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宽 [南北朝][?-561年]

  • 杨宽(?~561年),字景仁(《北史》作蒙仁),西魏、北周朝大臣。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他少年习文,亦爱好练武。20岁时,被除奉朝请。孝明帝元诩神龟末年,他的父亲杨钧出任恒州刺史(治所在今山西大同市),他要求随父赴边镇立功,被改授将军、高阙戍主。正光元年(520)九月,奉命护送朝使陆希道等...[详细]

杨善会 [隋]

  • 杨善会(生卒年不详),字敬仁,弘农华阴(治今陕西华阴)人。父杨初,官至毗陵太守。杨善会在大业年间,曾任鄃(今山东夏津县)县令。 大业末年,农民起义的烽火遍地。张金称率领的起义军开粮仓,杀官吏,占领了许多郡县。炀帝派将军段达和杨善会前去镇压。杨善会向段达出谋划策,段达起先并未采用,结果被义军击...[详细]

杨绍 [南北朝][?-572年]

  • 杨绍(?~572年),字子安,北周将领,弘农华阴县(今陕西华阴市)人。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祖父、父亲在后魏朝担任过镇将郡守。杨绍青年时期就跟随父辈出入军旅,屡经战阵。由于多次立下战功,孝庄帝永安中被授予广武将军、屯骑校尉、直荡别将,封饶阳县开国伯,食邑300户。节闵帝普泰初年(531),被加授征...[详细]

杨慎矜 [唐][?-747年]

  • 杨慎矜(?~747年),唐玄宗朝财臣。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隋炀帝杨广的玄孙。其父杨崇礼(原名隆礼)在武则天朝任天官郎中。中宗时,历任洛、梁、滑、汾、怀五州刺史。玄宗开元初年,迁太府少卿,在任清勤严谨,钱物出入皆亲躬查看,清楚无误,甚有政声,被擢为太府卿,加银青光禄大夫,封弘农郡公,在职...[详细]

杨叔吉 [公元1884年-1966年]

  • 杨叔吉(1884~1966)名鹤庆,字叔吉。陕西华州(今陕西华县)人。早年曾就学于临潼雨金两等小学堂。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春考入三原宏道学堂,经同学李天佐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他密购《革命军》《民报》等宣传反清革命思想的书刊与同学阅读,又倡议组织学生自治会。该校监督胡均为此威胁、打击进步学...[详细]

杨松轩 [公元1872年-1928年]

  • 杨松轩(1872~1928)名鹤年,字松轩,自号补拙轩主人。陕西华州(今华县)人。清光绪六年(1880)入私塾发蒙。十九年(1893)入华州少华书院,二十二年(1896)入泾阳味经书院,师从刘古愚。二十四年(1898)随刘古愚到礼泉烟霞草堂继续求学,次年八月返回故里,组织妇女天足振学会,提倡男剪...[详细]

杨天纵 [清]

  • 杨天纵(生卒年不详),字景圣,号绿溪,陕西渭南县人。他自十七岁从军,转战于湖北、四川、云南等地,以作战勇敢,提拔为千总。康熙三十九年(1700),他被以功授浙江处州都司,迁福建福宁游击。后历升山西潞泽参将,山东沂州副将,被清廷称赞为好副将。后调贵州,以巡护盐运路有功,升任云南临沅总兵。 雍正...[详细]

杨文纪 [隋][公元545年-603年]

  • 杨文纪(约545~603年),字温范,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大司徒杨素的从叔父。北周时袭爵华山郡公。初任右侍上士,后历任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安州总管长史等职。在迎接陈朝降将李瑗时,与陈将周法尚相遇,两军交战,杨文纪击退周法尚军,以功进为开府,升虞部下大夫。 杨坚任丞相,杨文纪为汾阴县...[详细]

杨文思 [隋][公元538年-607年]

  • 杨文思(约538~607年),字温才,弘农华阴(治今陕西华阴)人。大司徒杨素的从叔父。父亲杨宽,曾任过西魏的左仆射和北周小冢宰。杨文思11岁拜北周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后因父功封为新丰县子。北周天和年间,担任武都(今甘肃武都)太守,十姓獠反叛时,他率兵讨平,转任为翼州(今河北翼县)长史...[详细]

杨武通 [隋]

  • 杨武通(生卒年不详),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武通性情刚烈,善长驰射,是隋朝初年的名将之一。他曾多次以行军总管衔领兵讨伐西南少数民族,每次都荣立战功。被加封为白水郡公,拜左武卫大将军。 开皇初,党项羌屡次在边境袭扰,朝廷因杨武通历来有戍边威名,任命他为岷(今甘肃岷县)兰(甘肃兰州市)二州总...[详细]

