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授金 [公元1873年-1928年]

  • 王授金(1873~1928)名梦简,字授金,亦作绶金。陕西礼泉人。幼年从父读私塾,及长考取秀才,后入三原宏道书院,继又考入上海公学,专攻理化。毕业后,开始在清末的陕西教育会工作,曾任西安红十字会副会长。辛亥革命爆发时王为陕西的革命军制造 。民国初年任同州第二师范学校校长,曾参加陕西人民驱逐军阀陆...[详细]

王锡璋 [公元1856年-1933年]

  • 王锡璋(1856—1933年),字奉甫,男,清代长武县进贤里(今彭公乡孝村)人。生性聪敏,学业优异。书香门第,家道殷实富裕。为人谦和,乐善好施。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干旱成灾,两料薄收,饥民吃草根树皮,沿门乞讨。富户人家囤积居奇,趁火打劫,高利盘剥。王锡璋不忍灾荒惨景,便与家人商议,将自己...[详细]

王绪娃

  • 王绪娃(? —1925年),男,长武县宜禄区朱家沟村(今地掌乡朱家沟村)齐家梁人。贫苦农民,不识字。性情豪爽,抱打不平。 民国十三年(1924年)九月,厘金局在方庄设卡,硬逼用手推车贩椽、贩炭和拉牲畜挂坡的农民交纳“套儿税”。王绪娃路过见状,据理相争,直至包税者告饶。 同年腊月二十四日,...[详细]

王耀东 [公元1889年-1958年]

  • 王耀东(1889—1958年),男,长武县彭公乡大兴村人。幼年时喜好武术。15岁时,去平凉从军,拜师练功。民国六年(1917年),回长武任武营教练。民国三十年(1941年),在私立昭仁小学兼任国术教员。热心倡导尚武精神,边示范边讲解,引起很多人学习武术的兴趣。50岁时,曾去兰州参加全国武术竞赛会...[详细]

王元 [汉]

  • 王元(生卒年不详),字惠孟,一字游翁,京兆长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或说为杜陵人、平陵人)。 建武元年(25),隗嚣想劫持更始帝之事败露后,逃回天水,聚集旧部,占据陇右故地,自称“西州上将军”,四处网罗人才。后更始政权败亡,三辅士大夫们为逃避战乱,纷纷投奔陇右。王元是其中之一,被任命为大将军...[详细]

王云 [公元1905年-1998年]

  • 王云 (1905~1998),又名王之鼎润镇街人。192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本县在外地入党最早的党员。1927年任中共三原特别支部宣传干事,中共三原地委宣传委员。1928年任共青团华县县委书记,参加渭华起义。后在西安做党的地下工作,任共青团长安县委宣传委员。1937年任“三边公学”校长...[详细]

王战奎 [公元1910年-1935年]

  • 王战奎(1910~1935) 又名王富贵,义门乡庙岭村人,出身贫苦家庭。1928年秋,被征在长武县亭口镇国民党军队当兵。1932年逃离回家。这时,国民党邠县地方政府大办民团,抽丁派款。王顶名去永乐民团当兵,被委任班长。民团残酷训练,百般-,使壮丁不堪忍受。王结交穷苦兵丁,分头串连,准备-。19...[详细]

王振显 [公元1890年-1948年]

  • 王振显 (1890~1948),铁王村人。虽为农民,但对革命事业赤胆忠心。在革命战争年代,每次革命队伍进驻该村,他不顾年老体衰,总是抢先做有地方特色的“臊子面”,慰劳人民子弟兵。1935年10月,国民党在残杀其时任桃渠塬一区组织委员的长子王登才(王社)时,将他绑赴刑场陪斩。他目睹儿子被敌活活戳死...[详细]

王仲元 [公元1883年-1912年]

  • 王仲元(1883—1912年),男,长武县昭仁镇南关村人。哥老会成员。经李云峰引荐加入同盟会。练拳舞棒,功夫过硬。曾任县衙班房班头,又在县城守营、武营补名任事。性侠仗义,交游广泛。1911年10月西安举义后,王仲元在长武县城秘密串联会党,鼓动推翻清朝封建统治。革命军进驻县城后,王仲元积极参与守城...[详细]

王宗山 [公元1896年-1977年]

  • 王宗山(1896~1977)名登云,字宗山。陕西礼泉人。幼时受教于舅父韩承修门下,深受关学(以北宋张载为首的学派,因张讲学关中,故名)熏陶,崇尚儒家正统。后进入县高等小学堂、陕西高等学堂读书。当时国内反清情绪高涨,王深受民主革命思想影响,立志带兵打仗,推翻腐败的清政府,遂于辛亥革命后报考保定军...[详细]

韦彪 [汉][?-89年]

