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山东省> 泰安市> 新泰人物

吴钦平

[公元1919年-1948年]

吴钦平为[公元1919年-1948年]

  吴钦平,1919年11月26日出生于山东省泰安县西柳区城前村(现新泰市楼德镇城前村)。幼年时期家境十分贫寒。全家七口人,种着一亩八分薄地,一年所收无几,再加上反动政府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因此常年不得温饱。吴钦平10岁那年,父亲不顾家中困难,想方设法送儿子上学,吴钦平上了四年小学后,终因家庭困难,辍学给地主放猪。
  1938年1月1日,中共山东省委在城前村以北的徂徕山上,发动了抗日武装起义,成立了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四支队。喜讯传遍了徂徕山周围的村村寨寨。吴钦平早就不堪忍受地主的压榨和贫困生活的煎熬,总想出去闯荡一下,这次他听到徂徕山上拉起了抗日队伍,就立志要去参加。但起义部队很快就下山去了,一时未打听到去向。正在吴钦平因错过参加抗日队伍的机会而苦闷的时候,他得到从事地下工作的共产党员吴省三的关心教育,开始认识到抗日救国是大家的事。人人都有责任,并启发他先在家乡做些抗日救国的宣传工作,等待参加抗日队伍的时机。
  1943年吴钦平参加了八路军鲁中军区地方抗日部队。
  同年冬天,入伍不到一年的吴钦平,参加了费县上冶战斗。由于吴钦平在平时训练中,认真刻苦,刺杀、投弹、射击等项学的都很扎实,特别是爆破一项,他行动迅速,技术熟练,因此,被连长选为爆破手。战斗开始后,吴钦平在我军火力掩护下,迅速炸毁了敌碉堡,打开了我军前进的通道,为上冶战斗的胜利作出了贡献。战后总结时,吴钦平被选为全团的战斗模范,并被提为班长。不久,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4年1月,柴汶河平原地带到处是冰天雪地。吴钦平所在的鲁中第三军分区某部正在这一带驻防。他们远望津浦铁路,眼巴巴地看着一列列日本侵略者的火车,吐着白烟,通过大汶口大桥,把我国的粮食、煤炭等物资运往日本,又把武器弹药运来残杀我中国同胞。指战员看到这种情况,胸中怒火难平,部队-决定炸桥。截断敌人的这条“动脉”。
  但敌人对大汶口大桥防御十分严密,不仅有重兵守卫,而且两个桥头堡上都装有探照灯,不但人不能靠近大桥,就是飞鸟靠近,敌人也看得清清楚楚。因此,要想炸桥,只能智破,不能强攻。部队-想起了吴钦平,他胆大心细,作战勇敢,不但水性好,还会滑冰,便将炸桥的任务交给了他,要他把炸桥的办法拿出来。
  夜深之时,吴钦平站在大桥以东探照灯照不到的河岸上。虽然寒风凛冽,积雪被风卷起,但吴钦平忘记了寒冷,一动不动,思考着炸桥的办法。忽然他发现河水哗啦哗啦的响着,一大块浮冰向下游大桥方向漂去,很快消失在一片白 中。吴钦平忽然灵机一动,炸桥的办法有了。
  他的办法就是,在河的上游,由爆破手穿上白衣服,带上用白麻布包严密的25公斤重的0包,利用大块浮冰,顺流而下,靠上桥墩,施行爆破。这个大胆而又巧妙的炸桥办法得到了-的赞同,并立即批准吴钦平执行这一任务。
  夜幕降临,吴钦平和战友们背着0包,悄悄来到河边,他用白毛巾包上头,把白色里子的棉衣棉裤翻过来穿在身上,这样,他和冰雪成了一种颜色。他带着0向河中心爬去,手和胳膊被冰凌和石块划破了多处,他也顾不得这些。当他爬到河当中流水处,即下水拦截住一大冰块,背着0迅速爬上冰块,以手当桨,轻轻拨动河水,使冰块像船一样,按着他的意志,顺流而下。其他战友都在监视着周围的一切。不到三分钟吴钦平便到了大桥底下。尽管敌人的两只探明灯轮番照射,也没有发现他。吴钦平把冰块划到一桥墩处,迅速安好0包,点燃导火线后,立即拨动冰块,顺流而下,离开桥底。当他刚刚脱离危险地带,只听“轰”的一声巨响,一团浓烟腾空,桥身被炸成两截,桥头上的日、伪军,顿时乱成一团,乱打了一阵枪。
  战友们迅速奔向河下游,祝贺吴钦平胜利地完成了任务。吴钦平完成爆破任务后,受到部队通报嘉奖。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企图抢夺人民抗战的胜利果实,于1946年6月发动了全面内战。吴钦平所在地方部队被编入华东野战军第八纵队二十三师六十九团第二营第五连。1947年,他先后参加了著名的莱芜战役和孟良崮战役,被提升为排长。
  1948年初,华东野战军日夜兼程向河南省开进。这时吴钦平已任连指导员。他在行军途中,处处关心战士。有些战士是第一次离开山东,进入河南后,吴钦平抓紧对战士进行思想工作,并为病弱战士分担负荷,受到全-士的爱戴。
  1948年3月,吴钦平所在部队参加了洛阳战役。洛阳是中原战略要地,北依邙山,南傍伊洛两河,工事复杂坚固,易守难攻。蒋介石特派他的“御林军”青年军第二○六师防守。敌师长邱行湘狂妄叫嚣说:“洛阳城防,固若金汤。”并向其主子表示:“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亦不气馁,以报-。”
