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日柱 [公元1892年-1937年]

  • 钟日柱(1892~1937年),畲族,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生于福安县穆阳竹洲村。年轻时以砍柴换米度日。 民国22年(1933年),闽东革命风暴席卷福安。闽东革命领导人马立峰等常到下竹洲一带活动,日柱在立峰的引导下投身革命。他在家乡发动群众,开展轰轰烈烈的“五抗”斗争和分田运动。翌年加入...[详细]

钟维双 [公元1919年-1978年]

  • 钟维双(1919~1978年)又名林辉,八都镇新楼灵山村人。 民国20年(1931年)中共安(福安)德(宁德)县委在福安罐里村成立,革命浪潮波及与之毗邻的宁德半山、猴盾、新楼一带。钟维双的父亲钟阿品秘密参加革命活动,当交通员,常为传送情报奔走于下南苏区和梅坑苏区。钟维双从小在父辈革命思想影响...[详细]

钟学吉 [公元1856年-1924年]

  • 钟学吉(1856~1924年),别名陈吉,学名春黄,畲族,安东乡白虎坑(今溪南镇白露坑村)人,清咸丰六年(1856年)生。7岁上私塾,学业精良,写得一手好字。同治十年(1871年),通过“蘸明祭”、“度身”、“入录”,成为畲族“盘护忠勇王”的正式传人。光绪元年(1875年),设私塾课童,教授认真...[详细]

周斌 [明][公元1331年-1394年]

  • 周斌(1331~1394年)字质夫,洋中人。明洪武五年(1372年)举乡试,授建宁教授。任上,一心兴学课徒,培植后秀。他素来健谈,言论风生。与郡有司所论皆政教大计,从不言及私事,彼此非公事不私谒。时值明朝初立,兵革未息,社会不宁,教育弊端颇多。为修废起弊,砥砺学行,他严立教规,督诲门生;勉其振肃...[详细]

周道兴 [清][公元1827年-?]

  • 周道兴,号仁山,狮城人,清道光七年(1827)生。父志京,性慈,疏财好义,在政和一带肩挑买卖,养家糊口。道兴因家贫童年失学,由于天资聪颖,奋发勤学,曾说“三年得句,欲为贾岛执鞭”,寝食出入手不释卷,数年痛绳于学,博览深究“四书”、“五经”。咸丰十年(1860),取入邑庠。同治二年(1863)鄮山...[详细]

周敦棠

  • 周敦棠,狮城人,光绪十五年(1889)生。家庭殷实,父高樽,清末秀才,是颇有名气的中医。敦棠童年进私塾就学,稍长从父学医,成年能独立行医,尤精“白喉病”医术。秉性耿直,乐善好施,常为穷苦病人免费施药治疗,救治了不少危重病人,深受群众称颂。 敦棠常在周墩南区行医,目睹社会腐败,百姓病痛比比皆是...[详细]

周建生 [公元1906年-1943年]

  • 周建生(1906~1943年),名介夫,又名金环,学名毕竞,福鼎县前岐周家山村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生于贫苦农家。民国6年(1917年)入村塾读书,民国12年因父病故而辍学。次年到前岐梅树湾村塾任教,薪金微薄,无以养家,又到前岐当店员。 民国21年,建生受共产党人王宏文等宣传革命的...[详细]

周良弼 [清][公元1797年-1871年]

  • 周良弼,字美玖,清嘉庆二年(1797年)生于屏南县甘棠村,自幼读书习武,后考取武秀才,为人见义勇为。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间年歉,粮吏陆澄官将完粮制银每千文抑为六百,民怨沸腾。良弼联络漈下村甘茂远、熙岭村张官灼等上控。时知县符兆纶以良弼等人“为首抗粮”罪,毁誉于众,因而激成全县无一生员...[详细]

周梦虞 [公元1865年-1940年]

  • 周梦虞(1865~1940年),字桐崖,晚号遁庵,别号遁庐老人,福鼎县秦屿人。生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光绪十年(1884年)府试中秀才。翌年,应省试中副举人。 光绪十四年,任福鼎桐山书院山长。光绪二十七年改任桐山小学堂堂长。民国3年(1914年),任桐山小学校长时,反对县公署知事赵士鹏...[详细]

周铭 [清][公元1842年-1906年]

  • 周铭,字新甫,狮城人。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生,五岁丧父,承母教导,勤奋读书。同治五年(1866)考取生员,后为附贡生,为人正直,乐于助人,凡修桥铺路、建路亭、修寺庙等公益事业他都尽力支持。光绪十三年(1887),同其兄弟三人集资建半林溪洞桥、石泉亭。光绪十四年,受县丞蔡锡章荐举为周墩义仓社...[详细]

