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锡权

  • 林锡权安厚乡美峰村人,民国30年11月生。1966年南京工学院陀螺仪及导航仪器专业毕业后,分配在九江市国营第四四一厂工作,1978年调回平和农用运输车厂,1985年起任副厂长、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合著书2部,分别由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福建科学出版社出版,有1篇学术论文在1991年全国农用运输车技...[详细]

林学渊 [公元1894年-1982年]

  • 林学渊(1894~1982年),学名师潜,城关人。青年时期就学福建法政学堂,毕业后曾任南安县诗山职业学校教员,加入同盟会、国民党。后弃教从政,曾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参谋。北伐期间任东路讨贼军张贞部政委,云诏行营主任(少将),陆军四十九师政治部主任。任内曾主持兴建诏安城关中山路和三民路,改变诏安县城面...[详细]

林仰峥

  • 林仰峥(1923~),当代著名版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理事。民国28年(1939年)就读于诏安简师,后入军委会桂林行营政治部绘画训练班学习。抗战期间先后在《救亡日报》、《华商报》和《新华日报》等报刊任美术,其木刻作品曾参加具有重大影响的“香港的受难”等画展,得到周恩来同志的传令...[详细]

林一阳 [明][公元1507年-1578年]

  • 林一阳(1507~1578年),字复夫,号复庵。漳浦乌石三凤厅(今旧镇浯江三凤厅村)人,尚书林士章堂叔。生于正德二年(1507年)。嘉靖十三年(1534年)中式举人,授山东济南府通判。林一阳到任,立即革除不合理的粮例,每年数以万计。遇荒年,赈济得法,百姓流离转徙者,钱米不能缴交,一阳代为借公款,...[详细]

林雍 [明]

  • 林雍(生卒年未详),字万容。明龙溪县人。景泰五年(1454年)进士,授职行人。因母亲年老多病,请求归家赡养;及母病逝,服丧完毕,才就行人职。 成化元年(1465年),林雍上疏劝宪宗修德格天,亲贤讲学,以图长治久安之计。旋升任行人司司正。又上疏说: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其学说皆大中至正,纯...[详细]

林宰 [明]

  • 林宰(生卒年未详),字德衡,号平华。漳浦县城新路(今县城新路尾)人。父林梓,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进士,授南京刑部云南司主事,升本部河南司郎中,擢江西按察司副使,升广西布政使司右参政,终通政使司通政使。约于崇祯元年(1628年)卒于家,享年92岁,赠都察院右都御史,赐祭葬。其遗著有写于万历十...[详细]

林缵振 [明][公元1549年-1575年]

  • 林缵振(约1549~1575年),字公悦,号警堂,漳浦人(居里未详)。少时读书过目能诵,及稍长,作文不用草稿,行文华采流丽,福建督学周宏祖赞叹说:“真是奇才”。 万历二年(1574年),登进士,授工部主事,掌管节慎库。初上任,就学习典故用来经时济世,工部尚书朱衡知道林缵振才华,凡有所奏复条议...[详细]

林仲姚 [公元1888年-1980年]

  • 林仲姚(1888~1980年),学名景崇,城关人,著名爱国民主人士。16岁曾赴漳州府应“童子试”,考取童生。因罢科举,转考广东省潮州金山中学,修业5年。在校常读革命书刊,深受校长杜国庠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不久辛亥革命爆发,为响应革命号召,林仲姚等诏籍同学立即回乡组织宣传队伍,宣传、揭露清政府的腐...[详细]

林祖密 [公元1878年-1925年]

  • 林祖密(1878~1925年),原名资铿,字季商,祖籍平和,出生于台湾雾峰林姓望族。中日甲午战争,日军进犯台湾时,随父母内渡祖国大陆,择居于鼓浪屿。其间,一度返回台湾处理财产,未几,重回鼓浪屿。 他爱国爱乡。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漳属南靖等县山洪为患,几十万灾民流离失所,嗷嗷待哺,他...[详细]

李庆标 [公元1866年-1936年]

  • 李庆标(1866~1936年),诏安城关人。幼年家境赤贫,初小便辍学牧牛,随父务农。当时,农村破产,民不聊生,不少农民纷纷搭乘“猪仔船”往南洋谋生。光绪十一年(1885年),李庆标也离乡背井渡洋到缅甸南部的土瓦,受雇参加当地开荒建设。经过几年的辛勤劳作,李庆标有了些许积蓄,才到达仰光,在一家华侨...[详细]

李瑞和 [清][公元1607年-1686年]

