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 [明]

  • 张明 张明,字元亮,浦城人。明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登第时,照例给他坊价银300两,他不接受。家乡循例拨夫供役,都坚决辞谢。他认为,不敢因登第就给乡人增加经济负担。入朝后,授户部主事。时有编修官杨名,以直言被捕入狱,累及编修程文德,大臣们都因畏惧宰相汪鋐,不敢过问。杨名被判充军,程文德...[详细]

詹公荐 [宋][公元989年-1042年]

  • 詹公荐(约989~约1042),字文举,崇安县星村镇黄村人。宋政和二年(1112)进士。靖康二年(1127),金兵攻陷京城,立张邦昌为伪朝皇帝。张邦昌很赏识詹公荐的才华,要重用他,他却潜匿不去,并将敌情详细上报南宋朝廷。宋高宗褒扬他说,国家危难,人心骚动,詹公荐临危不乱,的确是个忠臣。遂擢升他为...[详细]

张佩瑾 [公元1901年-1965年]

  • 张佩瑾,字怀芝,建瓯县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生,毕业于国立武汉大学英语系。初在四川执教,旋回闽先后任福安康山中学、漳州中学教员。民国15年(1926)回建瓯,其时北伐军进驻建瓯,改革县政,佩瑾任教育局主任。他支持新政,鼓励学生读白话文、学新文化、参加社会活动。 民国17年国民党 在建...[详细]

章频 [宋]

  • 章频字简之,世居浦城德星门外马车街。宋景德二年(1005年)中进士,知南昌县(属今江西),改大理寺丞,知九陇县(今属四川省),迁殿中丞。眉州孙延世伪造契卷夺取同族人田产的案件久悬未决。章频调查契卷,发现墨迹浮在朱印色上,因而判断是先盗印而后书写的伪契,使孙延世伏罪。天禧(1017~1021年)初...[详细]

张荣进 [公元1919年-1978年]

  • 张荣进,原名老邱。1919年4月生于顺昌县埔上乡墩头村一个雇农家庭。少时父母双亡,生活贫困。十二岁就为本村富户放牛看鸭,艰难度日。 1934年11月,红军闽北独立师在顺昌县西北农村开辟游击区,荣进受其启迪,于1935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6月参加游击队,在墩头村一带,宣传发动群众,...[详细]

章荣生 [公元1914年-1983年]

  • 章荣生,南平市王台乡(今王台镇)溪后村人,生于民国3年(1914)5月,祖辈务农。 民国22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东方军)入闽驻王台乡,章荣生报名参加红军。他随红军赴江西根据地时,在途中的一次战斗中失散,寻找不到红三军团队伍,后返回家乡。不久被国民党乡公所抓去毒打,经乡亲保释,在家务...[详细]

张善 [宋]

  • 张善 张善,字性之,浦城人。明永乐七年(1409)进士,累官致监察御史。皇帝有一外戚纵奴殴人致死,善弹劾该外戚10件不法行为,将其逮捕入狱。一个有权势的宦官强夺民田300亩,事情暴露后,皇帝诏令这个宦官按价还钱,他竟敢不给。善继续上疏罗列他的罪行,宦官终于受到惩治。后出按广东时,马军林思佑倚...[详细]

张树雄 [公元1917年-1948年]

  • 张树雄,原名宗显,建瓯县吉阳乡人,民国6年(1917)生。3岁丧父,母子均由祖父张衡甫养育,住在县城。树雄幼年就读梨山小学,民国20年毕业,再读南平闽北中学师范科。民国25年任建瓯后街小学教员。民国26年由县教育科选送福州“中心小学校长训练班”进修,回建瓯后任吉阳中心小学校长。抗日战争爆发,国共...[详细]

章望之 [宋]

  • 章望之字表民,浦城人。伯父章得象为相,荫为秘书省校书郎、监杭州茶库,仅年余,以病辞职。求举“贤良方正”,因伯父在相位,避嫌而被制止;上 书论时政达万余言,没有得到答复。从此,他不想做官,专心钻研学问。游学于江淮一带,足迹遍及齐、赵、湖、湘、湃、陇、吴。山水胜处,无所不历。生活艰苦,常为温饱而操劳...[详细]

张彦清 [宋][公元1155年-1218年]

  • 张彦清字叔澄,浦城人。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生,绍熙元年(1190)进士,授光泽主簿,约在庆元二年(1196年),他被派往福州试士,这时理学被斥为伪学。他的同事提出的策问及士子的对答都希冀符合贬斥理学的意图,而张彦清独取持议不阿的士子。任安福(今属江西)丞时,有广陂废坏,他向郡守请求修复。...[详细]

章谊 [宋][公元1078年-1138年]

