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麟 (1870~1913) 杨德麟,字性恂,长沙县人,清同治九年(1870)生,为著名民主革命宣传家杨毓麟之兄。他早年曾捐资为州吏分发安徽,不久至京师为瞿鸿机家塾师。光绪二十九年(1903)回湖南,他与黄兴同在长沙明德、经正两校任教,至三十一年离职赴日本留学。在日本组织-会、政闻社及...[详细]
杨反修(1959~1986)原名能修,长沙县白箬七社卯田大队(今望城县雨敞坪乡卯田村)人,1959年8月生。他7岁入学,“文革”改名反修。1972年人初中任班长。他关心集体,还经常利用休息时间照顾学校附近的五保老人,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1974年夏初中毕业后未能升学,回家务农。1982年曾跳进池...[详细]
杨福鹏( 1913~1971)女,长沙人,l913年生。著名湘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1952年获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三等演员奖。1953年赴朝鲜慰问演出。1955年获湖南省第二届戏曲观摩会演一等演员奖。曾当选为湖南省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省人民委员会委员。“文革”期间,因受冲击而染疾,...[详细]
杨汉章(1903~1974)长沙县临湘都(今望城县铜官镇)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生。1925年加入共产党,曾任中共湘江特委委员。1937年春赴延安。“皖南事变”后,调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工作。1946年回延安任中央交际处行政科长。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外交部行政处处长、农业机械部办公厅副主任等...[详细]
杨建新 (1899~1972) 杨建新,原名贵友,曾用名谭建新、易中,浏阳县文家市阳谷圾(现属中和乡)人,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生。大革命时期,他全家10余人都参加了农民运动。父杨富姜系本乡首届农协委员长,母邱自明为该乡首届妇联主任,兄弟姊妹均在农协、工会和农民自卫军中任职。其大妹邱...[详细]
杨景辉 (1886~1966) 杨景辉,字惠南,长沙县白沙桥人,清光绪十二年(1886)生。17岁入长沙省立实业学堂学习,两年后赴日留学,先后在大阪预备学校、鹿儿岛商业学校和东京帝国大学农艺系学习,至1916年毕业回国。 回国后,杨景辉先后担任过湖南茶叶讲习所所长、北京国立农专作物系...[详细]
杨菊泉(1896~1962) 宁乡人,清光绪二十六年(1896)生。著名花鼓戏演员。生、旦、丑诸行皆精,尤工旦戏。艺徒数十,其中王命生等在湘中颇享盛名。1962年逝世。 ...[详细]
杨没累(1897~1928) 女,长沙人。上海南洋女子师范学校毕业。热烈提倡独身主义,并主张人类绝灭。1921年入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学习。1923年与朱谦之狂恋结婚。曾任教于厦门大学,后卜居杭州西湖,专心研究中国乐律学史,多所撰作。病逝后葬于烟霞洞-者师复墓旁。著作有《没累文存》。 ...[详细]
杨明海 ( ? ~1885) 杨明海,长沙县人,生年不详。清咸丰初年人湘军水师,累功至守备。咸丰十年(1860),历战枞阳、殷家汇、池州、蚂矶等地,以功擢都司。次年,参与攻陷南陵,擢游击。又陷安庆,晋副将。 同治元年(1862),湘军进逼江宁,在攻东梁山、金柱关时,杨明海裹伤...[详细]
杨佩贞(1888~1972)宁乡县石桥乡楠竹山人,清光绪十四年(1888)生。著名湘绣画师杨世焯之堂孙女。少聪慧,入杨世焯开办的湘绣馆习绣艺,造诣颇深。后人长沙市“春红蒋”绣庄刺绣,技艺益精。40岁时回到家乡,承绣长沙各绣庄托绣之重要绣品。1933年,美国芝加哥举办“进步的世纪博览会”,妊沙锦华...[详细]
杨晴舫(1916~1937)长沙县人,1916年生。1934年考入浙江杭州中央航空学校。1937年初毕业,到空军二十八中队服役,驻上海龙华。同年8月,复调二十六中队,驻守南昌。“七七”事变后,日机狂轰滥炸,时空军飞行员群情激愤,纷纷请战。他在日记中写道:“与其生而辱,不如死而荣”!叉在家信中说,...[详细]
杨世焯 (1843~1910) 杨世焯,字季棠,一字继唐,宁乡县朱石桥大湖塘人,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正月生。少时从师湘潭著名国画家尹和伯,画技日增,工于人物肖像、翎毛走兽。青年时代携资遨游京、沪,饱览苏、杭秀丽风景,观摩历代丹青珍品,拜谒画坛名流,眼界大开,技法精进。曾因囊中金尽,...[详细]
杨守谦(?~1550)字允亨,长沙人,父杨志学寄籍彭城卫,故《明史》作徐州人。明嘉靖八年(1529)中进士,由屯田主事职方郎,出为陕西副使。累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延绥。尝建言屯田,大获其利,户部请行之九边。又提议重赏以激励边军,兵部从之。嘉靖二十九年升副都御史,巡抚保定,兼督紫荆诸关。后俺...[详细]
杨守仁(1871-1911) 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者。原名毓麟,字笃生,号叔壬。湖南长沙人。少年好学,专研宋明朝理学和佛老之学。光绪年间进士。维新运动时受康有为、梁启超影响,放弃赴任广西知县,充湖南时务学堂教习,后入瞿鸿机幕府。1902年留学日本,先后入文学院和早稻田大学学习。与黄兴、陈天华等编...[详细]
杨特 (1894~1928) 杨特,号岿山,望城县望城坡汾水坝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生。少时就读于奖嘉坪学堂,14岁因父病逝,家道中落,乃辍学务农。 宣统二年(1910)秋,他公费考入湖南陆军小学,辛亥革命成功后与军校部分同学赴南京,担任-警卫。1912年人武昌第二陆军预备学校...[详细]
杨天福(麻山锣鼓) “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杨天福生于1942年1月,北京人文函大毕业,国家二级演奏员,生于一个喜欢琴棋书画之家,从小受到音乐的熏陶。七岁开始学拉胡琴,十岁能登台清唱《捉放曹》、《朱砂痣》、《梅龙镇》等京剧选段。11岁已会打鼓和一些民间小调及简单的二...[详细]
言贵云 (1880~1926) 言贵云,长沙人,15岁入湘剧五云科班,拜姚春芳为师。他嗓音有天赋,吐字清晰,声色美,余韵浓,人称“云遮月”唱腔,其中尤擅长《收姜维》(饰诸葛亮)与《打鼓骂曹》(饰弥衡)两剧。民国初年,他随同春班至汉口老圃共舞台演出,汉剧著名演员余洪元见之,惊为奇才,称他可...[详细]
杨膺渭(1892~1937) 长沙县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生。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曾在赵恒惕部任排长、连长、参谋等职。1923年在韶关讲武堂任教官,1925年任黄埔军校一至四期中校管理处长。1927年率黄埔第四期学员1000余人赴南京参加北伐,任少将军械处长。1930~1933年,任教于...[详细]
杨岳斌(1822-1890) 晚清湘军水师统帅。原名载福,字厚庵。湖南善化(今长沙)人,行伍出身。1853 年(清咸丰三年)曾国藩创建湘军水师,调任右营营官。1854年4-11月,先后在湖南湘潭、岳州(今岳阳)城陵矶、湖北嘉鱼黄盖湖、武汉襄河(即汉水) 与太平军水营作战。12月,偕彭玉麟等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