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振铎 (1918—1982)曾用名贾玉声。博平县人,今属茌平县人。193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11月后,历任博平县抗日民主政府-局长、中共博平县委组织部长等职。 1947年9月任中共博平县委副书记、政府县长等职。1950年11月任中共博平县委书记。 1964年任鹤壁市副市长。197...[详细]
解占柏(1914—1941)原名解树魁。堂邑县凤凰集村(今属聊城市东昌府区)人。革命烈士。 1934年考入清华大学,次年参加了“一二·九”运动。193 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10月回聊城,协助中共运东地委书记谢鑫鹤和王希永等人,建立了八路军聊(城)博(平)堂(邑)武装工作团。1939年秋...[详细]
金方昌(1922—1940)回族。聊城人。1935年考入聊城省立第三中学。1937年11月随兄到山西抗战。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任山西代县牺盟会秘书。不久,任中共代县赵家湾区区委书记,建立“武装模范队”,并兼任政委。1939年冬任中共代县城关区区委书记。 1940年2月当选为中共...[详细]
金谷兰(1904—1938)字贮溪。高唐县韩寨乡谷官屯人。革命烈士。1925年毕业于聊城省立第三师范学校。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高唐县最早的中共党员。1927年春,奉中共鲁北县委指示,加入以除暴安良为宗旨的农民组织“红门” (亦称红枪会) ,传播革命思想,发展党员30多人,创建了高唐县第一...[详细]
金灼南(1882—1976)又名金葵生,号秋圃居士。临清县金郝庄(今属临清市)人。古筝演奏家。生于音乐世家,其祖父、父亲酷爱音乐,擅长筝。他受家庭熏陶,自幼习字筝。18岁时考取秀才,科举废除后,在家乡教授私塾。青年时期,奔走江南数省,寻师访友,筝技大长,从家传筝谱到民间流传筝曲,已均能掌握自如,...[详细]
梁向明(1917—1972)原名梁东峤。堂邑县人,今属聊城市东昌府区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堂邑县抗日民主政府秘书等职。1940年7月后,历任堂邑、武训、聊堂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期间,曾任马颊河支队队长、冀南日报社特派记者。1947年任中共元朝县委书记。1949年2月南下湖南省,历任中...[详细]
李常青(1911—1985)东阿县赵庄村人。1937年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6月任东阿县政府县长。1949年10月任聊城专署农业科科长。1952年2月后, 历任华北行政委员会农业局副处长、辽宁省档案馆馆长、国家轻工业部皮革公司办公室主任、 轻工业部毛皮制革工业科...[详细]
李朝杰(1913—1942)又名李苏。临清市刘垓子镇小薛楼村人。193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临清联立乡师支部组织委员。193 2年6月任支部书记。1934年秋, 学校以“共产党嫌疑分子”为由将李朝杰等人开除。1938年2月,与赵振清等共同倡导创建清平县青年抗日救国团,任总务股长。同年1...[详细]
李恩庆(1919—1942)高唐县三十里铺乡董集村人。1937年考入聊城省立第三师范学校。1939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任中共高唐县第五区区委书记。1941年2月任中共唐南县委组织部部长。1942年2月任中共唐南县委书记,随后赴地委党校学习。同年4月29日,在反击日军对冀南“铁壁合围”战斗中...[详细]
李国钧(1918—1950)原名李文同。高唐县杜庄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5年底任冀鲁豫军区一纵十九旅五十五团参谋长。1949年3月任十六军四十八师一四二团副团长。 同年9月,随部进军大西南。1950年在四川桐子岭剿匪战斗中壮烈牺牲。 ...[详细]
李华光 (1911—1947)原名李恩荣,又名李耀庭、李耀先。清平县李圈村(今属临清市)人。193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底任中共临清联立乡师支部书记。1932年春,建立中共李圈支部,任支部书记。同年秋,任中共清平县委组织部长,主持县委工作。1934年夏至1935年秋,先后发动麦收-和...[详细]
李孟悦(1864—1924)聊城县朱老庄乡四甲李村(今属聊城市东昌府区)人。清末武状元。自幼喜爱武术,在其父(武秀才)和堂叔(武举人)的教导下,勤学苦练,精通各种武艺。20岁中武秀才,23岁中武举人,25岁中武状元。1900年 (光绪二十六年) ,八国联军侵犯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等逃往西安,李...[详细]
林梦白 (1890—1944)博平县人, 今属茌平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1月参加了阳谷坡里-。-失败后,调中共山东省委工作。同年5月任中共鲁西县委书记。此后,长期在当地坚持隐蔽斗争。1937年10月中共鲁西县委并入博平县工委后, 留袁楼做基层工作。 1940年春调中共鲁西区运...[详细]
李善亭(1919—1980)原名李良增。堂邑县林里村(今属聊城市)人。出生于农民家庭。 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后,任聊堂边工委第二区区委书记、堂邑县第二区区长。1940年任堂邑县县大队副大队长。1943年任马颊河支队参谋长,后为支队长。1944年春任中共聊堂县委代理书记。1945年秋...[详细]
李廷来(1919—1982)阳谷县人。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济南联合诊所医师,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济南市立中医院外科主任、主任医师。1960年、1963年两次被评为“山东省先进生产者”。 ...[详细]
刘方呈(1917—1976)临清市人。曾任临清市拖拉机站机耕队长。在机耕队实行科学管理,带领队员大搞技术革新,采用新技术代替传统机耕方法,并狠抓经济管理,降低成本,车辆出勤率在全省同行业中名列前茅。多次受到地、市领导的表彰。1956年被评为“山东省先进生产者”。1976年病逝。 ...[详细]
刘凤英 (1910—1978)女。 解放前随母逃荒流落于高唐县韩寨乡李化梓庄。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抖鞭使车、扶犁耕地,锄、割、打、压等男人常干的农活,她都精通。1950年被评为“平原省农业劳动模范”。1951年,率先在本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 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实行科学管理,率先开创...[详细]
刘福江(1906—1967)阳谷县王楼村人。全国供销系统优秀营业员。1953年,同其他两位同志一起,白手起家,创办了阳谷县城关镇刘灿明供销点。初任营业员,后任经理。常年坚持送货上门,不避寒暑,风雨无阻。送货下乡时,常为群众代邮书信、代领汇款、代换面粉和代请医生。刘福江执行政策认真,原则性强,凡是...[详细]
刘洪源(1916—1983)原名丰子宽。聊城市马庄村(今属聊城市东昌府区)人。193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10月任中共堂邑县委书记。1943年秋任中共聊堂县委书记。 1948年春任中共永智县委书记。1949年2月后,历任湖南省常德地委副书记, 湖南省农业厅厅长、党组书记兼省农科院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