杨晓初 [公元1894年-1977年]

  • 杨晓初(1894~1977)原名东升,字振铎。陕西渭南(今渭南市临渭区)人。1918年秋考入北京大学。在五四反帝-中,积极参加反对北京政府-行径的斗争。1921年至1922年,同陕籍进步青年李子洲、刘天章、杨钟健等创办了以反对封建军阀、宣传新文化新思想为宗旨的《共进》半月刊及共进社。 192...[详细]

杨雄 [隋][公元531年-611年]

  • 杨雄(531~611年),初名惠,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杨坚族子。父杨绍,北周时曾任八州刺史,封傥城县公,被赐姓叱吕引氏(一作叱利氏)。周武帝见杨雄很有气度,任他为太子司旅下大夫。平卫王直叛乱有功,进位上仪同,封武阳县公,迁右司卫上大夫。大象年间,进爵邗国公。杨坚任丞相,杨雄因密告雍州(今山...[详细]

杨异 [隋][公元528年-590年]

  • 杨异(约528~590年),字文殊。弘农华阴(治今陕西华阴市)人。祖父杨钧,魏时-。父杨俭,任过侍中。杨异相貌俊美,天资聪颖,胸有-。9岁丧父,他闭门不出,发奋苦读,涉猎群籍,博采众长。周闵帝闻知,让他做了宁都(治今陕西紫阳县安家河)太守。在任甚有能名。不久受爵昌乐县子,后因立军功升为侯爵。  ...[详细]

杨逸 [南北朝][公元499年-530年]

  • 杨逸(499~530年),字遵道,北魏末年地方官吏。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杨津之子。其家族是北魏拓跋氏皇室的外戚,世代为贵族大地主。他初以门荫入仕,任员外散骑侍郎,赐爵华阴男。 武泰元年(528)二月,孝明帝元诩卒,长乐王元子攸与尔朱荣暗中勾结争夺皇位。当元子攸乘黑夜北渡黄河在河阳(黄...[详细]

杨荫民 [公元1902年-1979年]

  • 杨荫民(1902~1979) 西固村杨场人。民国十二年(1923),在山西省夏县平民中学肄业,次年回县任支肥小学教员。民国十四年(1925),投笔从戎,参加旧民主主义革命,先后在曹世英、高峻、杨虎城等部任文书、排长、连长、营长、副团长等职,转战南北。民国二十六年(1937),他带领所部开往抗...[详细]

杨约 [隋]

  • 杨约(生卒年不详),字惠伯。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隋炀帝时大臣,杨素异母弟。童年时曾因爬树玩耍,不慎坠地受伤。成年后入宫做了太监。他性情沉静,好学强记,但为人狡诈。杨素对他倍加亲善。每有所为,总先同杨约相商。北周末年,杨素立下战功,杨约也蒙受恩惠,赐爵安成县公。隋文帝杨坚改朝后,杨约被封为邵...[详细]

杨玉亭 [公元1903年-1966年]

  • 杨玉亭(1903~1966)原名汉章。陕西富平人。六岁起帮家里放牧、拾柴,1914年起读私塾五年,后辍学到三原一家商号当学徒。1930年,杨目睹大灾之后中共组织发动群众斗富豪、分钱粮,思想触动很大。第二年,毅然参加了中共三原武字区委组建的赤卫队。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渭北游击队总指挥...[详细]

杨拯陆 [公元1936年-1958年]

  • 杨拯陆(1936~1958)杨虎城、谢葆真之女。陕西蒲城人。从小跟随外婆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1949年5月西安解放,在西安女子中学上学,不久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担任青年团西安女子中学支部书记、总支部书记。1953年,考入西北大学地质系石油地质专修科。上大学期间,担任校团委委员,不满1...[详细]

杨子廉 [公元1888年-1968年]

  • 杨子廉(1888~1968)原名杨直。陕西澄城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入本镇私塾读书,成绩优异,人称“秀才坯子”。光绪三十年(1904)考取秀才,次年考入陕西高等学堂。光绪三十三年(1907)因经济拮据回家,在本县袁家河小学教书,结交当地拳术家、刀客多人,并创办天足会。宣统元年(1909)...[详细]

燕荣 [隋][?-603年]

  • 燕荣(?~603年),字贵公,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其父燕偘,为北周大将军。燕荣自幼性情刚烈严酷,相貌凶猛,且有一身好武艺,人们见他都非常害怕。北周时燕荣曾做过内侍上士。跟随过周武帝讨齐,并因功授为开府仪同三司,封高邑县公。 杨坚称帝,燕荣进位为大将军,改封落丛郡公,拜晋州(今山西临汾市...[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