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迫悟(1914—1977)原名王学荣。新泰县(今新泰市)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后任中共新泰城关支部书记。1932年任城区工委书记。1936年7月,任中共新泰县委委员。后任小学教师,以教学为掩护开展抗日活动。1937年11月任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新泰县队长。 1938年1月,参加了徂徕山...[详细]
王撝卿(1905—1984)原名王继谦。泰安市人。1926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中共大汶口特支书记。后与党组织失去联系,于193 1年到黑龙江省虎林县谋生。后参加抗日队伍。次年,任东北国民抗日救国军第一旅参谋长。后在饶河恢复了党组织关系, 并到县委工作。1933年秋,任抗日救国军第一旅旅长。1...[详细]
王士栋(1946—1967)泰安县季家庄(今属泰安市岱岳区)人。山东省军区一等功臣、 革命烈士。出身于贫农家庭。1966年3月入伍,为省军区独立一师一团二营战士,担任警卫济南洛口黄河铁路大桥的任务。他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刻苦钻研军事技术,全心全意为人民办好事。他曾冒着生命危险制服正在田...[详细]
王相臣 (1920—1947)东平县大羊乡辛庄人。1938年3月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秋,任中共东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1946年后任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等职。1947年11月,他北渡黄河参加党内整风时,遭敌机扫射,不幸中弹牺牲。...[详细]
王擢英(1844—1912)新泰县(今新泰市)菜园村人。清末名医。出生中医世家,自幼随父读书习医。成年后,治病有术,求医者甚众。其一生勤恳,且医德高尚。在医疗中,写下诸多临床札记,多焚于兵乱年月,今所存无几。 ...[详细]
王宜振 (1946~) 山东东平人。大学学历。历任黄龙县委宣传部干部,《少年月刊》杂志主编,编审。中国作协儿委会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70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笛王的故事》等20余部。获中国图书奖、共青团“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作协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详细]
王玉信(1914—1984)东平县梯门镇西梯门村人。出身贫农家庭,青少年时给地主扛活。1952年,办起西梯门村第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2—1953年,两次出席山东省农业劳动模范代表会议,荣获省劳动模范称号和奖章。1954年加入共产党。1956年,他联合东梯门、陈楼、花篮店等11个村的18...[详细]
王仲修(1899—1933)泰安县灵山庄(今属泰安市泰山区)人。中共党员。他幼年读私塾,1922年到济南津浦铁路大厂做工。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因参加工人运动被厂方除名。1925年受中共山东执行委员会派遣回泰安开展工作,同年冬,任泰安铁路工会常委。1927年7月,组建中共泰安火车站支部。同年...[详细]
吴瑜(1917—1950)曾用名张广芯。泰安县前省庄人。1937年山东大学毕业后,投入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泰安县委宣传部长、地委党校教员、地委宣传部教育科长、中共泰安县委书记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济南市副市长。1950年3月病故,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其为革命烈士。相关院...[详细]
武静安(1913—1977)原名武化寅。肥城县(今肥城市)汶阳武新村人。1933年曲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毕业,后在济南郊区任教。“七七”事变后,弃教回乡,协助共产党员武麟轩组织起170多人的抗日队伍。1938年1月,该队伍编入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 是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泰安县东五乡分...[详细]
吴克让(1917—1966)肥城县(今肥城市)安临站葛台村人。幼时家贫,14岁入小学读书。1936年高小毕业,为谋生计,到济南拉洋车。后到牟平县法院当职员,不久被辞退。1937年“七七”事变后,回乡参加抗日游击队。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起三区第一个村党支部,任书记,后来成为全区模范党支部和先进...[详细]
吴钦平,1919年11月26日出生于山东省泰安县西柳区城前村(现新泰市楼德镇城前村)。幼年时期家境十分贫寒。全家七口人,种着一亩八分薄地,一年所收无几,再加上反动政府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因此常年不得温饱。吴钦平10岁那年,父亲不顾家中困难,想方设法送儿子上学,吴钦平上了四年小学后,终因家庭困难,...[详细]
武圣域 (1900—1952)原名武希贤。肥城县(今肥城市) 安驾庄北石沟村人。1924年在北京朝阳大学读书,后两次回乡任乡长。1930年,任泰安县新安区区长。1937年“七七” 事变后,在中共山东省委委派的干部远静沧帮助下,凑集步枪400余支,动员500多人,建起抗日游击队。不久,编为山东西区...[详细]
吴延科 (1939~) 山东宁阳人。中共党员。1958年毕业于青岛商业学校。历任济宁地区财经干校及兖州县粮食局及济宁供销学校教员、办事员,济宁地区文教局创作员、干事、科长,济宁市文联副主席,专业作家,中国作协山东分会理事,山东文联委员、政协委员。1957年开始发表作品。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详细]
夏辅仁,原名夏天庚,1916年生于山东省泰安县(今泰安市)永福街一个书香门第。夏辅仁的少年时代,中国正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国难重重,民不聊生,人世间尽是不平。有正义感的夏辅仁,常与同龄人在一起谈国事,议人生,论前途,想着有一天能改变这个令人厌恶的世道。 1928年,夏辅仁考入省立泰安三...[详细]
肖富洪,1952年10月出生于山东省肥城县农村。因家中人口多,生活困难,他自幼就跟着二奶奶过日子。二奶奶对他体贴入微,他也十分孝敬二奶奶。逢年过节,家中做些好吃,他总是让给老人吃。平时积攒点钱,一分也舍不得花,留到过年时给二奶奶买件新衣服。 肖富洪在家是个好孩子,在校也是个好学生。从8岁上学...[详细]
夏振秋 (1901—1949)原名夏天保,又名夏厘东。泰安县泰城永福街(今属泰安市泰山区) 人。1922年在北京大学文学系旁听,后因家境困难辍学。1931年秋在泰安育英中学任教。期间,阅读进步书籍,寻求救国真理。在教学中常给学生选讲鲁迅、郭沫若、蒋光慈等人的作品。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详细]
辛俊卿(1911—1941)原名辛哲允。肥城县大辛庄(今属肥城市)人。1929年,考入济南省立第一中学。“九一八”事变后,他参与组织学生-,并带领学生卧轨截车,赴南京国民党政府-。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考入北京大学,参加了反帝-,在--中他负伤被捕入狱,后经组织营救出狱。1938年1月,山...[详细]
辛晓村(1921—1975)肥城县(今肥城市)东辛庄村人。1936年8月考入泰安育英中学。1939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5月后,历任中共阳谷县委委员、抗联主任、-部长、县委副书记。1947年后,历任徐翼县委书记,冀鲁豫第六(运东)地委、 聊城地委办公室主任。1956年6月后,任中共聊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