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佐朝(1890~1933年),名社同。顺德伦教羊额乡腾冲村东坊人。清末,刘佐朝的祖父刘来从家乡到石湾做工,以后便世代定居石湾镇。他父亲刘胜辉在镇上开设“刘胜记”山公店,擅长制作微型胎骨山公,有“山公王”之称。佐朝是刘胜辉第四子,幼随父亲学艺,得其真传,加上聪明勤奋,青年时代艺术造诣已胜过其父亲...[详细]
李陞问(?~1629 年),别字晋衷,佛山人。从小好学,善为文。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 年),他参加乡试, 中了举人。10 年以后, 任博罗县教谕。他教导学生要正正当当地做人,实实在在地研究学问。他还把自己的薪金捐献出来,作为该县的办学经费。他经常督促学生学习, 把教育好学生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详细]
李文田(1834~1895 年),字畲光、仲约,号若农、芍农。原为顺德均安上村人。其父李吉和,往来佛山贩运买卖,遂迁居佛山良巷。 李文田天资聪颖,拜同乡何铁桥为师。14 岁,父亲去世,靠母亲做针线活维生。文田见母亲辛劳,便想弃学谋生。何铁桥资助他读书的费用,使他完成了学业。刑部的梁九...[详细]
李象元(1900年~1986年),字仰僧,河口上岗村人。三水中学首届毕业后,考进北京大学农学院生物系。因家境贫寒,幸挚友鼎力相助,始得负笈北上。为解决读书生活费用,他从大学二年级开始担任中学钟点老师。民国16年(1927年)毕业后,考取北大生物系研究生,获硕士学位,受聘于北京市静生生物学研究所兼...[详细]
李小龙(1940~1973年),原名李振藩,乳名细凤,英文名Bruce/ Lee(布鲁士·李),祖籍顺德均安镇上村。祖父李震彪武功超卓,青年时期受聘于佛山一家著名镖局,举家迁佛山定居。其父李海泉为著名粤剧武生,居住在佛山山紫村拱北里,抗日战争爆发后移居香港。母亲何金棠,是欧亚混血人种。 ...[详细]
李小如 祖籍广东梅县,1955 年出生于佛山市张槎镇弼唐村, 居佛山城区。笔名晓雨、五味斋主、馀斋。中国书法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佛山市书法家协会主席。 李小如自幼喜好书画艺术,5岁习《九成宫》,后又专攻小楷,以二王为根基, 兼习文征明及晋唐写经。行草从《书谱》入...[详细]
李希孔,字子铸。金本洲边村人。父名大遇,曾任柳州卫经历。孔自小聪明,8岁能文,13岁便为县学生员。他读书必求明理实用,为人慷慨有大志。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倡建魁岗文塔,五年后又倡建尊经阁。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考中举人,翌年中进士。最初到吏部见习,后授中书舍人,奉命到陕西册封官吏时很...[详细]
李英(生卒年不详,北宋时人),字子厚,合水镇边坑村人。出身与学究(礼部贡举十科之一)同等。初任象州司理参军,后调博罗县主簿。经推荐,历任横州、白州、钦州推官,有廉洁能干的名声。北宋熙宁年间( ~1077),因钦州守臣失策,引起了同越南人的战祸,钦州城被攻破,李英在守城中战死,全家13口被杀害。神...[详细]
李义壮,字稚大,芦苞李果正村人。明正德五年(1510年)中举,明嘉靖二年(1523年)考取进士。初派浙江省仁和知县,任内锄治豪强,怜恤孤寡,深受人民爱戴。三年后升户部主事,监收临清(今山东临清县)钞关(税收)因上缴税银7万受到奖励,擢升礼部仪制司员外郎,后任广西督学佥事,继调湖广地区的军事副长官...[详细]
黎允恭(1855年~1921年),字汉光,原三水县龙安乡蒋岸黎家村人。幼家贫,得其叔父携养于香港。香港皇家书院毕业后,入香港皇家船厂学习机器数年。时适清政府倡办海军,在香港招考青年出国留学,允恭以优异成绩被录取,于清光绪三年(1877年)赴英学习机械6年。回国后任粤海舰队万年青号机械师及教练,三...[详细]
