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征远(1916~1944) 本名-,贾家山村人。出身贫农家庭,在中学读书时,接受革命思想教育。 1933年,他离校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4年,参加陕北红军游击队第四支队,转战各县,开辟根据地。后任四支队政委。次年改编在二五纵队。1935年8月,纵队改编为战斗团转战延...[详细]
贾志诚(1908—1983),定边贺圈镇梁圈村人。父本姓杨,赘婿贾门以长子志诚易姓传宗。因家贫,志诚未能读书,以打柴糊口,后揽工度日,历尽艰辛。 民国25年(1936),定边解放后参加革命。他一心为公,不谋私利,曾任村主任、乡长、市政府民政助理员等职。民国36年(1947)春,国民党马鸿逵部...[详细]
金声桓(?~1649年),字虎符。陕西榆林人。明末崇祯初起义于陕北,号“一斗粟”,有部众万余人。后降于明将左良玉。弘光时(1645)授总兵官、都督。次年,左良玉部东下九江,良玉死,其子左梦庚降清,金声桓始为清将,率部攻占江西南昌。顺治二年(1645),清廷授他江西提督职,命守南昌。 王得仁...[详细]
晋文华(1911~1982),又名晋宝,原籍陕西省绥德县名州镇。民国三十六年(1947)逃荒到靖边,后定居于柠条梁镇西园子村。 晋文华自幼喜好民间器乐,尤其酷爱唢呐。十三四岁时,随父学祖传的小炉匠手艺。他不喜欢这个职业,常常不是溜走就是打瞌睡,因此屡遭父亲打骂。可晋文华一听到锣鼓乐声,便心明...[详细]
康建西(1907~1983)男,汉族。 郝家墕乡康小慕家沟村人。 1935年4月参加革命。同年加入共产党。 土地革命时期,历任县清涧苏维埃政府财政科长、中共北二区委书记、定边县苏维埃政府主席。抗战期间,任绥德专员公署科长、处长。解放战争时,陕甘宁边区财政厅科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供给部...[详细]
寇培贵(1920~1952) 寇家塌村人,家庭贫农,从小务农,生性直爽。 1934年4月,自动参加陕北红军游击队第四支队,转战葭、吴、绥、清。 1935年编入绥吴红军战斗团,1936年战斗团编入红28军,参加东征。 1937年国共合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他随军开赴前线,...[详细]
兰双奎(1935—1990),1935年农历十月十四日出生在陕西省临潼县康桥镇西街的一个贫农家庭,自小家境贫寒,生活艰苦。幼年父母相继早逝,他与一个哥哥和两个姐姐相依为命,是哥哥双全供养他在康桥小学、关山中学、西安中专上学读书。上学期间,他靠勤工俭学补贴费用,常常是节衣缩食,克服困难。 兰双...[详细]
梁谱(1935~1982),原名梁连生,靖边县柠条梁镇人。自幼喜爱文娱活动,在上小学时就经常参加文艺演出,饰演小旦,扮象俊秀,嗓音圆润,做工细腻,颇受观众欢迎。1949年在柠条梁小学任教,1952年调靖边县文工团工作。梁谱身材魁梧,声若洪钟,加之勤奋好学,不久,便成为剧团名角,观众称其“铁嗓子”...[详细]
梁师都(?~628年),唐初地方割据者,夏州朔方郡(隋大业三年改夏州置,治所在绿岩县,即今陕西靖边县白城子)人。隋炀帝在位,他为鹰扬郎将,大业末年被罢职回归原籍。当地发生旱灾,百姓生活困苦,他乘机联结一伙人杀死郡丞,自称“大丞相”,依附北边的突厥部,袭取了雕阴(今陕西绥德县)、弘化(今甘肃庆阳)...[详细]
梁有才(1856—1929),安边人,幼年家贫,习泥水匠,后工深艺高,人们皆呼梁泥水匠,多不知其名讳。 安边堡城,地势低洼,街道东低西高。正街有清时所建木牌楼一座,平地立架,无砖石座基。每遇大雨,水从当街流过,冲刷楼柱,年深日久,时有倒塌之虞。民国7年(1918)夏,堡民集议,欲在楼下加筑砖...[详细]
李安远(?~633),隋末夏州人。出身于豪门。父亲李徹曾为隋朝云州(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刺史。李安远年轻时不求上进,混迹, 场,几乎破产。中年以后,浪子回头,发愤读书,倾心结交学识渊博之人,学业大大长进。李徹死后,李安远承袭了父亲阳城公的爵位。 李渊在太原起兵后,进兵绛州。李安远与通...[详细]
廖元发 字含章,东平(治今山东东平)人。清顺治九年(1652)进士,十二年(1655)授清涧知县。其顾全大局,体贴民情,补葺废宫,增筑城垣,重修文庙等古建,对驿站建设尤为重视;百姓支持县事,不遗余力。十八年(1661)重修《清涧县志》,问世后受到好评。康熙二年(1663)升工部(亦说户部)主事,...[详细]
原昆明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副兵团职)。 李彬是陕西米脂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历任通讯员,班长,副排长,排长,副连长,连长,团特派员,团政治指导员,干事,政治处副主任、主任,分区副主任,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副政委、政委,军分区第二政委,原川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军...[详细]
李策铭(1906~1954) 字临轩,本县双湖峪镇人。策铭自幼天资聪颖,喜爱读书。1925年春,以优异成绩考入绥德师范,与安子文、徐博、刘正平被称为“西川四大名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很受李子洲校长的器重。1928年春,因闹-,绥师被井岳秀查封。李策铭同周梦熊、冯启民一起到横山高等小学任教...[详细]
李成英(1914~1980),今靖边县龙州乡学房畔人。小学文化程度。曾在民国靖边县政府财政科做事。民国三十二年(1943)五月参加革命工作。三十七年(1948)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本县青坪区合作社会计,县供销联合社会计、支部书记,杨桥畔糖厂副厂长,商业局副局长,县联社副主任、副书记,饮食服务公司...[详细]
李鼎铭(1881~1947)原名丰功。陕西米脂人。幼年家贫,无力延师。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寄住舅父家中就读,学习经史子集,兼习医学。二十九年(1903)赴绥德州应考,取为廪生。次年,回乡教私塾,宣统二年(1910)在绥德中学堂任教。辛亥革命后,他拥护孙中山的政治主张,曾在当地提倡放足、剪发...[详细]
李国良(1916~1967) 本县电市乡李家河村人。国良于1947年参加工作,后在水利部门任技术员。1951年被评为省劳动模范,1958年又被评为水利系统省劳动模范。 李国良酷爱本职工作,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坚守岗位,严格要求,耐心指导,不畏艰险,经常出入于涵洞、桥梁、石崖等地段查看现场,每...[详细]
李浩仁(1914~1936) 陈家碛村人,家庭贫农,自幼务农,爱游泳,在黄河上学得一把好水性。 1934年,他毅然参加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班长,分队长,转战吴堡、葭县、绥德等地,开辟苏区,打击国民党。先后参加过猪头山、大王庙、红山庙、砖窑山等多次战斗,每次作战他带头冲锋,奋勇...[详细]
李合邦(1913~1967)原名李鹤榜,化名高济飞。陕西清涧人。1928年李合邦考入绥德枣林坪高级小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担任团小组长和支部组织干事。1930年高小毕业,次年回乡当教员,向老百姓宣传革命道理。 193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6月任中共清涧县东二区区委书记;次年任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