  • 韦彪(?―89年),字孟达,扶风平陵人,西汉丞相韦贤玄孙,东海太守韦弘曾孙,大司马韦赏之孙 ,东汉时期官员。韦彪见识广博,被称为儒学宗师。初举孝廉,官拜郎中,后因病免官。永平六年(63年),汉明帝任命他为谒者,后多次升任至魏郡太守。汉章帝继位后,历任左中郎将、长乐卫尉、奉车都尉、大鸿胪,受到的...[详细]

魏学曾 [明][公元1525年-1596年,明朝大臣、学者]

  • 魏学曾(1525年—1596年),字惟贯,号确庵,泾阳(今陕西泾阳)人。明朝大臣、学者。 魏学曾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进士,历任户部郎中、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右副都御史、吏部左侍郎等职。在辽东时,他平定兵变、抵御蒙古、厘治屯田,颇立功绩。张居正主政后,魏学曾与其不和,被贬回乡。张居正...[详细]

魏荫桐 [公元1881年-1928年]

  • 魏荫桐(1881—1928年),字恩生,男,长武县进贤区(今彭公乡)孝村人。幼时家贫,入私塾勤学苦读。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考秀才名列第一为增广生员。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考入陕西第一师范学堂完全科。 武昌起义,陕西革命党人极力倡导响应,魏荫桐毅然加入举义行列,奔走活跃,不甘落后...[详细]

卫志毅 [公元1905年-1973年]

  • 卫志毅(1905~1973)陕西泾阳人。1925年考入国民军第三军杨虎城部在耀县开办的三民军官学校。1926年4月随军进西安参加反围城斗争。11月底,西安城解围后,转入国民军联军驻陕总司令部任政治保卫部部长史可轩的随从副官,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初入西安中山学院军事政治班学习,任校...[详细]

武积玉 [公元1872年-1935年]

  • 武积玉(1872—1935年),男,长武县亭口乡亭南村人。自小习拳练武,后拜马寨村朱彦彪为师,练三伏,服五毒,鸡鸣即起,从不间断。门前一棵大杏树被他抡拳踢脚而枯死。练就“铁沙掌”和“千把攥”,用两个指头能插进对方腰腹,单手抓人能扔出三丈之远。民国十六年(1927年),由县长主持,在教场设擂台比武...[详细]

吴南 [公元1953年-1972年]

  • 吴南(1953~1972) 北极镇旺安村人。干部家庭出身。学生时期,以雷锋、王杰为榜样,勤奋学习,乐于助人。1970年8月毕业于西安中学。同年响应党和政府号召,参加了襄渝铁路建设,任5851部队学生17连排长。在旬阳施工工地,吃住条件都很艰苦,吴以苦为乐,以苦为荣,脏活累活带头干。一次去5里外一...[详细]

吴鹏 [公元1880年-1916年]

  • 吴鹏(1880~1916)字鲲化。陕西淳化人。任侠好义,思想激进,语多慷慨,时人以荆轲、高渐离比之。1911年西安起义时从军,任敢死队队长,随曹印侯驰骋东西战场。民国成立后,因不满时局,道服云游,后与党人在西安密议,参加“反袁(世凯)逐陆(建章)”的护法运动,曾参与四路义军相机举义计划的商定...[详细]

武启庠 [清]

  • 武启庠 ,道光末年~民国初年,字维周,号陵都,别号“镐胆先生”。润镇北村人。同治廪生。品学兼优,刚直不阿,嫉恶如仇,关心民疾,兴利除弊,兴学育才,热衷地方公益事业。以一介书生,挺身而出,具状弹劾贪赃枉法之酷吏、民贼之劣绅数十人之多。光绪二十五年(1899)8月,武向陕西总督端方控告淳化县令徐锡...[详细]

吴希真 [公元1885年-1924年]

  • 吴希真(1885~1924)名聘儒,字希真,又字庠生。陕西乾州(今乾县)人。早年就读于三原宏道学堂。清末的民族危机,使他无法安下心来完成学业,遂东游日本,寻求救国之道。在日本得遇孙中山,即加入中国同盟会。旋回国从事西北革命工作,创设平民共济会,联络各地同志,为辛亥革命前夕孙中山在陕倚重人物之一...[详细]

萧贡 [宋][公元1158年-1223年]

  • 萧贡(1158~1223年),字贞卿。金朝大臣、文学家,京兆咸阳(今陕西咸阳市秦都区)人。金世宗大定二十二年(1182)成进士,初任镇戎州判官、泾阳令、泾州观察判官,后试补尚书省令史,到职数日被正式补用。擢为监察御史,迁北京(即金大定府,在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北大明城)转运副使。以养亲归乡。 萧...[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