  • 章谊 字宜叟,浦城人。生于宋元丰元年(1078年)。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历任漳、台二州教授,杭州通判。 高宗南渡,召为仓部员外郎,不久召为驾部外郎迁殿中侍御史。章谊不避权贵,遇事敢言,献战守四策。绍兴二年(1132年),任大理寺卿,不久,升为权吏部侍郎、刑部侍郎兼详定三司敕令、徽...[详细]

张银英 [公元1894年-1933年]

  • 张银英(1894~1933),崇安县溪洲人。民国16年(1927)11月由中共崇安县委书记徐履峻介绍参加中国共产党。入党后在下梅、溪洲一带组织民众会,宣传抗捐抗税,发展党员20余人。民国17年,他领导下梅一带农民建立中共支部,并担任中共村支部和中共下梅区委员会书记。同年10月1日,他带领下梅地区...[详细]

章友直 [宋][公元1006年-1062年]

  • 章友直 字伯益,浦城人。宋景德三年(1006年)生。自幼好学,卓尔不群,不拘小节,不屑仕途科举,精于音乐、奕棋,能书善画,曾在著名书家徐铉门下学玉箸篆书,得其精髓。当时人以为:自秦李斯善篆法之后,只有一个唐代的李阳冰;李阳冰之后,只有一个徐铉。章友直出于徐铉门下,其成就犹如孔子门下的子游、子...[详细]

章元振 [宋][公元1091年-1155年]

  • 章元振(约1091~约1155),字时举,崇安县星村黄村人。政和五年(1115)中进士,任洪州分宁县尉。任期内除暴安良,断案英明。有富家被盗,罪犯被仆人抓获后畏罪自缢身亡。仆人由于害怕受连累相继自杀。章元振首次查验后即获得实情。但由于复查者向富家索贿未成,便反诬罪犯是被富家打死后为了灭口又继而杀...[详细]

张贞 [公元1897年-1948年]

  • 张贞,字伯坚,建瓯县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11月12日生。兄弟4人,他居长。16岁小学毕业,续入建郡中学堂(后改为福建省第五中学即建瓯一中前身)。张贞家贫好学,品德优良,为校长谢廷昌器重,以二女相许。中学毕业后,谢资助他考进福建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深造。1926年,在法政专校毕业,当时,正处...[详细]

张智 [明][公元1378年-1406年]

  • 张智字玄略,生年不详,顺昌县人。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以精通-,考绩优良,被推荐到吏部,出任夷陵州(今湖北宜昌市)学正。不久任礼部左侍郎,因主张普及礼教有功,调任礼部右侍郎。明太祖提倡“务学以明礼”,对地方管教育官员忽视礼教的现象很不满意,遂诏张智修制礼乐制度。张智把所拟订的礼教内容,先在...[详细]

詹继良 [公元1880年-1931年]

  • 詹继良(1880~1931),字叔政,号雪镜,崇安县五夫乡人。前清廪生,后毕业于全闽师范学堂,历任劝学所所长、建安道尹公署科长、视学、甲种森林学校校长、崇安县志局纂修、初级中学校长、民团团总、代理县长等职。 民国16年(1927)5月,北洋军阀溃兵彭伟、马云龙抢劫五夫。詹继良带领民团埋伏于馒...[详细]

詹盛斋 [清]

  • 詹盛斋原籍安溪,清咸丰元年至十年(1851~1860年)带乌龙茶种携眷自安溪来建瓯定居,在建瓯水南山地开荒种茶,制成青茶出售。光绪二年(1876年),詹盛斋在县城创设金圃经记茶庄,招引广州、潮州、汕头等处客商前来采购。光绪中叶,詹盛斋经营乌龙茶,也经营水仙茶,用其近30年的制茶技艺,细工精制,无...[详细]

詹时升 [宋][公元1062年-1126年]

  • 詹时升(约1062~约1126),字正行,崇安县星村镇黄村人。北宋元丰八年(1085)进士,任兴化(府治今福建莆田)通判,后升任汀州(府治今福建长汀县)知府,当时因暴雨成灾,居民大受其害。詹时升即疏引河道,消弭水患,政绩显著。后调任兴化知府。不久辞官退隐。 ...[详细]

赵善俊 [宋][公元1132年-1195年]

  • 赵善俊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生,字俊臣,邵武人,宋太宗七世孙,父赵不衰任闽路兵马钤辖时,定居邵武。幼力学强记。16岁时,荐名南宫。后又中文科,先后任签书昭信军节度判官厅公事、干办诸司审计司、提辖榷货物都茶场。办事明敏练达,孝宗很高兴地说:“宗室乃有斯人。”留为太府寺丞。后外放,任直秘阁知庐州...[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