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定祁 [清][公元1820年-1883年]

  • 华定祁 (约1820~1883) 华定祁,字叔宋,连城县曲溪乡(原为姑田乡)蒲竹溪人,约生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前后。幼年聪慧,颇负文名。道光二十五年(1845)中进士,被选为农部主事,后升为郎中,再后外放广东韶州知府。 在韶州任内时,正值军务纷繁。有自敌方军营逃出前来的士兵,都...[详细]

黄才胜 [公元1917年-1941年]

  • 黄才胜 (1917~1941) 黄才胜,原名才生,又名仁清,民国6年(1917)出生于长汀、连城接壤的偏僻山庄黄岗村(今朋口池溪)。父亲黄亮福,以租种别人田地为生,省吃俭用,让才胜上一年私塾。 民国18年10月,池溪、小鱼潭、黄岗等村爆发以池溪为中心的农民-,成立农民协会、赤卫队、少...[详细]

黄定基 [公元1913年-1951年]

  • 黄定基(1913~1951年),又名定成,曾用化名贾定基,民国2年(1913年)4月15日生于上杭南阳乡(1958年前属长汀县辖)南阳村。10岁时其父病逝,他靠做篾工维持生活。 民国18年7月,红四军一纵队到达南阳,发动农民-,建立乡苏维埃政权,他即参加赤卫队和共青团,25日报名参加红军。 ...[详细]

黄复康 [公元1902年-1981年]

  • 黄复康,原名文橙,别名信秋、祖香、雯晴,龙门镇赤水桥村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十一月初十生。因父早逝,在省立九中读书一年即辍学到江西大余县当学徒。民国16年(1927),南渡苏门答腊的亚沙汉,初在其堂兄经营的永联昌商行任副经理,不久弃商从教,任亚沙汉培善中学事务主任兼董事会秘书,还先后任亚...[详细]

黄炜华 [公元1914年-200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黄炜华(1914—2001年),原名黄灶祥,上杭县南阳(原属长汀县南阳区)人,民国3年(1914年)农历8月19日生。民国18年8月小学毕业后,参加少先队,任宣传员。民国19年2月,被选送到列宁师范学校读书。4月,调武北特委工作团。6月,在长汀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红四军第三纵队政治部宣传员...[详细]

黄华音 [明]

  • 黄华音(明万历崇祯年间人),是永定“第一名山”东华山的开辟者,抚市乡华丰村人。曾在青草湖随著名道士沈龙湖学道,为沈龙湖的入室弟子。 东华山嵯峨千仞,林密竹深,未开辟前是虎穴狼窝,人迹罕至。华音不避艰危,探幽履险,寻奇觅胜,选择建筑道观地址。然后筹集资金,率工人披荆斩棘,凿石级陡,开通道路,建...[详细]

黄继烈 [公元1901年-1931年]

  • 黄继烈,又名德三,长汀大同乡罗坊村人。生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中学时代与王仰颜等结为好友,共同探讨救国救民真理。当他读完《共产党宣言》后,在书的扉页上写下《读后有感》:神州长夜路漫漫,求索无门苦彷徨,欣闻曙临朔方地,惟愿投笔治戎装。”表达忧国忧民,追求真理,向往革命的感情。中学毕业后,在模...[详细]

黄绿萍 [公元1899年-1972年]

  • 黄绿萍(1899~1972年),笔名李华、白羽、黄河、鲁女。永定人。民国11年(1922年)南渡缅甸仰光,在药房当文书兼任《仰光日报》记者。翌年回国,在厦门经营大南烟庄。民国15年,参加北伐。民国19年,应聘到汕头筹办《星华日报》,后返厦门任汕头《星华日报》、新加坡《星洲日报》及巴城、爪哇等地侨...[详细]

黄筱明 [公元1884年-1954年]

  • 黄筱明 (1884~1954) 黄光石,字筱明,乳名永德,别号混一子,连城县北团乡溪尾村人,生于清光绪十年(1884)。少年时,父亲就已去世,家境贫寒,虽酷爱读书,但无力延师,靠刻苦自学。对诸子百家,无不通读,尤爱经学。一生对《易经》以及宋儒理学,性理大全诸书,作过深入研究。所以对阴阳变...[详细]

黄清渠 [公元1929年-1989年]

  • 黄清渠(1929~1989) 黄清渠,福建龙岩人。出生于印度尼西亚的华侨商人家庭,其父黄复康是爱国侨领。民国19年(1930)随父母到南洋。1949年广州解放前夕回国,就读于大连工学院,后到哈尔滨工业大学攻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82年底任广东省科学院测试分析研究所副研究员。1984年...[详细]

