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光升

  • 黄光升,字明举,号葵峰,泉州人,生卒年不详。秉性好学。明嘉靖七年(1528年)中举人,嘉靖八年中进士。授浙江长兴知县。因“贤声蔚著”,被调入朝廷任刑部给事中。后因母亲去世回家守制,服满后,补兵部。因两次得罪当政夏言,被逐出朝廷,任浙江佥事三年,又进参议。后调任广东副使,转任四川参政,广东按察使,...[详细]

黄奕欢 [公元1908年-1985年]

  • 黄奕欢,南安罗东草埔村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出生。祖父黄祺香,从商于马来西亚槟城,父亲则汀亦曾到新加坡经商。奕欢少时在家乡私塾读书,受过南安名士黄紫霞的指导,认真学习古代文学。民国12年(1923),奕欢奉父命南渡新加坡习商,初时以小额资本经营源泰京果行,3年后到马来西亚柔佛麻坡与乡亲合...[详细]

黄华秀 [明][公元1559年-1597年]

  • 黄华秀,字居约,号同春,南安石井东安下村人,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出生。华秀幼与兄华瑞就学于杨子山-书院,后就学于泉州,兄弟同窗,切磋琢磨,昆仲学业并优,万历十六年(1588)秋闱,同荐为乡举人,有“兄弟同榜,双凤联科”之称,万历十七年春闱,华秀中进士,授广东韶州推官。 华秀司理韶州期间...[详细]

黄际良 [清][公元1713年-1806年]

  • 黄际良,字克藏,号豪亭,始安里卿园(今石鼓乡卿园村)人,出生于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壮年到菲律宾经商,颇有积蓄。有一次,乘船遇飓风,船被飘至苏禄岛,全船的人和物被侵入该岛的西班牙殖民主义者所获。殖民主义者看到船中的财物,多为际良所有,又看他忠厚老实,决定释放他;而同船的百余人则将被驱入山巴...[详细]

黄景昉 [清][公元1596年-1662年]

  • 黄景昉(1596~1662年) 黄景昉,字太穉,号东崖。晋江东石人。入仕后,徙居县城,府第在宽仁铺(今泉州市区涂门街)。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生。万历四十三年中举人,天启五年(1625年)成进士。 景昉入仕,初选庶吉士。时权宦魏忠贤势焰方炽。御史吴裕中因言事忤逆魏忠贤,被杖身...[详细]

黄克缵 [明][公元1549年-1634年]

  • 黄克缵(1549~1634年),字绍夫,号钟梅。生于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晋江二十都梅林乡(今属石狮市永宁镇)人。民间以其5次经历兵、刑、工、吏部尚书(其中两次为兵部尚书),称之为“黄五部”。克缵自小聪明机智,胆识过人。嘉靖四十年倭寇入侵永宁,其兄被擒,克缵临危不惧,“慷慨...[详细]

黄克晦 [明][公元1524年-1590年]

  • 黄克晦(1524~1590年),字孔昭,号吾野,惠安崇武人,明嘉靖三年(1524年)生。父元曦,好读书,善鼓琴,精医道,是个胸有大志而又不拘细节的名士。由于家庭的熏陶加上资质聪慧,小时读书“即出惊人语”,并且酷爱绘画。他十多岁时跟父亲到永春,受到一位姓李藏书家的赏识,让他到家中博览群书。十年间他...[详细]

黄离 [公元1862年-1912年]

  • 黄离,又名慨,字礼慷,号孟生,南安罗东埔头人,清同治元年(1862)出生。光绪癸卯科拔贡,虽是科举出身,但思想进步。 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科举,黄离即在罗东荷坂村创建罗溪学堂。初创学堂时,校舍、师资、经费均缺,而且还受到乡里封建势力的反对和阻挠。黄离迎难而进,苦心经营,自任校长,聘请乡...[详细]

黄孟奎

  • 黄孟奎,出身于南安六都(今属洪梅乡),是清末武状元黄培松的侄儿。曾留学美国,获教育硕士学位。回国后从事教育事业,陈嘉庚筹办厦门大学时,孟奎为筹备委员会委员,为学校的创建多方擘划。当时北方学者,经陈氏敦聘,群聚一起研究建校计划。蔡元培、胡适、黄炎培等,创议尤多。但因陈嘉庚操厦语,语言不通,由孟奎居...[详细]

黄谋烈 [公元1838年-1915年]

  • 黄谋烈(1838~1915年) 黄谋烈,字佑堂,泉州东街观口人,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生,是两广总督黄宗汉侄孙。15岁中秀才,21岁中举人,25岁中进士,授内阁中书。同治五年(1866年)转礼部,派署精膳司掌印,受命核勘官韵字划,因潜心韵学,三年完成《春部字韵校勘》,将字体讹俗、切音揉杂...[详细]

黄念忆 [公元1877年-1970年]

  • 黄念忆(1877~1970年),清光绪三年(1877年)生,晋江永宁(今属石狮市永宁镇)金埭村人。父黄永摺与叔父黄永遮于19世纪60年代旅居菲律宾,并于光绪七年创办黄联兴铁业有限公司。 念忆7岁入私塾读书,刻苦勤奋。光绪十三年(1887年),应父命前往菲律宾,在店中学习商务。他年纪虽小,但勤...[详细]

黄培松 [清][公元1855年-?]

