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上乾(1928~1987年),原名陈向前,广西贵港市三塘乡大同村人。民国30年(1941年)春考入贵县初中。37年毕业于梧州高中,10月考入桂林广西大学教育系。1950年10月,毅然弃学参加土改工作队。 1950年12月, 土改训练班学习结束后被分配到资源县参加土改运动。1951年1月,...[详细]
陈小廷(1879~1951年),又名肇虞。两江镇秦塘村人。清朝末年,以生员(秀才)身份出任两江城团练之职, 因官僚、劣绅陷害,遭冤狱3年。从此深感官场黑暗腐败,在狱中专心攻读医书。出狱后,在秦塘村开一染坊,另在两江圩开“苏杭铺”(卖布店)。圩日坐堂“谢济安”药店,为病患者诊断开处方。擅长内科,对...[详细]
陈应台(1813~1885),号月卿,荔城镇人。家境贫困,但刻苦攻读,十四岁中平乐府案元,入郡学。道光二十四年(1844)中举人,二十五年中进士,先后任湖南省溆浦县、益阳县知县。道光二十八年(1848)益阳县遭水灾,应台先行开仓赈济灾民,并悬赏捞救,又在县内分设粥厂施赈,救灾不遗余力。但被上级官...[详细]
陈永秀(生卒年月不详),内建乡(今安和乡)江南村人。是中国近代史上农民起义军重要将领之一。1853年(清咸丰三年)在恭城加入反清组织天地会。翌年,加入天地会领袖胡有禄、朱洪英起义军。与胡、朱等先后攻克桂东的富川、恭城、灌阳诸县城;击毙清军将领、官吏、豪绅数十员,斩杀清兵八百余人。军声大振。旋即在...[详细]
陈雨甘(1898~1962) ,荔浦县茶城乡古卜村人。幼年时期聪敏好学,8岁入私塾,始读《幼学故事琼林》、《诗经》、《尚书》、《纲监择语》、《小学》等书,13岁自读《列国志》和《左传》;14岁插入县立高小,作文呈卷,先生惊异。县知事顾英明赞雨甘为“青年巨擘”。民国2年(1913) 陈赴桂林升学,...[详细]
戴自振(1925—1950),百寿县三皇乡(今永福县三皇乡)人。民国三十二年到桂耕师范学校读书,当时学校有进步人士汤松年任校长,地下党员郭文杰、钟士民、黄半文等任教,他受这些师长的影响,思想上向往革命,并参加了学校许多进步活动。民国三十五年毕业回到百寿附郭乡表证中心校任教。此期间,他组织同事们秘...[详细]
褚德宏(1754~1830年),茶洞乡褚村人。世代石匠,精工石刻。带着子侄、族人徒弟二三十人在桂林一带做石工,颇有声望。 褚德宏的工艺有“三绝”:一是用“小散炮”可把山岩上几平方米的簿石板震松取下。 二是工艺精细,石料用“石刨”刨平表面,光滑如洗,可见人影;加工后的石料棱角平整,结合处...[详细]
邓凤斌(1901~1947),两河乡大田村人,全县旧制高等小学堂毕业。乡民选他为恩德区两河办事处主任。他办事公道。民国22年桂北瑶民起义时,两河乡有少数地痞流氓,乘国民党政府镇压瑶民起义时,到东山搜括民财。他知道后,便以办事处的名义制止,并勒令将所劫夺的财物悉数归还原主。仅耕牛一项就退出30余...[详细]
邓国衡(1922~1948),笔名戈锋,化名雷天鸣。两河乡大田村人。生就两道剑眉,不苟言笑。他在省立全州初级中学读书时,勤学好问,爱好书画,善于言辞,成绩优异。在进步导师韦建民和曾经参加过“一·二九”-的教导主任唐元豫的启示下,阅读了很多革命书籍,思想进步很快。 省中毕业后,他在石塘乡中心校...[详细]
邓国英,全州 县人,生卒不详。是民国24年(1935年)资源建县后的首任县长。该年4月11日,广西省政府委员会第175次会议决定西延建县。4月25日,广西省政府任命邓国英为西延设县筹备专员,并颁发“西延设县筹备专员”印章一枚。邓于6月9日至,11日召开西延设县筹备委员会会议:(1) 报告筹备经过...[详细]
