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谦 [清][?-1726年]

  • 冯谦(?~1726) 字禹拜,又字菽林。清祠源(今双塘镇)人。幼有神童之名,与兄冯谌、冯詠并以文名扬海内。康熙五十二年(1713),以五经魁于乡。六十年,与兄詠同成进士。并改庶吉士。雍正二年(1724)散馆,授检讨,参与编修《大清会典》,所撰文,得帝赏。四年以疾卒于京。著有《菽林集》、《史馆...[详细]

冯詠 [清][?-1736年]

  • 冯詠(?~1736) 字夔飏,清祠源人。姿性聪敏,读书过目不忘。与同郡李绂(临川人)兰千秋(宜黄人)等相互切磋研讨经籍。其诗文创作瑰奇博丽,人们争传诵之。康熙六十年(1721)与弟冯谦同成进士。 冯詠官至翰林编修,曾出任丹徒(属江苏省)知县。该县濒临江边,每遇涨水,冲垮良田甚多,赋税不减...[详细]

傅昂 [明]

  • 傅昂 字抑之,明中洲人。举嘉靖十年(1531)乡试,授广东化州知州。至,则访宋贤范祖禹墓,捐俸修葺,建玉光亭于墓前。州苦水患,昂率众筑长堤以护民。有一小孩,九岁而孤,其兄吞其产业。昂呼其兄反复开导,兄弟感动而泣下,乃重新分家而安居。州民宁翰因被诬入狱,昂为其昭雪。大盗王宝乘昂外出,带领数十人...[详细]

傅安潜 [宋]

  • 傅安潜 字显夫,宋傅坊人。与雱同起义社,结寨韩婆岭。邓社保东北,傅社保西南。能以五指将竹挫碎,至今传说韩婆岭竹脆可揉,即从此而来。年八十二,赴召入京,犹能跃马挥戈。卒时无子,以甥黄根为继,抚安潜遗腹子植,及长,继父职。 ...[详细]

傅鼎铨 [清][公元1610年-1651年]

  • 傅鼎铨(1610~1651) 字维源,号聿庵,后改号复庵。明代金溪人。20岁补弟子员。岁大水,民多饥馑,鼎铨卖产救之,捐资修建学校,受到乡人赞扬。崇祯六年(1633)举于乡。十三年中进士,任翰林院编修。因志行高洁,言论傥直,敢于针砭时弊、为东林党人推崇。崇祯十五年以后,边境不断遭受满清威胁。...[详细]

傅良桥 [明]

  • 傅良桥(1606年前后在世) 字汝济,明中洲傅家(今浒湾镇)人。万历七年(1579)参加武乡试,次年中进士。授福建北路守备,后升广东练兵游击。万历二十五年,奉调随总兵刘綎分路征倭寇抵朝鲜。八月,刘綎进军顺天失利。后经良桥力战,连败倭寇,挽回局势,明军班师。因战功,良桥被提升为神枢营执事,晋封...[详细]

傅云龙 [清][?-1646年]

  • 傅云龙(?~1646) 字蒸甫,明东岗人。万历四十六年(1618)举人,崇祯七年(1634)登进士第,授中书舍人。十二年,迁工部主事,历官都水司郎中,分巡台绍佥事,转福建督粮参议。唐王立于闽,分守漳南参政,晋按察使,不久升广东布政使,未赴。加太仆寺卿,仍分守漳南。 云龙办事果断,一切事宜...[详细]

傅子云 [宋][南宋理学家]

  • 傅子云,字季鲁,号琴山,金溪(今属江西)人。南宋理学家,陆九渊门人。 成童,登陆九渊门求学。以其年少,让先从邓约礼学习,寻晋为弟子。九渊自京师归还,子云亦入太学,相见于途,共游桐江,答问探究儒学奥旨。天山精舍筑城,九渊令设一席于旁,时命其代讲,并将书院相付,其弟子有叶梦得。后曾任瓯宁主簿,决...[详细]

高应芳 [明]

  • 高应芳 字惟实,明县城南市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授御史,巡视京、通二仓。巡按广西、山东等地。恩威并著。青州有叛众数千人,假称勤王兵,应芳密侦其奸,立行解散,首恶伏法。进太仆寺卿,疏陈马政八事。诏著为令。隆庆二年(1568)陪祀南郊,穆宗亲睹其才,欲大用,乞假归。神宗初,起为武岗知...[详细]

葛赓 [宋]

  • 葛赓 字德载,宋葛坊人。性友爱,才略过人。建炎间,盗贼蜂起。赓善用长戈,所部又皆勇敢,常为前锋,摧坚陷阵,战无不胜。王燮叛军数千人犯抚州,众皆惧。赓率乡社兵至城御敌,遥呼:骑马有髯者,善战,遇之小心。敌军中果有此人,赓奋勇上前,以长戈向其刺去,应手落马,余者惊溃。乡人欲上报其事,赓曰:吾志除...[详细]

