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圭芳(1916~1988),又名蝶秋,原籍北京。5岁时即到上海学京剧武功。民国13年9月在上海参加梅兰芳剧团。27年2月,结束学徒生涯,受聘于上海永安公司游艺场六楼凤仪班,先后任京剧团演员、导演、剧务、副团长、团长和团委主任等职。随团到过全国280个县和69个市演出,分别与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周...[详细]
王与佑•荆河戏 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我叫王与佑,男,1952年生于澧县王家厂镇,1968年初中毕业,后下放到农村三年,1971年招工后,一直在县荆河剧团工作,担任剧团艺委会副主任及乐队队长多年,现为省戏曲音乐学会会员,市戏曲协会会员,国家三级作曲。 因我祖父...[详细]
万志初•桃花源擂茶习俗 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万志初,男,1954年7月生于桃花源镇青山村,1972年高中毕业,1973年应征入伍 1980年退伍。1981年至1997年跟随父母亲从事擂茶制作和经营,1998年开始在桃花源风景名胜区“桃源人家”从事餐饮及擂茶经营,...[详细]
夏安邦(安乡硪歌) “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夏安邦,男,59岁,安乡县文化馆副馆长,音乐专干,三级作曲。湖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常德市音乐家协会理事、安乡县音乐家协会主席。 1963年参加工作,一直从事音乐专业与群众文化工作。从20世纪70年代起就经常深入农村及水利...[详细]
谌晓辉(常德丝弦) 湖南省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谌晓辉,1971年向丝弦老艺人代望本学习,拜他为师,掌握了常德丝弦基本唱法,又排演了不少常德丝弦剧目,经常参加全国、省、市调演。 1973年招入小演员10名,先后对龙赛帘、林红、黄祖义等3人传授了常德丝弦基本演唱技法...[详细]
萧耀庭:1935年出生于临澧县城关镇,1960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分配在内蒙古教书,后因病退职返乡。1962年进临澧县荆河剧团,师从著名乐师黄绩三学习荆河戏音乐。1963年起任临澧剧团的专职音乐设计,先后有100多首戏曲音乐作品问世(包括现代戏,新编历史剧和文革时期的移植样板戏),在澧水...[详细]
颜昌春 九澧渔鼓 “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颜昌春,1965年从艺,师承临澧渔鼓艺人徐亮楚。系九澧渔鼓江用弟谱系第五代弟子。他演唱技艺精湛,唱腔独具一格,在鼓曲艺人和广大群众中有一定的声誉和影响。 颜昌春1964年从艺。受前辈艺人言传身教,他演唱技艺精谌。80...[详细]
杨鹤(?-1635) 明末将领。湖南武陵(今湖南省常德市)人。字修龄。万历年间进士,由知县擢御史。崇祯元年 (1628年)迁左佥都御史,进左副都御史。二年又迁兵部右侍郎、总都陕西三边军务。专事镇压农民起义军,他虽受命,然力主招抚,故起义军受“抚”后复反。巡按御史吴甡以主抚误国论劾,诏逮下狱。...[详细]
杨建娥,女,1945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国家二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湖南省导演学会会员。鼎城区戏剧工作室干部。 本人出生于梨园世家,七岁学戏随团登台演出,在长期的工作中,坚持自学,刻苦钻研文化知识和导演理论,十六岁开始担任导演,十八岁当上了常德县花鼓剧团管业务的副团长。干一行,爱一行...[详细]
俞宽美(安乡硪歌) “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俞宽美,男,汉族,1940年5月出身,高小文化,农民,现住湖南省安乡县安凝乡团洲村三组。 1954年因水灾失学回家务农,业余时间从师陈宝仲、易善金等人学唱渔鼓评书,1959年开始步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后参加“淞澧分流...[详细]
张耀增(1929~2000),北京人。满族,高级律师,民革党员。民国38年(1949)随傅作义将军投诚革命,先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文工团团员、文书、干事。1954年8月转业到阳泉市,曾任阳泉市交通局办公室科员、公路学会副秘书长等职。1980年,调到市司法局法律顾问处从事律师工作。期间,成功完成...[详细]
张又君(荆河戏) 湖南省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荆河戏》相传荆河戏起于明初永乐年间,但已无从查证。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顾彩在《容美纪游》中提到的“终带楚调”,就是指当时流行于这一带的地方戏曲。由于她深深地植根于当地语言、风俗、乐舞、俚歌之中,所以“初学吴腔,终带...[详细]
朱晓玲(常德丝弦) 湖南省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1985年9月——1990年6月就读于湖南省艺术学校常德花鼓表演班1990年7月毕业分配到常德市丝弦艺术团工作 1999年12月担任市艺术团业务团长至今2004年10月任国家二级演员1985年考入湖南省艺术学校,师承杨建...[详细]
蔡晴川(1903-1927) 蔡晴川,1903年12月诞生在两河口蔡家老屋,湖南石门人。石门县立高小毕业。1925年初到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步科学习,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入大元帅铁甲车队,任第三连副连长。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排长、连长。1927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详细]
陈启迈(1796-1862),清湖南武陵(今常德)人,字子皋,号竹伯。道光十八年(1838年)进士。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由江西左江道迁按察使,擢直隶布政使。咸丰三年(1853)调任江宁布政使。太平军攻占南京后,奉命赴徐州办理粮台事宜。次年升任江西巡抚。 咸丰四年(1854年),陈启迈任...[详细]
陈兆森(1903-1928),女,汉族,桃源县仙洞乡后眷村鲁家坪(今陬市镇酒铺岗村)人,1903年9月6日出生。1908年启蒙读书。1922年,考入桃源县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今桃源师范)第9班,属成绩优异、准免一半学费的优材生。 在校期间,深受革命思想熏陶。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详细]
杜丘(1987-2008) 2004年12月入伍,生前系湖南省常德市公安局消防支队武陵中队战士,一级士官。2008年11月6日,在扑救常德市原灯泡厂火灾中,杜丘同志临危受命,英勇顽强,始终战斗在火势最猛烈的前沿,因厂房大门上方一钢筋混凝土横梁突然坍塌,击中杜丘头部,杜丘同志当场壮烈牺牲。20...[详细]
蒋征瑞(生卒年不详),又名蒋锡瑞,湖南临澧佘市桥人。官宦世家安福蒋家。进士,官至兵部员外郎,职方司行走,湖北侯补道。他是丁玲的曾祖父。子孙辈中六位位居高官。其中,丁玲祖父蒋定礼,官至贵州普安厅同知。可见,这一支系也一时荣华富贵至极。“安福蒋家”这是一个曾名噪湘鄂,甚至在全国亦小有名气的名门望族。...[详细]
蒋正谊(1723~1804),湖南临澧人。嘉庆四年(1799年)已未科姚文田榜进士,授检讨,曾入翰林院任史官。始祖蒋官一。“安福蒋家”这是一个曾名噪湘鄂,甚至在全国亦小有名气的名门望族。这个家族开始发迹于明代中叶,极盛于清代中叶,至清末民初即开始走向衰落.从开始发迹到作为整个家族的最终全面败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