邓剑虹(1905~1928),荔浦县修仁镇建中街人。其父邓岑庄系前清贡生,年青时从戎,忧国忧民。剑虹自幼受父亲熏陶,刻苦攻读。民国14年(1925) 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修仁县立小学,同年秋考入广西省立第二中学。入学后,在国文教师谭寿林(中共梧州地委书记)的启发和影响下,秘密阅读中共-,追求新思想,...[详细]
邓瑞祯(1919~1983年),平乐县附城安良 村人。岁在阳朔白沙“瑞音乐”科班学艺,始 习须生,两年后改习丑角。民国23年(1934 年)出科回平乐参加王阿连戏班演出,翌年即 串台到湖南义国安的“穿山班”搭班,演技长 进较快。民国26年,他转到“万年枝”剧团搭 班,在恭城、钟山和八...[详细]
邓鸾英(1925~1949),女,康强乡(今枧塘乡)枧头村人。1942年在全县国民中学毕业(先考入省中后转入国中) ,在本村康强中心校教书。1943年秋,桂师毕业的进步青年傅一屏等到康强乡中心校工作,鸾英与他们接触,受其思想影响,开始要求进步。翌年秋,她参加东山抗日政工队,宣传抗日。由于她擅长歌...[详细]
滕东垣(1902~1927),今城郊乡滕家村人。北京文法大学毕业,曾在国民党工农行政人员养成所学习过。后到武昌、广州等地参加革命活动。 1927年,中共中央“八七”会议决定发动秋收起义。10月初,文庄、唐崇悫、滕东垣、蒋赤魂、张南雄受党组织派遣,去湖南祁阳县争取改造祁阳阳明山唐淼、唐峨两股“...[详细]
凤福林(1902~1933)名顺国,瑶族,内建乡(今蕉江瑶族乡)大源村公所大浸里人。曾读几年私塾,粗识文字。福林性豪爽,仗义执言,在宝盖山诸瑶村中,有高度威信;福林善草药,每次为群众治病,不收分文;他以医技之长,遍走桂北诸瑶村山寨,广交知友。福林自幼从瑶区成长,对国民党政府压迫,地方土豪劣绅之...[详细]
郭任吾(?~1974年)别名天军、赤血。六塘镇竹园里村人。小时家贫,16岁小学毕业。 民国7年(1918年) 考入广西师范,毕业后曾在本乡及梧州当小学教师。13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14年经黄锦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时以共产党员身份加入国民党,派到广东省农会工作。年底派往莫斯科深造,后调红...[详细]
海竞强(1906~1982年) ,又名玉明、代澄。六塘镇新街人。其母是白崇禧的胞姐。他6岁丧母,8岁丧父,由曾祖母抚养成人。幼时读私塾10年。民国13年(1924年) 到梧州进广西讨贼军干部养成所受军事训练,15年毕业后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七军任少尉排长。在北伐战争中参加汀泗桥、贺胜桥之战并升中尉...[详细]
韩蒙轩(? ~1951.2月),修仁镇人,毕业于广西大学。解放前曾在安徽任国民军上校。 1949年荔浦解放前夕,韩潜回荔浦、修仁,组织反动武装,成立所谓荔(浦) 、修(仁) 、蒙(山)、藤(县)、平(乐)、昭(平)六县清剿指挥部,韩充任司令。 1949年11月21日, 韩蒙轩奉命接充荔浦...[详细]
何承纪(1924—1981),高田乡东岸村人,壮族。出生于农民家庭。 1942年考入阳朔国民中学简师班,毕业后从事小学教育。1946年8月考入桂林师范学校。 1948年间,桂师进步学生自发组成了全校性秘密的核心小组,何承纪是核心小组负责人之一。核心小组成员领导全校同学举行“反内战、反饥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