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柱臣(1879年~1952年),芦苞黄岗村人。贫苦出身,幼年失学,30多岁时尚在西南镇一家火水(煤油)店当杂工。由于勤劳刻苦,为人忠厚,得英籍商人赏识,助资经商,在西南镇开设同益公司,经营火水。不久取得亚细亚公司委给三水、清远、四会、广宁、怀集、贺县等县火水总代理权,设分店十多处。致富后,与族...[详细]
胡建伟(1718年~1796年),又名式懋、勉亭。乐平古灶村人。少时聪敏好学,因勤劳过度咯血,仍苦读不辍。清乾隆三年(1738年)考中举人,次年又考取进士。先后任河北无极、正定及福建福鼎知县。在福鼎任内,以该县地处闽、浙要冲,官吏过往频繁,常要征用民房,胡到任后,另建馆舍接待往来官员,使百姓不受...[详细]
胡礼垣(1848年~1916年),字荣懋,号翼南,晚年又号逍遥游客,乐平三江人。父献祥,在港经商。礼垣生于香港,少时攻读四书五经和八股试帖,曾回粤应试,数场不中,遂弃举业,专研经史和西学。后入香港皇仁书院肄业,致力于研究西方各国的政治和文化。毕业后留院充教习两年,并创办《粤报》,译《英例全书》。...[详细]
霍津(生卒年不详),民国年间陶艺名家,以制作动物和人物闻名。其代表作品有牛、马、狮头鹅等。擅塑牛的形象,刻画牛毛纤毫毕现,颇得神髓。霍津不懂制釉,只用市上出售之白釉、蓝釉和黄釉。中期以后,有的作品有加盖“广州二沙头东源窑出品”的篆书阳文圆形印章。后期,则使用楷书阴文圆形印章“霍津造”。 霍津...[详细]
霍伟南(生卒年月不详),号小芙,溶洲堡上园乡(南海南庄镇)人,居住在佛山广德里。 霍伟南自小受父亲的教育,学识渊博,文章写得很好,特别善于作诗。20 岁时,受到学使胡瑞澜赏识,补入博士弟子员,领取廪俸。光绪壬午年(1882年)参加乡试,中了举人。5 次上京应考都落选,便打消了做官的念头,毅然...[详细]
胡庆育(1904年~1970年),南边社滘胡家村人。父彤恩为七品小京官。庆育生于北京,幼承庭训,年17岁始就外傅。22岁汇文中学毕业后,就读于燕京大学(曾转读于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一年)。26岁获法学士学位,后应法官考试、高等文官考试及外交官考试均属优秀。民国20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详细]
简朝亮(1852~1933),字季纪,号竹居,广东省顺德县人,是名儒朱次琦入室弟子。父孙扬粗通文墨,常以“君子忧道不忧贫”教育儿辈。简朝亮从小受到薰陶,励志苦学,严格自律。曾两度到朱次琦门下受业,历时三年,自此衷心服膺朱氏学说,终身奉为圭臬。光绪五年(1879)27岁补廪生。一年后,在广州南门和...[详细]
江誉镠(1908~1984年),自称江誉球,别字江枫。石湾张槎下朗村人。江孔殷之子,是江孔殷与家中婢女、未入室的第六夫人杜氏所生。母亲生下他后,随即死去。因在家中排行十三,从艺后,取艺名为南海十三郎。是香港二三十年代著名粤剧编剧家及电影剧作家。 江誉镠自幼失去母爱,又受到众多庶母与异母兄弟的...[详细]
邝景扬(1862—1929)又名邝星池,字孙谋,南海扶南堡詹村(今大沥奇槎)人。清末选派赴美留学幼童之一。同治十三年(1874年)抵达美国,先后入读小学、中学,光绪六年(1880年)考入麻省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七年,清政府下令撤回全部留学生,邝尚未毕业,奉命回国。被派往河北唐山开平矿务局开平铁路...[详细]
柯岩 (1929~2011.12.11) 原名冯恺。女。满族。广东南海人。中共党员。大学毕业。1956年后历任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创作员,中国作家协会专业作家,《诗刊》副主编,全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书记、主席团成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委员会委...[详细]
