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碧梓(1904~1969年),林厝村人。13岁随父远渡南洋谋生,投寓沙捞越“五头家”田其旺处。少年碧梓与田家子女一起,白天就读于英文学校,夜晚在家由其父亲教习汉文。他聪颖过人,过目能诵,加上勤奋学习,学业大有长进。民国12年(1923年),碧梓赴美国芝根大学留学。由于家境尚贫,他便半工半读艰苦...[详细]
林秉祥(1873~1944),龙溪县浒茂城内人。 少时赴新加坡,1892年毕业于圣茹授斯学校,通晓英语,当上丰源航务局经理。后航务局改组为和丰轮船公司。公司全盛时拥有丰庆、丰祥等29艘远洋巨轮。航行南洋各埠及香港、厦门、上海等10多个口岸。 秉祥热心公益事业,1903年因捐献6万银元帮助...[详细]
林策(约1508~1553年),字直夫,号丹峰,漳浦乌石大油甘(今旧镇后垅村大油甘)人,自幼聪敏好学,性情沉密纯笃,嘉靖十七年(1538年)进士,授浙江绍兴府萧山知县。 林策上任后,整顿徭役,编制清册,公布于众,胥吏无法为奸作弊。萧山县有闻家堰,控制浙江之水,旧时用泥土筑成,每遇洪水,就被冲...[详细]
林成章(1903~1973年),字斐然。漳浦长桥旧厝村人,后定居县城通府巷。生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自幼学习勤奋,民国11年(1922年),到台湾医校普通科学习5年,后因身体不适,回乡休养。民国20年,再到台湾台南新楼病院当实习医生。民国22年2月,回漳浦从医。 林成章回漳浦后,应...[详细]
林成祖(生卒年未详),原名林秀俊,漳浦人(居里未详),清康熙末年出生于农家。年轻时胸怀旷达,有远大志向。雍正间,大批漳浦人到台湾谋生,他也想到台湾开拓荒土,干出一番事业。 雍正十二年(1734年),林成祖偕同乡亲到台湾淡水厅的大甲居住。大甲有大片荒土,泥黑土肥,水稻一年两熟,是一个发展农业耕...[详细]
林楚(1509~1589年),字德春,号春斋,别号玄谷老人,漳浦乌石大厅北平村人,后居潭仔头(今旧镇潭仔头村)晏海楼,士章堂兄。生于正德四年(1509年)。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登顺天举人,初授应天府溧阳教谕。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擢湖广武昌府咸宁知县。咸宁地当南北交通孔道,中贵人(太...[详细]
林偕春(1537~1604年),字孚元,号警庸,晚年自号云山居士。祖居云霄佳州郭墩,后迁居前涂村。偕春聪颖好学、磊落旷达,自幼随父(名文贡,庠生,后封翰林检讨)课读。嘉靖四十年(1561年)中举,嘉靖四十四年进士,入选翰林院庶吉士,后晋翰林院检讨、编修,亚中大夫,湖广布政司右参政。 林偕春生...[详细]
林从周(1905~1981年),城关人。小学毕业后,往潮州师事一位秀才学诗文,民国13年(1924年)考入汕头市立中学。因学习认真,思想进步,被选为该校学生会主席。 民国19年,林从周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先后在泉州、厦门教书,民国27年应聘往沙捞越古晋坡福建学校任校长。林从周领导有方,不久...[详细]
林尔嘉(1875~1951),字菽庄,又字叔臧,晚号百忍老人,祖籍龙溪,生于台湾。曾祖父林平侯,祖父林国芳,父亲林维源,均是台湾一代之富豪。 1894年甲午战争后,中国割让台湾、澎湖和辽东半岛给日本,他不愿作日本的“顺民”。毅然放弃在台湾的庞大财产,和父亲一起内渡回到龙溪乡下。清朝参议王清穆...[详细]
林功懋(1509~1566年),字以谦,号竹溪,漳浦乌石苑上村人,后定居万安(今赤土乡万安村),正德四年(1509年)出生。父亲林廷臣,贡生,授广东长乐训导,以奉养0不赴任,为人操行端方,遍研经籍,严于教育子弟。林功懋自幼听服父训,聪明强记,15~16岁时,就熟读经书子史。嘉靖十年(1531年)...[详细]
林广兆民国23年4月生,原籍平和县崎岭乡顶寨村。自50年代以来,一直从事金融工作,曾任漳州市人民银行副行长、行长。1960年到香港后,历任香港新华银行工商服务部副主任、主任;中国银行港澳管理处业务部总经理;现任中国银行港澳管理处副主任、中国银行总行董事。他还担任香港中国企业协会会董及金融行业委员...[详细]
林和尚(1909~1932)、黄坤元(1900~1932年)均系石码镇人。早年,林系锡箔工人,黄系纸箔工人,两人均受资本家残酷剥削,过着终日劳累,不得温饱的生活。 1926年11月,国民革命军进驻闽南,翌年1月,中共闽南特委在漳州成立。在党领导下,漳州、石码、海澄一带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帝、反...[详细]
林鸿初(1938~),研究员,城关人。历任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全国振标委副主任兼三分委主任、中国节能协会秘书长、全国声学计量技术委员会主任、首都科技集团理事等职。林鸿初科研富有成果,为国内外科技界所重视。1962~1969年,研究并建立我国振动计量标准装置,以我国第一代振动计量标准填补了国...[详细]
林湖鳅(1917~1944),又名养生、水田,平和人,1932年底参加闽南红三团,1933年11月被派回家乡开展地方工作,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历任靖和浦县委辖下的五南区委、双坂区委书记。抗战时期,历任中共平和县委委员、县委书记、中共漳州中心县委委员,坚持抗日救亡活动,发...[详细]
林惠元(1907年—1933年),漳州人。早年参加以反帝反封建为主旨的“震中学社”,参与查抄日货和宣传抗日的斗争,是名扬漳州的抗日爱国志士。民国14年(1925年)6月,他积极组织漳州学生上街--,声援“五卅”运动。翌年11月北伐军入漳后,积极参与“非基大同盟”(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活动。民国...[详细]
林火保(1935~1970),东山县杏陈乡张家村人,出生于贫农家庭。1956年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历任村基干民兵副排长,生产队长等职。 林火保的祖上十分贫穷,歉收之年,常四出行乞,祖母因此饿死在行乞路上。民国30年,林火保随同父母行乞流落他乡。至1950年5月东山解放后,他回到东山。在...[详细]
林嘉(1874~1939),字瑞亭,号东山渔子,铜山(今铜陵镇)人,清末民国初著名画家。 林嘉出生于一个贫苦渔民家庭,小时是银器加工学徒,业余自学绘画,以画仕女为主。稍长拜名画家马兆麟为师,改画山水、人物、鸟兽、鱼虫。他吸取了马兆麟、任伯年诸画师的艺术精髓,但不落窠臼,不谐流俗。他运笔遒劲利...[详细]
林价人(1880~1944年),乳名烘炉,字维藩,和溪林中人。父在和溪墟经营漳兴号食杂商店。价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毕业于龙溪师范。在校时思想倾向于维新主张。宣统元年(1909年)南靖欧山书院改办公立小学堂,价人受堂长陈鹤年聘请,任教3年。民国1年(1912年)任南靖县第一科科长。民国...[详细]
林镜泉(1926~1989年),又名林壑,漳州人,福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肄业。民国37年(1948年)曾在中共漳州市工委领导下开设大路书店,从事革命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在厦门市军管会文教部文工团、厦门市总工会、厦门市文化馆工作。1954年后,在厦门群声剧团、厦门市芗剧团、厦门市歌仔戏剧...[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