周钦明 [公元1903年-1937年]

  • 周钦明(1903~1937年),原名刘祖文、均民、祖擦,福鼎县前岐后洋半山壁村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家贫,早年丧父,少时在乡塾念书。民国22年(1933年)9月参加革命。次年底在周家山上东区苏维埃政府工作,协助中共鼎平县委进行革命宣传。这期间,曾化装山货商抵浙江省泰顺彭溪、峰文一...[详细]

周孝培 [公元1894年-1968年]

  • 周孝培,字拯九,斜滩镇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生。12岁时,随父到省城闽县小学读书,15岁考入全闽高等学堂。在校期间,受梁启超《饮冰室文集》影响,思想倾向革命。 辛亥革命胜利,福州光复。周毅然投奔学生北伐军,随队伍进驻南京。学生北伐军改编为学生团后,孝培相继进入陆军小学和北京清河陆军第一...[详细]

周召南 [清][公元1847年-1925年]

  • 周召南,字敦诗,别字雅言,号棠坡,狮城人,生于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自幼好学,授业于周道兴,勤究四书、经史,学业猛进,19岁考取秀才,因母寡,在家奉侍。 召南性情敦厚朴实,言行谨慎,事母至孝,母亲起居饮食,事必亲躬,邻里称颂。居家勤究经史,尤长书法,学习欧体,笔划瘦硬神妙,书法之精,首...[详细]

周郑宝 [公元1876年-1944年]

  • 周郑宝(1876~1944年),屏南县棠口村人,生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家境贫穷,童年时只上过两年私塾,从小爱好雕塑,工艺颇精。 宣统元年(1909年),郑宝开始演出杖头木偶戏。他制出一整套木偶戏衣、道具和舞台设备,并选择《西游记》、《白蛇传》等神话小说,改编为适应于木偶表演的神话戏。...[详细]

周忠魁 [公元1863年-1966年]

  • 周忠魁(1863~1966年),号诚卿,小名开湖。清同治二年(1863年)生于福鼎县硖门东稼洋村的贫苦农家。5岁失怙,承母教熏陶;7岁入塾,自幼勤学好射。 光绪六年(1880年),应福宁镇台武秀才试,名列第一,录为号房(收发),任福宁镇巡捕官、周墩讯官;后升任福州提台,各营台总稽查、泉州提督...[详细]

周宗法 [公元1893年-1978年]

  • 周宗法(1893~1978年) 原名周道德,曾用名周肖皋,古田县人。沙县美以美医院(后改名为卫理医院,系教会医院)的创建人,沙县医院医务主任,内科医师,沙县医务界西医老前辈。 周宗法出生于一个铅铁匠家庭。民国2年(1913年)肄业于福州仓前山协和道学院。后入延平(今福建省南平市)教会办的...[详细]

周祖颐 [清][公元1882年-1922年]

  • 周祖颐字少濂,生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福安县城东凤人。父之翰贡生,为名塾师。清光绪十九年,祖颐以童子参加县考,由家人肩负进场。榜发,周被取在榜首。光绪二十年入县学,光绪二十三年考取拔贡。光绪十四年,祖颐北上京师,目睹清廷腐败,著文报端抨击时弊,语甚痛切,曾被捕一次。清宣统二年(1910年)...[详细]

朱发树 [公元1952年-1987年]

  • 朱发树,斜滩镇元潭村人。1952年生,在校期间,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1968年初中毕业后回乡参加生产劳动,先后担任生产队出纳、会计、队长。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带领队员落实生产责任制,发展多种经营,治穷致富。他热心公益事业,发动群众建学校,修水利。 1985年12月,他被斜滩镇人民政府招聘...[详细]

卓剑舟 [公元1901年-1953年]

  • 卓剑舟(1901~1953年),别号天南遁客,福鼎县桐山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毕业于上海国语专科学校。早年在上海与黎锦熙合编《国语》杂志。年轻时参加南京国民政府-中医考试,获准开业。他精于麻疹,擅长喉科,疗效甚著,且重医德,深受时人赞誉。后到宁波、厦门、广州和南洋群岛等地讲学。 ...[详细]

卓越 [公元1968年-1987年]

  • 卓越(1968~1987年),城郊公社后港大队(今州洋乡后港村)人,1968年12月2日出生。小时爱看《董存瑞》、《雷锋》等英雄人物书籍,羡慕英雄的高尚品德,在校品学兼优,多次被评为“三好生”。 1986年8月,他初中毕业,11月,瞒着家长报名参军,光荣入伍,被分配到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霞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