黎衷(生卒年不详),字文和,荷城街道扶丽村人。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贡生,任江苏常州府知府副官。在任期间修筑芙蓉堤、疏浚桃花港,举办对老百姓有利的事业。在代理江苏无锡县知县时,兴办学校,奖励对父母孝顺、对兄弟友爱的人,惩罚悖逆的妇女。老百姓把他的优异政绩刻在石碑上,以表永远思念之情。后来补...[详细]
李宗岱(?~1896年),字山农,南海佛山堡人,李可琼之孙辈。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副榜贡生。官至山东候补道员署山东盐运使、布政使。有宏才伟略,卓越超群,为人慷慨而有大志。 宋景德末年(1007年),山东招远已有“黄金之乡”的美称。19世纪80年代李宗岱创办的山东平度、招远金矿,不仅是近...[详细]
龙潜庵 (1919—1994),原名龙寿潜,广东顺德人。1919年生。1940年毕业于广东国民大学土木工程系后,先后在乐昌中学、韶关儿童-、信宜中学、顺德师范学校担任教员、教导主任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回广州嘉应中学(后改市第十七中学)担任语文教师、语文科组长。1954年参加农工民主党。1957年...[详细]
陆韬(生卒年不详),明城镇人。清康熙五年(1666年)中武举人。清康熙年间,流寇大肆掠夺,陆韬带领乡亲据险坚守,姓班的知县将写上“柱石”两字的堂匾赠给他。在崇步、罗塘两都内收缴钱财建筑基围,有的人想从中作弊,遭到陆韬极力反对和制止。明城镇 明城地处高明中部,区域优势明显,交通便捷,广明高速和...[详细]
陆德辉(1898年~1928年),又名陆耀才,金本镇上官员村人,5岁丧父,靠母亲种田抚养长大,童年时在家乡读过几年书。16岁起,在广州高第路信安银铺做学徒,后转香港其表兄开的金铺做工。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6月,爆发省港大-。陆德辉积极投身-斗争,并在斗争中参加中国共产党。后在工会组织和...[详细]
陆焕光(1943年~1971年),金本江根村人,他一家在旧社会受尽资本家的剥削和欺凌,过着悲惨的生活。1949年10月,家乡解放。陆焕光受到苦难家史的教育,在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对旧社会的恨,对新社会的爱。父母亲要他听共产党的话,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谆谆教导,这些为陆焕光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积极为...[详细]
陆兰培(1893年~1956年),金本九水江村人。兰清胞弟。清宣统二年(1910年)在安南(今越南)加入同盟会,后随兰清返广州参加辛亥革命,先后任国民革命军副营长、营长、团长等职。参加北伐战争,任第二旅旅长。民国19年(1930年)卸甲从商,在广州市开设陆兰培药房,其创制的行军油行销一时。在此期...[详细]
陆兰清(1876年~1923年),金本九水江村人。幼丧父,家赤贫,由外祖父抚养并供读私塾。16岁到金竹村学做泥水匠。当地一些贫民结成绿林组织,他亦入伙。因粗通文墨,专事执笔书写0恐吓信等。后成盗首之一,曾带领匪众洗劫来往梧州、香港的英商轮船飞舟号,被港英当局照会清政府通缉,悬赏万金购其首。兰清对...[详细]
卢龙云字少从,沙头镇人。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进士。初任马平知县,继任河北邯郸、福建长乐知县。历官南京大理寺副、户部员外郎、贵州参议。居官能裁减浮冗田赋,获免2000余石。长乐任内,岁值洪潦,龙云首开陈唐港通海水沟3000余丈,疏导滨湖岩湖等72洋总流。任贵州参议时,苗众攻城杀官,龙云往来溪...[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