,才翻墙逃走。宪兵队的马队紧紧追赶,子弹把王再兴的棉衣都打开了花。王再兴连夜逃到米脂城外周家沟的三姑家,亲戚将他藏在堆麦秸的土窑里,才躲过了宪兵的追捕。敌人抓不到王再兴,就搜查了我爷爷家,将我的伯父抓去,关了几天后才放回来。从此,王再兴有家不能回,成为一个职业革命者。
  离开学校后,王再兴转移到横山,担任横山县团委书记,继续与敌人斗争。不久,敌人得到消息,追至横山,党组织通知王再兴离开陕北,到山西平遥从事 工作。为掩护身份,他在平遥织布厂当了三年织布工。
  军运工作
  共产党派了大批党员参加抗日同盟军,王再兴便是其中之一。他的公开身份是吉鸿昌的副官,追随吉鸿昌驰骋沙场。
  吉鸿昌就任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北路军前敌总指挥后,于6月率部北征,收复了多伦城。在战斗中,王再兴紧随吉鸿昌,始终坚持在战斗的最前线。
  抗日同盟军失败后,吉鸿昌退居天津,继续从事抗日活动。王再兴也随之来到天津。
  王再兴的公开身份是吉鸿昌的副官,实际上是中共河北省委 部的成员,是党组织派给吉鸿昌的助手。他协助吉鸿昌开展“反法西斯大同盟”的工作,与各方人士沟通联络。吉鸿昌家的小楼成了党组织在天津进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的主要联络站,被称为“红楼”。此外,王再兴还要完成中共河北省委交代的其他任务。
  有一次,王再兴到杭州去送情报,刚到接头地点就被 围住。 在他的外衣中没有搜出可疑东西,恼羞成怒,扣留了他的外衣后叫他“快滚”。王再兴转身离开,心中暗叫“侥幸”,因为情报就藏在他的衬衣口袋里。
  救助战友
  1934年秋,地下党内出了叛徒,一些同志被捕。一天,王再兴收到从天津德国租界监狱寄来的一封信。信中写道:“王先生:我是从米脂到天津来投亲的女人。投亲不遇,举目无亲,遭人陷害进了监狱。可怜我身怀有孕,又遭此难,叫天天不应,叫地地无声。虽然我不认识你,你也不认识我,但我在老家听人提起过你,知道你为人仗义,所以我冒昧地给你写信,求你看在同乡的分上,救救我这苦命的女人和那没出世的孩子吧!”信后面署名是“米脂同乡尤祥斋”。
  尤祥斋是阎红彦的妻子,王再兴与阎红彦相识于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时期。王再兴冒着生命危险给狱中的阎红彦的妻子尤祥斋送去一件棉袍。棉袍帮助尤祥斋和孩子度过了监狱中的漫漫寒冬。
  吉鸿昌被捕后,王再兴遭通缉,离开天津后来到北平,寻找地下党。他每天在街头奔波,寻找过去的联络点。一连找了几个,发现都被破坏了,无法接上关系。有一天,他又去另一个联络点,刚刚走近,就发现周围有不少可疑的人在转悠。王再兴本想立即离开,转念一想,又怕其他来接头的同志吃亏,就在附近守候。突然,王再兴看见北平地下党负责人刘仁远远地过来了。他赶快迎着刘仁走过去,边走边向刘仁摇手。刘仁心领神会,迅速离开了是非之地。
  1934年,中共北方局决定调派一批青年党员骨干去陕北,加强陕北党组织的力量。1935年初,王再兴被派回陕北。1936年3月,因工作出色,王再兴被选为红二十八军唯一的代表,出席了陕北省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
  同年(公元1914年)出生的名人:

王贵德 (1914~2017)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
廖步云 (1914~2008)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福建省龙岩市武平
梁天喜 (1914~1992)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
彭飞 (1914~2006)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湖南省湘西州永顺
龚兴业 (1914~1993)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湖北省荆门沙洋县
+ 更多公元1914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65年)去世的名人:
王之平 (1902~1965)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
陈景培 (1928~1965)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
龚礼逸 (1902~1965)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
林植夫 (1891~1965)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
方莹 (1889~1965)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
吴孙安 (1885~1965)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
+ 更多公元1965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