  3月8日,洛阳战役拉开序幕,华东野战军第八纵队奉命担任阻援任务。吴钦平所在第六十九团的任务是在洛阳以东抢渡洛河,夺取有利阵地,阻止孙元良兵团从开封西进增援洛阳守敌。9日晨,当孙元良兵团的三个旅及快速纵队向我纵队发起猛烈攻击之时,第六十九团于步血团长亲自组织指挥尖刀连抢渡洛河。吴钦平被选拔到尖刀连。尖刀连的勇士们,冒着敌人的密集炮火,有的伏在门板上,有的搂着木头,奋力抢渡。由于吴钦平游泳技术好,很快冲过激流,第一个登上了河对岸,第一个冲上敌阵地,为后续部队渡河创造了有利条件。我渡河部队经过几个回合的反复争夺战,终于占领了河岸阵地,阻止了孙元良兵团对洛阳的增援。保证攻城部队顺利攻进洛阳,全歼敌第二○六师及地方部队二万余人,并活捉了敌师长,取得了洛阳战役的胜利。
  吴钦平在抢渡洛河的战斗中,第一个登上河对岸敌人的阵地。为此,他和六位战友被-命名为抢渡洛河的“七勇士”。
  洛阳战役之后,部队开往江苏邳县。行军途中,吴钦平接到父亲来信说,给他定了一门亲事,要他请假回家结婚。吴钦平心想,在那军阀混战,兵荒马乱的日子里,父母受苦受累,把我拉扯成人,盼的就是这一天!照理是不应该回绝双亲要求的。但眼前行军打仗十分频繁,请假回家探望是绝对不行的。再说个人的事与解放全中国的革命事业相比,那就微不足道了。他立即写信安慰父母说:“望二位大人好好保养身体,等革命胜利后,再结婚也不迟 。希望父母多多凉解。”他还告诉父母,革命工作最为重要,不要为他的个人问题过于操心。在信中,他还将我军取得的胜利告诉家乡父老:“从去年外线出去以来,年余未有写信,现在离胜利不远了。在不足一年的时间,歼灭蒋军300多万,收复(解放)了洛阳、许昌、开封、济南、锦州、烟台等重要城市,不久就要打到南京去!”这封信,也表露了吴钦平对革命必然胜利的信心。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打响。吴钦平参加了多次战斗。攻打碾庄圩,围歼黄伯韬兵团,是吴钦平在淮海战役开始后参加的最大的一次战斗。
  碾庄圩是黄伯韬兵团的指挥所,工事坚固,并设有重兵。吴钦平所在连担任阻击任务。部队与敌人激战不久,吴钦平就多处负伤,但仍坚持战斗,营长发现他的一条胳膊被炮弹炸断,命令他立刻退下火线包扎,转后方治疗。但他对营长说:“不彻底消灭敌人,绝不回后方。”他简单地包扎了一下伤口,用绷带吊着断肢,摸起自己的手枪,重新回到前沿阵地,继续指挥战斗。在激战中,许多战士倒下了,全连只剩下30余人。吴钦平抑制住极大的悲恸,带领战士死守阵地,接连打退敌人20多次进攻,完成了阻击任务。当他接到命令撤出阵地时,不幸被敌人的一颗子弹,击中了胸膛。抢救无效,壮烈牺牲,时年29岁。
  1957年10月,新泰县人民委员会为吴钦平烈士建立了纪念碑,迁葬了他的遗骨。烈士碑上镌刻着他的英雄事迹。
  吴钦平烈士是中国人民的好儿子,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名勇士,他那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如同柴汶河之水,将永远流在人民的心中。
  (戴汉萍贾福明鲁民)
  经历历史事件:

淮海战役 (公元1948年--公元1949年)
洛阳战役 (公元1948年--公元1949年)

  同年(公元1919年)出生的名人:
朱仲祥 (1919~1971) 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
李杰民 (1919~1964) 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
王历波 (1919~1985) 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
潘桂兰 (1919~1972)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
刘钊 (1919~1970)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
+ 更多公元1919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8年)去世的名人:
江衍红 (1902~1948) 山东省泰安市
乔绶卿 (1908~1948)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
王亨豫 (1890~1948) 山东省泰安市
柳运良 (1920~1948) 山东省烟台市栖霞市
张英 (1916~1948) 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
祁学瑞 (1916~1948) 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
+ 更多公元1948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