  • 李瑞和(1607~1686年),字宝弓,号顽庵,别号鹿溪耄夫。漳浦县城西街(今县城西大街李家祠)人。生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父李长庚,举人。瑞和5岁从师就学,塾师所授,皆能诵读。9岁读制举文章,12岁能写通顺的文章,崇祯七年(1634年)进士。瑞和的试卷做得很好,会试时,总裁温圆峤感叹说...[详细]

李实蕡 [清][公元1701年-1758年]

  • 李实蕡(1701~1758年),字桃仲,号晋亭。漳浦县城忠孚巷(今县城东埔巷)人。生于康熙四十年(1701年)。李瑞和玄孙,父亲李名扬,贡生,历官广东连平州知州。李实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雍正五年(1727年)进士,选庶吉士。雍正八年(1730年)散馆,授翰林院检讨。任翰林时...[详细]

刘国玺 [清][公元1735年-1810年]

  • 刘国玺(约1735~1810年),字信斋。清乾隆、嘉庆年间著名民间画家。擅山水雨景,兼长龙虎、人物。其画风山水得于宋米芾韵格,人物取法岭东黄璧。国玺作画常用湿笔和淡彩渲染山水雨景,表现在烟笼翠绕之中,雨丝与山光交融一片,悠远之致,神出意表。其《亭中观雨图》正是表现这般意境,体现画家独特感受和审美...[详细]

刘金榜 [清][公元1837年-1909年]

  • 刘金榜(1837~1909年),又名诚正,字文超,船场亭仔角人,是新加坡中华商务总会(今称中华总商会)发起人之一。曾任新加坡福建会馆董事、英国殖民政府华人参事局参事、保良局委员及皇家艺术会会员。 刘金榜幼年家境贫寒,咸丰八年(1858年)只身到新加坡谋生。先做工,后做小生意,以后创办“万山栈...[详细]

刘霖 [明]

  • 刘霖(生卒年未详),字润苍,漳浦刘坂(今霞美过田村大厝)人,年轻时,读书乌石紫薇山中,深得林春斋器重,并把女儿许配给他。 万历五年(1577年)登进士第,授行人司行人。随擢山东道监察御史,有外戚李氏乞赐庄田,刘霖深知庄田是最大弊害,三次上疏力争,乃减其半。不久,奉敕勘察京畿、河南、山东屯田,...[详细]

刘庭蕙 [明][公元1547年-1617年]

  • 刘庭蕙(1547~1617)字云嵩,漳浦杜浔涵头(今杜浔北坂中科)人,后定居县城西街。生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庭蕙自幼孤苦,出生5个月,父亲亡故,母亲陈氏含辛茹苦,抚育其成人。万历八年(1580年)与堂弟庭兰同登进士,初授江西瑞州府新昌知县,遇旱灾,庭蕙教百姓开渠引水,灌溉田地,解除旱情...[详细]

刘庭兰 [明][?-1584年]

  • 刘庭兰(?~约1584年),字国徵,庭蕙堂弟,万历四年(1576年)与胞兄刘庭芥、堂兄庭蕙三兄弟同榜中式举人,刘庭兰名居第一,为解元。万历五年(1577年),刘庭芥登进士,官至浙江绍兴知府,峻直不阿,名重于时。万历八年(1580年),庭兰、庭蕙同登进士。庭兰在京观政时,与无锡魏允中、南乐顾宪成以...[详细]

刘维敏 [公元1927年-1958年]

  • 刘维敏(1927年—1958年),山东省来西县人。出身贫农家庭。民国37年(1948年)6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入伍后曾参加五次战斗,由于他勇敢、顽强、战绩突出而立过两次战功。后来上级调他到空军航校,学习驾驶飞机。他刻苦地钻研飞行驾驶的业务知识。在多次飞行训练驾驶操作中...[详细]

刘香 [明][?-1635年]

  • 刘香(?~1635年),漳浦人(居里未详),崇祯间,为海上武装集团首领。 明嘉靖初年,严禁海上通商,对外国商人前来进行交易也加以禁绝。市舶虽罢,日本商人在海上往来自如,与中国沿海一带豪强勾结,形成海上亦商亦寇的武装集团。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朱纨任闽浙巡抚,对这些海上武装集团进行围剿。...[详细]

刘锡三 [公元1905年-1933年]

  • 刘锡三(1905~1933年),原名何丹成,广东省海丰县人,饶和埔诏苏区开拓者之一。民国14年(1925年)1月,刘锡三作为海丰农运骨干被选送广州第三届农讲所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5月结业后被派回海丰工作。民国15年1月,调任澄海农会特派员,组织农民武装,开展农民-。民国16年11月,当选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