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铭(1878-1952),又名张北成,字载若,南曹村人。幼读医,志在四方。因清末旧试废止而从医。熟读医书,苦攻医学"四大经典",熟诵《伤寒论》、《医宗金鉴》等古典医书。一生擅长于"伤寒"、"霍乱"、"麻疹"等疾病诊治。1905年行医于尉氏、鄢陵之间,绰号"张神仙"。 1939年,国民党八...[详细]
张学田(1944年~ ) 河南省杞县人。中共党员。1964年9月至1969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学习,1969年7月毕业后留校工作,后到部队农场和农村锻炼。1974年4月到安阳锻压设备厂工作,先后任技术员、工程师、副科长、副厂长。1985年9月任安阳机床厂厂长兼党委书记。为高级经济师、高级政...[详细]
张寅彤(1930.12—)祖籍河南省巩义市,出生于河南省开封市,法名净同居士,挹容斋主。1950年毕业于河南省艺术专科学校,1955年考入西北美术学院,1991年退休于郑州市文化艺术研究院,现任河南大学郑州分校美术教学督导、教授。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世界华人书画家联合会中原分会、中部书画院总...[详细]
张玉(1343年-1401年),字世美,祥符(今河南开封)人,明朝靖难名将。 张玉原为元朝枢密知院,后投降明朝,累功至燕山左护卫指挥佥事,隶属朱棣麾下。他在靖难之役期间,夺取北平九门,升任都指挥佥事,并担任燕军先锋,大败南军主帅耿炳文。后为燕军中军主将,在郑村坝、白沟河两次击败李景隆。 ...[详细]
张兆瑞(1938.12~),女,开封市人。生于开封。1958年开封师范毕业后,一直在开封市开封县街小学(一度曾在徐府街小学)从事儿童音乐教育工作。1981年开始进行"运用音乐手段开发儿童智力"的探索性教改实验。把心理学的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以多种音乐形式(歌表演、智力律...[详细]
张萃中(1902~1981),原名勃,曾用名张海峰、张永俊、张竞仁,河南省杞县前营村(今属柿园乡)人。1926年参加革命,是中共河南省委早期领导成员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事教育工作,是党内学有专长的历史学家、教育家。 张萃中青少年时代先后就学于杞县甲种农校、杞县黉学(私塾)、开封培文学...[详细]
张忠信(1926.11~),开封市人。1942年领洗信仰基督教。1949年考入开封浸礼会华内神学院,任学生会主席。1950年参加河南省各界青年代表大会,任省青年联合会常委。1952年8月神学院毕业,任开封市基督教青年会文体干事。1954年赴上海青年会总会学习,经常聆听三自爱国会倡导者吴耀宗的报告...[详细]
张铸千(1885~1957年),回族,开封市人。张幼读私塾,后读中学,又求学于高等学堂,先在天津学习法文,继又转入北师大预料肄业。从1912年起任开封高等学校外国语教员达10余年之久,1923年任开封私立养正小学校长,1928年任开封女师教员、会计,直到1949年因病去职休养。他从事教育工作30...[详细]
张子和(1156~1228年),名从飞,号戴人,字子和,睢州考城(现兰考县)人。自幼刻苦好学,熟读《内经》、《难经》等医学经典,悉心实践。他精通内、外、妇、幼各科,在金宣宗兴定(1217~1221年)年间,被诏为御用"太医"。他与刘宋真、李东垣、宋丹溪齐名,被后人誉为"金元四大家"。张子和一生著...[详细]
张子明(1926~),开封市人。省特级修脚师。12岁时到新华楼浴池当修脚徒弟,受尽苦难,磨练坚强的意志和出色的手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修脚师成了为人民服务的一员。他努力钻研技术,订阅有关修脚技术的杂志,借鉴前人和同行的技术,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对前人没有涉足过的疑难杂症,进行潜心琢磨,...[详细]
赵谌(1117年-?),宋钦宗赵桓长子,朱皇后所出。政和七年(1117年)出生,为宋徽宗嫡皇孙,宋朝开国以来尚没有当朝皇帝得嫡孙的,徽宗大喜。蔡京奏请任命皇孙为检校少保、常德军节度使,封崇国公,徽宗同意。王黼辅政,谋夺蔡京之权,说蔡京把东宫太子看做皇帝,遂降赵谌为高州防御使。靖康元年(1126年...[详细]
赵沨(1916.11.29~),原籍河南省项城县,生于开封市。父亲赵福廷是前清秀才,河北保定法政学堂毕业后,先在开封地方法院任书记官,后挂牌律师业务。 1927年赵沨在开封省立第三小学毕业,考入省立第二中学(旧制中学四年毕业),在校任学生会宣传部负责人之一。次年参加-,受牵连。1932年考入...[详细]
赵长军(1960~),回族,开封市人。武英级武术运动员。7岁习武,11岁入选陕西省武术队。擅长棍术、刀术、长拳、地拳。动作准确,迅速剽悍。1974年起曾先后出访日本、英国、莫桑比克、澳大利亚等十余国。1978年获全国武术比赛全能亚军,棍术和其它单练拳术冠军,自选拳、甲组规定长拳亚军。1979年在...[详细]
赵根成,1951年4月生,河南尉氏县人,擅长中国画。1985年结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现为河南信阳市群艺馆高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中国人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美协理事、河南信阳市美术家协会主席。作品《春暖》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中国画三百家》、《艰苦岁月》获庆建国五十周年暨...[详细]
赵光祖(1913.9~1990.9),开封市人。1931年入河南博物馆,为自然部练习生。为捕猎河南动物,足迹遍伏牛山、太行山。又从福州技师学习剥制标本技术,后独立操作,河南博物馆各动物标本,大半出于他手。河南博物馆标本收集较完备,品种齐全,是当时全国为数不多的博物馆,且部分动植物今已绝迹,更弥足...[详细]
赵金峰(1893.9.20~1964),因排行第四,俗称赵四,开封市人。其父赵开山在光绪、慈禧辛丑回銮,驻跸开封时,因响堂报菜,声音洪亮,押韵合辙,曾得赏银10两。 赵金峰15岁在开封景兴楼饭庄学徒,出师后在座上春、梁园春、天中楼、又一邨、又一新等饭庄任服务师。他夏季着白布衫、黑裤子、礼服呢...[详细]
赵玲娣(1947.2~),女,开封市人。赵新春次女。自幼随父母学艺。表演的主要节目有"软功"、"顶碗"、"车技"、"大武术"、"小武术"、"五人云梯"等。1957年随开封市杂技团赴北京,参加庆祝"八一"建军节的游园活动,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节目。1958年11月,随...[详细]
赵明忠(1916.9~1981.8),开封市人。豫菜名师。生于名厨世家,12岁即随父赵廷良学艺。早年在开封又一邨饭庄当工人。1945~1955年,先后在又一新饭店当工人,任厨师。1956年调开封宾馆任厨师至去世。从厨40余年,切、熏、烤、扒、溜、腌、煎、酱等烹调技艺样样俱精,他善于博采各菜系之长...[详细]
赵清波,1904年6月生,开封县袁坊村人。中共党员,全国劳动模范。 赵清波出身贫苦,解放后,他积极参加剿匪反霸斗争,动员全家人入农会,动员儿女参加革命工作。1950年2月他被选为袁坊乡农协副主席,积极响应党“组织起来发展生产”的号召,动员7户农民组成了原开封县第一个生产互助组,有耕地130亩...[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