葛元喆 [元]

  • 葛元喆 字子熙,元葛坊人。生而颖异,少博学工文,书法与赵孟頫并称。浙江行省请为幕属参知政事,登至正八年(1348)进士,大臣荐为本县尹。因值兵乱路梗而转入福建行省,辟为经历。居官以善绩著称。不久,浮海北上,至大都,以疾卒。朝士仰其文名,赴吊者三百余人。邑人陈介汇集其诗文为十卷。学生们私谥曰文...[详细]

龚居中 [明]

  • 龚居中(1630年前后在世) 字应园,别号如虚子,明城上龚家(今对桥乡)人。明代晚期太医院医官,江西省历史上十大名医之一。其毕生习医,勤奋好学,精通医理,临床经验极为丰富,对内、外、妇、儿科均有所长。通晓针灸、气功等却病养生之术。尤擅长治疗痨瘵,是中国医学史上杰出的痨瘵专家。平生著述甚多,其...[详细]

龚廷贤 [明][公元1522年-1619年]

  • 龚廷贤(1522~1619) 字子才,号云林,明霞澌龚家人。其父龚信,字瑞芝,号西园,颇有医名,曾任职太医院。著有《古今医鉴》16卷,经廷贤整理刻行于世。廷贤受家庭影响从小爱好医学,立志以医济世,认为“功与良相等”。廷贤随父学医,日间从事诊治,早晚攻读,博考历代医书,自≮经》以下,莫不穷源究...[详细]

桂绍龙 [明]

  • 桂绍龙 字允虞。万历三十五年(1607)进士,授行人。迁礼部郎中。有一贵戚,请求出行时乘肩舆,尚书令绍龙呈案上报。绍龙引祖制抗辩不办,尚书怒,绍龙争之,终不能成。自此声震朝廷。擢福建粮储道。任内广开垦、严注销、预召买、立仓规、慎出入。著《闽储纪略》,成为闽储之规。有个管织造的,称出使官,为人...[详细]

何俊 [明]

  • 何俊 字志高,明戴桥人。初以吏员授福建浦城县丞,正统十年(1445)擢知县事。为官廉平果断,治声大著。十四年,邓茂七等起义,攻掠郡邑,浦城原来没有城墙。俊仓卒间谋画,运石筑城。城坚器利,募民壮守备甚严,敌不敢犯。不久奉命往崇安,敌乘隙来攻城,亟从小路赶回,率壮勇奋力击之,敌奔窜,追斩百余人。...[详细]

何师韫 [宋]

  • 何师韫 女,字秀才,宋后车人,其父早亡,母嫁县人董天进之子,故又作董师韫。从小聪明好学,博通经史,尤喜浮屠之学,遍阅佛学经典,崇信释氏老子。14岁嫁临川饶氏。白天烧火煮饭,夜读书史,时时劝勉丈夫努力学习。好做诗,不肯轻易露面。室前有一株赖愚树,便自在室中书“赖愚”二字匾额,聊以自白,并赋古风...[详细]

何坦 [宋]

  • 何坦,字少平,号西畴。江西广昌县旴江镇人。南宋提刑。何坦为明代名臣、学者、诗人何文渊的先祖。 淳佑十一年(1251)进士。历靖州、江陵府教授,初任宜黄县尉,因揭露县令臧某暴敛,忤郡守被罢官。后起用,知将乐县,擢知连州,所到之处,以善治闻名。累迁宝谟阁学士、广东提刑。精于吏治,处事严格,弹劾-...[详细]

何异 [宋][公元1129年-1209年]

  • 何异(1129-1209)字同叔,江西省崇仁县巴山镇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初授石城县主簿,历两任调为萍乡知县,有政绩,经丞相周必大推荐,迁国子监、丞。在朝应对时,颇称帝意,升为监察御史,调任右正言。绍熙四年(1193),朝廷大臣对光宗屡屡借口自己有病,长期不探询年老多病的太上皇颇有微...[详细]

何自学 [明][公元1397年-1452年]

  • 何自学(1397~1452) 字思学,明后车人。宣德二年(1427)登进士第,授刑部主事,尽心注意庶民冤狱,时称明镜。尝奉命理浙闽积讼,多平反之,升广西佥事。广西小孩偷东西的很多,自学至,以威慑之。其民好讼,往往一案牵连上百人,最后查无实据而释之,自学为此痛惩诬告者,民俗为之一变。补山西大同...[详细]

何宗圣 [明]

  • 何宗圣 字浣非,宗彦弟。万历十九(1591)年举人。任永安知县,擢工部主事,附魏忠贤。刚到任,就遇东南部紧急文书,要求给付粮款以供军队给养。经宗圣多方筹措,得银一万二千余两,及时解赴边地以应军需。后又遇坤宁宫火灾,宫尽毁。宗圣采办材料全力修复坤宁宫。事成,帝喜,升宗圣为太常正卿,后又升其为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