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东省> 佛山市> 顺德人物

李小龙

[公元1940年-1973年]

李小龙为[公元1940年-1973年]

  
李小龙
   李小龙(1940~1973年),原名李振藩,乳名细凤,英文名Bruce/ Lee(布鲁士·李),祖籍顺德均安镇上村。祖父李震彪武功超卓,青年时期受聘于佛山一家著名镖局,举家迁佛山定居。其父李海泉为著名粤剧武生,居住在佛山山紫村拱北里,抗日战争爆发后移居香港。母亲何金棠,是欧亚混血人种。
  1940年,李海泉携眷赴美国巡回演出时,于11月27日在美国旧金山三藩市积臣街医院生下李小龙,翌年举家返回香港。
  李小龙7岁时跟父亲练习太极拳, 13岁时随叶问学习咏春拳,并在家中设一座木桩,每天对着木桩勤练。此外,他还练过洪拳、白鹤拳、谭腿、少林拳、戳脚等,为后来自创截拳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在香港长大,肄业于香港喇沙书院。参加过学校的西洋拳训练班,获得过香港中学生校际拳击冠军。1959年4月,李小龙到西雅图入读“爱迪生技术学校”,每天清晨骑自行车送报纸,课余在餐厅兼职做侍应。1961年3月毕业后,考入西雅图华盛顿州立大学心理系攻读哲学专业,靠半工半读维持学业。在大学里,李小龙组织了一支有10多个同学参加的“中国功夫队”,常在校内表演。1962年4月,他租了校园的一个停车场角落,开办中国武术馆,取名为“振藩国术馆”。他边教边练,技术大有长进,尤以腿功更为精深。在振藩国术馆里,他认识了前来学武术的医学院女学生莲达·爱美莉(Linda),在1964年8月,他俩正式结婚。婚后,李小龙夫妇双双辍学,合力经营武术馆。
  1964年,美国加州长堤举行“国际空手道周年大赛”,李小龙作为表演嘉宾参加,他精彩的武技示范,令观众耳目一新。世界武术界颇具声望的人物成为他的朋友,著名空手道名家艾·柏加和务以努·大乌、跆拳道之父李俊九、世界空手道冠军罗礼士、空手道名家罗拔·活特等,经常聚集在他的武馆, 切磋武艺。他的学生有世界显赫的拳王阿里、柔道天才希活冈、菲律宾棍王依鲁山度。武打明星、著名影星都争相拜他为师。他又在奥克兰、洛杉矶开设武术分馆。
  李小龙7岁从影,小小年纪便参演了《细路祥》、《人海孤鸿》等二十多部粤语片的演出,成为颇有名气的少年影星。小龙是他拍摄《细路祥》时起的艺名。在美国,他受到美国影视界高层的赏识,受邀在《青蜂侠》里担任第二男主角。播映后成了最引人注目的焦点而崭露头角。
  1971年7月,李小龙受香港嘉禾公司聘请,参加拍摄功夫片《唐山大兄》,引起轰动,创下香港开埠以来电影最高票房纪录。接着主演了《精武门》、《猛龙过江》、《龙争虎斗》等体现中华民族抗争精神的武打巨片,在片中展现的凛凛英姿和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及惊人的打斗技巧,把中华民族那种勇武、爱憎分明的民族气节塑造得淋漓尽致,也使武打片越来越受世人瞩目,电影界掀起了拳脚功夫片的0,
  李小龙也攀上国际影坛的高峰。由于在武术和电影等方面的卓越贡献,李小龙两度被国际权威武术杂志《黑带》(美国)评为世界著名武术家之一。1972年,他被香港评为十大明星之一。美国报刊把他誉为“功夫之王”,日本称他为“武之圣者”,香港报刊称他为“当代中国武术及电影史的奇才”, 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版纪念李小龙的各种杂志和特刊,盛赞他为“发扬中国武术最有成效的人”。自他主演的功夫片风行海外后,中国功夫名扬世界,许多外文字典、词典都出现了一个新词:KongFu(功夫)。
  李小龙成功创出截拳道后,写下了七大本武术笔记,他的瑞士血统的妻子莲达把它整理成《截道拳》、《功夫纪录》、《双节棍法》和《截道拳研究》4本著作,翻译成几国文字出版。世界各地相继成立“李小龙学会”、“李小龙博物馆” 等,研究他的武术造诣。
  就在事业处于巅峰之时,正在拍摄《死亡游戏》的李小龙,由于药物过敏,于1973年7月20日猝然逝世,年仅33 岁,葬在美国西雅图湖景墓地。
  
同年(公元1940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73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