  • 黄培松,又名尔琴,字贤礼,号菊三,生于清咸丰五年(1855)。祖籍安溪县兴二里科名乡(今尚卿乡科名村)。其先祖移居南安县仁宅乡,至乃父黄嘉淑赴榕经商,后举家迁居福州。培松有兄弟4人,他居四。 培松少时习文,因府试不第遂弃文习武,拜晋江大罗溪武举人黄纪堂为师。黄纪堂见其身材魁梧,膂力过人,是可...[详细]

黄怡瓶 [公元1887年-1957年]

  • 黄怡瓶,清光绪十三年(1887)生于南安丰州镇顶堡村。童年丧父,家境贫困,与寡母、弟妹相依为命,从小就参加劳动,帮助养活全家,但是生活还是越来越艰难,其母不得已把-卖给他人做“童养媳”,怡瓶心灵受到沉痛打击,毅然南渡印尼,别谋生计。初在泗水、玛琅等地当杂役,他年轻力壮,勤劳诚实,工作之余,坚持学...[详细]

黄琵琶 [公元1891年-1953年]

  • 黄琵琶,艺名黄韵清,清光绪十七年(1891)生于南安石井。11岁入“福祥兴班”学戏,拜师李允鲍。先学旦角,后学老生,再转学丑。擅演男丑,尤以破衫丑为最。其演出的主要剧目有《管甫送》、《番婆弄》、《义德山》、《唐二别妻》等。 民国8年(1919),应菲律宾侨团“双林公会”之邀,琵琶赴菲律宾参加...[详细]

黄谦 [清][公元1736年-1795年]

  • 黄谦,字思逊,号柏山主人,生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南安水头文斗人。一生淡泊仕途,蛰居乡野。以教书为生,课余潜心研究韵书,《汇音妙语》(下简称《汇音》)一书便是他苦心孤脂,经历几多寒暑,倾注心血写成的。 据他读书自序,《汇音》始作之年约在乾隆六十年(1795)前后,第一版为“薰园...[详细]

黄其华 [公元1902年-1983年]

  • 黄其华(1902~1983年),惠安人。毕业于集美师范学校。民国13年(1924年),应马侨儒之聘到厦门双十中学任教,民国19~26年任校长。抗战爆发后,出走南洋,任菲律宾中正中学教务长。民国34年,由菲律宾返厦任双十中学董事长,直至1956年。他推崇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双十中学施行“生活与教育统...[详细]

黄汝良 [清][公元1554年-1646年]

  • 黄汝良(1554~1646年) 黄汝良,字名起,号毅庵,因喜读《易》,改号易庵。晋江安平(今安海)人。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生。出身官宦世家,祖父黄伯善,嘉靖十九年举人,浙江衢州府同知,权摄知府事,有政声;父黄宪清,嘉靖四十三年举人,广东廉州司马,以廉洁勤政见称。汝良从小知书好学。万历...[详细]

黄润堂 [公元1885年-1942年]

  • 黄润堂(1885~1942年) 黄润堂,字励身,号恥庵,泉州城区灵慈宫沟人,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生。15岁起,先后当笔店学徒、南货店店员。19岁,父去世,兄弟相继罹时疫殁。其母忧患致痨,终不治而逝。由是润堂立志学医,转充中药店学徒。日间配药,留意名医处方,探询患者病情,服药效果;夜自学...[详细]

黄泰楠 [公元1901年-1977年]

  • 黄泰楠 (1901~1977年) 黄泰楠,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生,东园镇人。父黄达德,设塾家乡,言传身教,严督子女。母陈静,务农。泰楠自幼在父亲熏陶下,勤奋好学,于泉州开元小学毕业后,以榜首考入泉州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此时,因父病逝,家道中落,乃转入集美师范半工半读。民国11年(1...[详细]

黄纬 [清][公元1621年-?]

  • 黄纬,字树思、南安丰州人,生于明天启间(1621~1627),性豪放,胸怀大志,行伍出身。清顺治初,与永春林兴珠聚众响应郑成功抗清,兵败降清。后随林兴珠平定平西王吴三桂叛乱,屡立战功,提为游击。 康熙间,沙皇俄国常派兵入侵黑龙江,特别是梭伦一带常受荼毒、婴孩、人参、貂皮被抢掳殆尽,康熙二十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