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德 [公元1922年-1948年]

  • 刘志德 (1922~1948) 原名兰成友,本省宁德县三都港口上半山村人。1941年入伍,1944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任过闽北地区游击队分队长。1946年曾与吴盛端一起到过本县麟洞山头从事地下革命活动。1947年12月,再次与陈世明秘密来到麟洞梧桐顶建立革命据点。不久,中共闽永尤沙南五县...[详细]

刘忠豪 [公元1938年-1980年]

  • 刘忠豪,民国27年(1938年)生于闽清县板东镇。1960年秋毕业于福建省医学院医学系,分配到屏南县医院任外科医生。忠豪初出校门,实践经验少,但上进心强,虚心学习。他在配合手术时,总是胆大心细,认真负责。对手术后的病人,经常观察到深夜,细心护理,深得领导和同事的赞许,患者家属十分感激。 19...[详细]

刘中藻 [明][公元1605年-1649年]

  • 刘中藻(1605~1649年),字荐叔,号□山,福安县苏阳村人。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生。父廷莫,母张氏。中藻10岁丧父,寄居彭洋舅家。15岁,娶穆阳缪氏女为妻,后由恩贡入太学;崇祯六年(1633年),应顺天府乡试,中举人,任福建闽清教谕。崇祯十三年(1640年),进士及第。授官行人司行人...[详细]

刘宗璜 [公元1915年-1983年]

  • 刘宗璜,乳名瑞生,笔名刘依林、白蓬、黄轲、丁秋野。民国4年(1915年)11月生,祖籍福安溪潭磻溪村,后迁居县城韩阳冠后巷(今为中兴街)。 民国19年宗璜在福安初中毕业后,赴上海光华大学高中部继续学习。他愤恨国民党政府丧权辱国,激于爱国热情,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曾两度去南京-。民国21年冬,加...[详细]

李先才 [公元1884年-1973年]

  • 李先才(1884~1973年),字谦行,光绪十年(1884年)生于平湖镇长宦村贫苦的基督教徒家庭。小学时勤奋好学,深得美国传教士喜爱,先后读完美以美基督教会所办的初、高中和协和大学。 民国2年(1913年),为美以美基督会推荐赴美留学,先在俄亥俄州宝抚学院和企利温尼城爱德百尔学院当工读生。民...[详细]

李育民 [公元1891年-1973年]

  • 李育民,原名志膺,乳名华泽,屏南县双溪镇人,生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 幼年入私塾,先后进县高等小学堂、福州府中学堂文科学习。宣统三年(1911年)秋,转学私立福建法政学堂(后改称福建私立法政专科学校)。民国2年(1913年),他以法专首届优等生毕业。此时袁世凯北京政府在帝国主义支持下...[详细]

李玉英 [公元1923年-1983年]

  • 李玉英,女,原籍福州,生于民国12年(1923年)10月。“七七事变”后福州沦陷,玉英及弟妹由其寡母携带离乡背井,沿途乞讨,贫病交迫,母及弟妹相继死亡,唯她幸存,流落至古田。解放初,她同一工人结婚。其后,参加农民夜校学习,曾任谷口村、乡妇联干部、文教委员等职。 1957~1977年,玉英一直...[详细]

李珠妹 [公元1918年-1981年]

  • 李珠妹,女,祖籍屏南县芳院村。民国7年(1918年),生于前凤林村。她母亲因缺奶,把她送给杨永豹为童养媳。永豹死后,妻离子夭,珠妹又被杨郑根收养。郑根家境困难,珠妹8岁就里外操劳,却缺衣少食。苦难的童年磨就她倔强的性格,养成吃苦耐劳的习惯。民国22年,珠妹被养父嫁给路下村林道喜为妻。丈夫租种地主...[详细]

龙卓钦 [公元1945年-1988年]

  • 龙卓钦原籍古田,生于民国34年(1945年)。1952年,就读建瓯县小桥小学,1955年参加中国少年先锋队,热爱祖国、热爱公共财产。他发现坏分子邱振峰多次-公共财物,屡次揭发。坏分子曾以暴力威胁和财物利诱,卓钦均不为所动,仍坚持揭发,勇敢斗争。邱振峰因而仇恨在心。1959年1月13日,卓钦行在途...[详细]

陆阿阜 [公元1913年-1936年]

  • 陆阿阜,双城镇北街人,生于民国2年(1913)2月。游春妹,乍洋乡五蒲人,生于民国元年1月。两人是夫妇。 民国23年3月间,阿阜加入上西柘洋区苏维埃政府游击队,不久担任第一支队队长,走乡串户发动群众,扩大革命影响。同年冬,革命转入低潮后,他整年奔跑在霞鼎泰边区的各个山头与敌人作斗争。民国26...[详细]