黄位斗 [清][公元1804年-1870年]

  • 黄位斗 (约1804~1870) 黄位斗,连城县人。少小时,其父督教甚严。有一天,黄位斗跟其大哥在家塾院内桂花树下玩耍,位斗爬树不上,而他大哥已敏捷地爬到树梢。父见后,即以竹鞭抽打位斗,而其大哥倒只受到父亲轻微责罚。位斗母见此,感到丈夫不公正,甚是疑惑不解,位斗的父亲解释说:“伯虽长,他...[详细]

黄文 [公元1917年-1983年]

  • 黄文,长汀古城长校人,民国六年(1917)出生。二十年(1931)九月,他前往瑞金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二十一年(1932),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次年转为中共党员。曾参加第三、四、五次反“围剿”斗争。 民国三十三年(1934)十月,黄文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经历了三过草地、三翻雪山的严峻考...[详细]

黄鹄显 [公元1914年-198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黄鹄显,民国3年(1914年)生于上杭蓝溪镇岐滩村。1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他入彭杨红军学校学习。结业后任红军连指导员、连长,后调红军总司令部作战局任参谋,在朱德、张云逸等身边工作。24年,在红军长征途中,被派到红四方面军总部作战科任科长,后任红军第三十军参谋长...[详细]

黄学周 [公元1895年-1956年]

  • 黄学周(1895~1956),字培泉,别字拙余,高陂乡平在厦黄村人。由于父亲在南宁经商,少年时期就在那里度过,稍长,毕业于广州法政专门学校,后又在广东大学经济科肄业。民国12年(1923年)回乡,任高陂区保卫团团长。民国13年,出任龙岩县县长。民国15年12月参加北伐军东路军,任国民革命军东路军...[详细]

黄仪臣 [清][公元1702年-1781年]

  • 黄仪臣,长汀三洲人,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生于民间医生家庭。他自幼立志学医,扶危济贫,因自号“力扶”。他医术高明,被誉为“-”。雍正二年(1724),汀州知府李璋之子患疑难杂症,久医无效。经仪臣治疗,药到病除。李特赠“蜚声上国”金匾,从此,更是遐迩闻名,门庭若市。 一次,仪臣外出行医,见...[详细]

黄颖成 [公元1877年-1955年]

  • 黄颖成 (1877~1955) 黄颖成,字佩囊,号栗园,连城县庙前镇芷溪村人,生于清光绪三年(1877)。自幼聪慧过人,13岁中秀才入县学深造,时人誉为神童。他精通六艺,尤擅长史学,议论精辟,文章流畅。颖成深受孙中山革命理论的影响,宣统三年(1911)赴省应试时,革命思想不觉形诸笔端,结...[详细]

黄翼深 [公元1897年-1952年]

  • 黄翼深 (1897~1952) 黄翼深,字鹏霄,又名黄金养,连城县庙前镇芷溪村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 民国4年(1915)小学毕业后,考入连城县立中学读书。在中学期间,阅历渐深,对国家的贫穷落后深为忧虑,加上当时社会盛行“教育救国”和“实业救国”的言论影响,认为科学技术...[详细]

黄友谋 [清][?-1854年]

  • 黄友(?~1854年) 史称黄有使。和睦里(今新桥)云墩村人。原在乡务农,迫于生计,后改撑船为业。但生活仍然艰难,又到永安、大田、永春一带闯荡谋生。一日测字先生对他说:“友者反字出头也。你要出头,就要造反,否则就得一辈子受苦”。于是加入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的天地会。他创立天地会的支派——红钱会,...[详细]

黄元英 [清][公元1855年-1919年]

  • 黄元英,字卓尔,长汀童坊水头人,清末汀州名医。生于清咸丰五年(1855)。自幼既读《四书》、《五经》儒学经籍,又攻《伤寒》、《金匮》仲景医典。举秀才后,仍笃志行医,肩负药担,走乡串村,悬壶闽西,赣南等地,名闻一时。光绪二十年(1894)40岁中举人,但他不为世俗所拘,不慕荣利,仍以行医济世为务。...[详细]

黄玉才 [公元1909年-1949年]

  • 黄玉才,原名毓采,长汀策武乡策田村人,生于清宣统元年(1909)二月二日。他幼年丧父,母又瘫痪,靠亲友周济维生。15岁小学毕业后,外出当兵,在国民党18军11师胡琏部下当勤务兵。因刻苦军训,练习格斗、奔跑,能与跑马比高低,有百步穿杨的本领,被调到侦察队,不久,升为队长。抗日战争期间,任特务连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