孔广镛字厚昌,号怀民,孔继勋长子。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因其父孔继勋在鸦片战争中抗击英军有功赏副贡生,加内阁侍读衔内阁中书选用。二十四年举人。咸丰七年(1857年)捐郎中分部学习行走。十年三月、十二月分别以知府、道员选用,封荣禄大夫布政使衔。是年罗格围八甲基界崩缺近30丈,与弟孔广陶捐资...[详细]
孔捷生 (1952~) 广东南海人。1968年插队务农。历任农垦工人,锁厂工人,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学员,广东省文联委员,中国作协广东分会副主席、专业作家。1989年后出国。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短篇小说集《追求》,中短篇小说集《普通女工》,中篇小说集《大林莽...[详细]
孔继勋(1792—1842),字开文,号炽庭,南海南庄罗格村人。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科举人。道光五年(1825年)在广州城南太平沙建岳雪楼以藏书画。六年任化州学正。十三年中进士,朝考入选翰林院庶吉士,十五年散馆授编修,历充国史馆协修官、十六年殿试收卷官、十七年顺天乡试同考官、十八年翰林院...[详细]
孔昭焱 (1881—1943)字熙伯,又作希白,南海盐步南村人。清贡生。早年师从康有为,曾任澳门《知新报》撰述,后留学日本法政大学速成科。回国后任两广法政大学堂教务长、广东高等巡警学堂教务长、《两广官报》总、广西抚署交涉科参事等。民国元年(1912年)后,历任北京大-秘书、广西国税厅筹备处处长、...[详细]
孔昭晟(1880—约1969)字幼和,号自明,南海南庄罗格村人,藏书家孔广陶之幼子。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副贡,三十三年加入同盟会。宣统元年(1909年)任广东盐业公会驻京代表。民国2年(1913年)当选候补国会众议院议员,6年补缺为众议院议员,是南海籍唯一议员。在其居所成立拥护孙中山的“...[详细]
孔昭度 (1883—1952)字贞和,号公豁,南海南庄罗格村人。广东武备学堂第一期学员,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在未毕业前即由清廷练兵处官费派送日本士官学校,毕业于第六期步兵科。宣统元年(1909年)会考东西洋留学生,成绩优等,赏步兵科举人,授“协军校”、广东督练公署提调。民国元年(1912年...[详细]
赖镜(生卒年月不详),明末清初时代人。字孟容,号白水山人、增城山人。广东南海人, 居住佛山,少年曾读书于广东增城白水山,明亡后出家万寿寺为僧,法名深度。性雅淡,善画山水。受吴派影响,所作笔力遒劲,疏逸秀润,气格高凝,有沈周风度, 为粤中首望。工诗,书法仿苏东坡、文征明,时称诗、书、画“三绝”。屈...[详细]
劳孝舆 (生卒不详)字阮斋,魁岗(今属佛山澜石)人。早年受知于广东学使惠士奇,与何梦瑶、罗天尺和苏珥齐名,世称“惠门四君子”。清雍正八年(1730年),诏下修一统志,孝舆参与纂修《粤乘》,其中发凡起例,多出自孝舆之手。雍正十三年拔贡。乾隆元年(1736年)出任贵州地方官,措置山苗屯田,劝民垦殖,...[详细]
劳直(生卒年月不详),石湾区澜石人,出生于清末。其父在石湾经营当押店。劳直幼时聪颖,爱好陶塑,少年时随父在店经商,常到潘玉书店观看他制作人物,日久心有所悟,归家而学习,颇有成就。当押店歇业后,他专心学陶塑,与艺人梁华甫、廖坚等为友,互相研究切磋。 他自学成才后,在家塑造人物出售,自号“桂阳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