陆大钟 [清][公元1821年-1925年]

  • 陆大钟,字鼎才,号钱老。清道光元年(1821年)生于屏南县谢坑村。8岁入私塾,深受儒学教育。 谢坑村系屏南、政和、建瓯三县交界的偏僻山村,当年民生困苦,文化落后,时疫流行,缺医少药。大钟父亲际滔颇识医理,大钟成年后,跟随其父行医,并精读陈修园《医学三字经》及汪昂《汤头歌诀》等医书。 道光...[详细]

罗富弟 [公元1905年-1940年]

  • 罗富弟(1905~1940年),原名俊英,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六月生于福安松罗牛落洋村的贫苦家庭。 民国18年(1929年),在马立峰的引导下,罗富弟走上革命道路,积极从事革命活动。民国1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民国22年12月,岭面区苏维埃政府筹备处成立,罗富弟任副主任。同月,任...[详细]

罗金木

  • 罗金木,又名罗世全,梧柏洋村人,光绪十二年(1886)生于福安县康厝石尖村。罗家世代务农,金木自幼帮助父亲劳动,吃苦耐劳,正直仗义。16岁出外当长工,20岁时因家遭火灾,迁居梧柏洋,租种地主土地,艰难度日。24岁时逼于生计,去政和山区烧炭谋生,饱尝生活艰苦,目睹炭工的工伤病痛、无医无药困状,他拜...[详细]

罗荣 [明][公元1465年-?]

  • 罗荣,字志仁,号蘖山,凤埔乡罗家墩村(今为水库淹没)人,约生于明成化初年(1465年)。弘治三年(1490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出使临清,累升员外郎、郎中、广东布政司参议、参政等。 罗荣任郎中时,古田尚无城垣之建。县民林堪至京申请筑城,罗荣鼎力相助,请于朝廷,始得实现。 罗荣为官绝私访豪...[详细]

罗文藻 [清][公元1611年-1691年]

  • 罗文藻(1611~1691年),乳名罗才,又名火沼,字汝鼎,号我存,拉丁名Gregorioiopez,福建福安人。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生于罗-家巷里巷村,自幼父母双亡,依兄嫂生活,8岁即为人放鸭谋生。罗江天主教堂传教士见他衣食不足,雇为教堂佣工。文藻天资聪慧,工余勤学教义,崇祯六年(163...[详细]

陆品珪 [公元1893年-1951年]

  • 陆品珪,字仲渊,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出生于屏南县双溪村。八岁就学私塾,后转入双溪高等小学堂,学习勤奋,尤好绘画。民国初期,他从福州中学毕业后考入福建法政专科学校法律专业。在福州,他看到官场奸侫当道,政治腐败,遂弃法学画,到上海入刘海粟主办的美专学习。在老师教诲下,他进步很快,尤专人物和花卉...[详细]

陆瑞徵 [公元1875年-1943年]

  • 陆瑞徵,字家祥,号吉庵,屏南县龙源村人,清光绪元年(1875年)出生于农家。私塾仅读一年,即能背诵《三字经》、《千字文》及《四书》。后入县城双溪书院深造。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瑞徵考中生员。 维新运动后,福建设立全省师范学堂,发文各县保送学生。瑞徵学习成绩优异,获得知县推荐。光绪...[详细]

陆元端 [清][公元1830年-1891年]

  • 陆元端,又名元纬,柘洋高园人。清道光十年(1830)六月出生。 元端天资颖悟,习儒业医,尤其精通麻痘,享有盛名。 时霞浦城关天花流行,福宁知府的3个儿子都染上天花,遍请当地十几位医生诊治均无效。知府派人请元端前往诊治。元端细察病情,对群医认为不治的一病儿,断为服药可愈;而对群医认为病最轻...[详细]

吕爱宝 [公元1925年-1978年]

  • 吕爱宝(1925~1978年),字芝兰,民国14年(1925年)生于浙江省新昌县藕岸村。先世务农,家境清贫。8岁时,她入嵊县“镜衣舞台”越剧班学艺。14岁即领衔主演《梁红玉》、《百花公主》等戏,名噪于嵊县、天台、临海一带。 民国33年,爱宝随戏班至浙东一带演出,被四明山区的新四军三十五支队吸...[详细]

吕学政 [公元1921年-1949年]

  • 吕学政(1921~1949年)原名发财。山西高平县杜寨乡上西村人。民国24年(1935年)参加革命,民国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高平县三区公安特派员。民国35年,加入地方武装组织,曾担任分队长。民国38年4月随军南下,9月任宁德县三都公安派出所所长。当时三都反动大刀会组织为特务所操纵,经常造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