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璧生年不详。号拙庵,建瓯人。宋开庆元年(1259年)进士,第六名,璧“清修玉立”,被理宗选为驸马,把寿安公主许配给她,并赐第于临安的安济桥西。景定(1260~1264年)间,贾似道专权,璧独率同列论和不便,群奸更加忌恨他。由于正义得不到伸张,璧上表请归,未准,公主奏于太后,才得旨归养。璧与朱浚...[详细]
谢成汉 建瓯人,生于民国9年(1920年)。粗识文字,以肩挑麦芽糖兑换破旧物为业,经常兑来一些古董、古钱、古玩。 建瓯鼓楼后原有两户古董商店,陈列古物琳琅满目,谢成汉对此产生兴趣,因而与古董商结识,时相来往并拜其为师,逐渐提高鉴别能力。他对古董0流失国外极为愤慨,因而以保护古物为己任,所...[详细]
谢澄宇,建瓯县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生。早期南京政治大学毕业,为国民党陈立夫、陈果夫系统的中坚人物,曾任国民党南京市党部执行委员。抗日战争初期,随南京政府撤退至武汉,任国民党汉口市党部执行委员。武汉沦陷,撤退至重庆。任国民政府侨务会委员。民国34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随政府还都南...[详细]
谢廷昌,字杞楠,建瓯县东峰镇桂林村人。清光绪二年(1876)生。清末设学校,廷昌赴北京就读京师大学堂,民国元年(1912)毕业。民国初年,建宁府中学堂改名为建瓯中学校,学堂监督更名校长。廷昌由闽都督府建郡宣抚使冯金荣聘为校长,迄民国6年改组为福建省立第五中学,省派丘梧接充校长,他乃离职。 民...[详细]
谢誉字倬中。政和人。朱松任政和县尉时,以公事行乡间,听到田舍中传来读书声,遂循声查访,见谢誉对案危坐苦读,并见他文词不凡。朱松大喜,将他带到官舍,口授经史百家之言,而勉其攻读所未学到的学问,后于绍兴二年(1132年)登进士。调泰宁主簿,乞奉祠,卒年46岁。所作遗文,朱熹为序。 ...[详细]
谢源,字伯渊,建瓯县人。清光绪十六年(1890)生。民国4年(1915)与邑人黄润、张炳、叶簵、谢煌等积极筹备建立图书馆。民国7年建瓯县公立图书馆落成,议定先由筹备同人自献藏书,然后向地方宿儒学人募集,并向各界募款,充作必需费用。民国9年谢源任馆长,无薪给,惟求粗奠基础。民国12年谢源向笋商劝募...[详细]
谢祖信字诚甫,邵武人,宋宣和六年(1124年)进士。由迪功郎历江西提刑司干办公事。宋绍兴(1131~1162年)初,献屯田利害于朝,转从政郎充敕令所删定官。召对,奏言切中国家弊政。宋绍兴五年(1135年),升为监察御史,守殿中侍御史。因与章惇连姻,求去,任直秘阁知吉州。宋绍兴九年(1139年),...[详细]
锺新秀 锺新秀,女,浦城石陂梨岭村人。生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嫁小雪村黄陈妹为妻,家境贫寒。民国23年(1934),因农业歉收,欠下地主8担租谷,仅两年时间,利滚利要还40多担。一天地主登门逼债,家无力还清,地主便要将他儿子李生卖壮丁抵债,新秀无奈,让李生寻找红军。半年后,李生回家,宣...[详细]
熊禾(1247~1312年) 字位辛,一字去非,号勿轩,晚号退斋。建阳崇泰里(今莒口乡)人,生于南宋淳祐七年(1247年)。世居云谷鳌峰之东熊墩。幼年颖慧,有志于濂、洛、关、闽之学。访朱熹门人辅广,拜为师,游浙江,受业于刘敬堂,得朱熹论学之要旨。 咸淳十年(1274年)中进士,任汀州(治...[详细]
熊克 熊克,字子复,建阳人。宋绍兴元年(1131年)生,是唐御史大夫熊博的后裔。熊克自幼聪颖好学,长大后写得一手好文章。 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熊克中进士,历任顺昌县主簿、镇江府儒学教授、浙江诸暨知县、文恩院提辖、秘书郎、权直学士、起居郎兼直学士院等官职。为官清正,关心百姓疾苦。在...[详细]
