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南平市> 建瓯人物

张树雄

[公元1917年-1948年]

张树雄为[公元1917年-1948年]

  张树雄,原名宗显,建瓯县吉阳乡人,民国6年(1917)生。3岁丧父,母子均由祖父张衡甫养育,住在县城。树雄幼年就读梨山小学,民国20年毕业,再读南平闽北中学师范科。民国25年任建瓯后街小学教员。民国26年由县教育科选送福州“中心小学校长训练班”进修,回建瓯后任吉阳中心小学校长。抗日战争爆发,国共合作,建瓯成立抗敌后援会,树雄在吉阳发动组成抗敌后援会吉阳分会,他被推为分会主任委员,曾带动学生和青年开展演剧、歌咏、办壁报等宣传工作,并募款慰劳前方将士。此时由张沐和詹楚材介绍,经中共建瓯县委批准为中共党员。民国27年任中共吉阳支部书记,同年张沐被暗杀牺牲,他秘密召集党支部同志开会悼念。因张沐事件,吉阳党支部一度与县委中断联系。此时树雄仍充吉阳中心小学校校长,修建吉阳前街方广堂旧庙为中心小学新校舍,为吉阳小学教育作出新建树。结合宣传抗日,标示岳飞、文天祥等民族英雄事绩为爱国主义教育课题,教育学生,并扩大中共统一战线和坚持抗日政策在农村中的影响。
  民国29年,有吉阳三青团骨干在中心小学任教员,秘报树雄是“异党分子”。中共组织决定树雄立即辞职,遂于民国30年转移至南雅保育院任教。此时中共地下交通站设在保育院,树雄为教员,实则负担交通站工作。不久,调浦城,利用旧朋友关系,在浦城粮食购销站任职,以此为掩护,仍搞地下交通工作。同年9月,省委派庄征为赣东北特派员,树雄为副特派员,在江西铅山河口镇建立秘密机关,与华东局的特派员联系,往来于赣东北各地和闽赣之间,向省委汇报工作及传达上级指示。民国32年3月,一度奉调上武夷干校第五期城市干部学习班学习,因工作需要仅留2天即下山返河口镇。中秋时节,被国民党特务逮捕,押往铅山第三战区直属联络站囚禁。民国33年5月,移光泽,受审时,虽在酷刑威逼下,拒不招供,因被手拷脚缭投入监牢。民国34年抗日战争胜利,国共谈判,签订“双十协定”,中共中央根据协定屡次催促国民党释放被押中共人员,树雄乃得恢复自由。
  民国36年春,省委成立城市工作部,树雄任中共闽侯县委副书记。民国37年春,因城工部事件被错杀,时年30岁。1955年中共中央再度审查城工部问题,乃得昭雪,追认为烈士。
同年(公元1917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8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