熊克(约1128~1190),字子复,崇安县兴田镇城村人。少年勤奋好学,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中进士。初任建州教授,适逢转运使举行宴会,要他撰写乐章,郡守王淮读后很赞赏,熊克遂得到器重,后调升为浙江诸暨知县。当时浙江赋税追收紧迫。熊克说,我宁可获罪也不能加重百姓的负担。时值干旱,上司偏偏派...[详细]
熊源祥,字元祥,号兴汉,政和县人,为松溪县茶叶大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他出生于民国24年(1935)。1950年就读政和初中,后因家庭经济困难辍学,到政和茶厂当通讯员。由于他工作积极肯干,一年后提升为练习生。1955年政和茶厂派他任驻松溪茶叶收购站负责人。1956年10月16日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详细]
熊宗立 名均,字道轩,别号勿听子。建阳人。约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生。成年后继承祖辈医学遗产,深入社会行医,医术精湛,声名日噪。 壮年后,从事医书的著述、校注和刻版工作。编纂的《名医类证医书大全》,对中医临床有极高的参考价值。该书传入日本,被视为“医家之宝”,对日本汉医的发展产生重大...[详细]
徐祺(1929~1986),邵武萧家坊乡登高村人。他出生在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期在登高读完初小,即在家务农。民国32年(1943)到建宁县简易师范学校读书,于民国36年毕业后分配到邵武金石中心小学任教。 1949年12月,经组织调配到邵武县人民政府小教训练班学习,后在邵武县人民政府财政科工作...[详细]
徐诩 徐诩,字元敏,浦城人。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任会稽主簿,调任上元县丞、龙泉(今属浙江)知县。任上,将发常平仓赈饥,县丞有难色,徐诩说:“倘有谴责,吾任其咎。”于是籍30人为甲,按人给牌,见牌受米,这年虽有饥荒,但不见有害。不久升为提辖行在,榷货务都茶场,以课额增羡召对,任监察...[详细]
徐柏 徐柏,字守卿,浦城人。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授户部贵州司主事,管通、德二州仓。时米价正涨,柏下令交粮人先纳钱,等价平后再买米充仓,利官利民。后调任户部山西司员外郎,不久升为郎中。徐州的沛河决口,工部尚书朱衡知道他的能力,选用他赞襄疏导河水达6年之久。后守广东廉州(今属广西),...[详细]
徐伯相 徐伯相,字良夫,浦城人。明嘉靖十九年(1540)举人,授广西柳州府推官。柳州是少数民族杂居地,他公正平允办案,使强悍的人都信服。柳州有肥沃的荔波地,被南丹州土官者侵没达百年。伯相经过认真勘察调查,还为民业。不久,升伯相为建昌(今四川西昌)府同知,再任南京户部员外郎。升郎中时,值严嵩当...[详细]
徐的字公准,建安(今建瓯)人。宋天禧三年(1019年)进士,补钦州军事推官。钦州地处山谷之间,土质潮湿,气候阴郁,人民多死于瘴疠病。徐的关心民间疾苦,策划根治办法。乾兴元年(1022年),向转运使郑天监建议,请将钦州迁徙到濒水之处。经转运使奏明朝廷许可,并把徐的留下办理迁徙工程。徐的在迁徙工作中...[详细]
徐凤 徐凤,字子仪,浦城人。宋淳熙四年(1177)生,7岁能文,15岁就博阅古今图书。庆元二年(1196)登进士第,授漳浦县(今属福建)主簿。历任宗正丞兼学士院。开禧元年(1205)再登博学宏词科。嘉定十二年(1219)召对时,奏章几万言,切中时弊,升为秘书少监。历事宁宗、理宗两朝,出入翰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