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金星 [公元1928年-1996年]

  • 傅金星(1928~1996年),别号紫芝,泉州新门外蔡塘坑(今属江南镇)人。民国17年(1928年)3月生。年幼家庭屡遭不幸,赤贫如洗。民国34年,初中刚毕业便为生计,先后在泉州、南安、晋江一带小学辗转谋职任教。解放前夕,任南安华岩小学(今属鲤城区)校长。 1956年,傅金星在泉州立成小学任...[详细]

傅浚 [明]

  • 傅浚,字汝源,号石涯。泉州新门外锦田村(今属江南镇)人,约生于明天顺末、成化初。 弘治五年(1492年),傅浚乡试中举;弘治十二年,登进士第,授户部主事。正德初,因母亲逝世,回乡守制。司礼监刘瑾以傅浚在朝不肯趋附,伪造武宗圣旨将傅浚削职为民。 正德五年(1510年),刘瑾罪行败露被处死,...[详细]

傅若谦 [公元1890年-1989年]

  • 傅若谦(1890~1989年),原籍南安县,寓居泉州城内马坂巷,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十一月生。童年在家塾读书,15岁到泉州富美柴店当学徒,业余随兄长若墙学习中医,孜孜不倦凡20年。民国13年(1924年)开始行医。 泉州解放后,傅若谦参加街政工作,参与创办水门小学。1953年4月,他与...[详细]

傅维彬 [公元1884年-1924年]

  • 傅维彬(1884~1924年),字商霖,祖籍南安县,清光绪十年(1884年)生,父亲当石匠,因受邻村石霸欺压,避居泉州城内释仔桥。傅维彬幼读私塾,稍长,从前清进士林翀鹤受业。光绪三十年,中秀才。后往厦门英华书院任教。 辛亥革命前夕,傅维彬在厦门加入同盟会,回泉州与许卓然等人在小开元寺创办西隅...[详细]

傅维丹 [公元1906年-1984年]

  • 傅维丹(1906~1984年),童名傅甘,泉州新门外锦田村(今属江南镇)人,清光绪 三十二年(1906年)生。父亲早亡,家境清贫。民国11年(1922年)进泉州养正小学。因交不起学费而停学,回家从事农耕劳作。民国14年5月,随兄嫂前往印尼,在温律镇合良公司当学徒,结识中华学校进步教师赵晃,受...[详细]

傅维早 [公元1884年-1939年]

  • 傅维早(1884~1939年),人称“早司”,又称“草司”。南安县溪美东山村人。清光绪十年(1884年)生。傅维早9岁随父母徙居厦门,11岁在建筑工地当小工,后拜一个外国建筑师为师。由于秉性聪颖,加上刻苦钻研,很快会看图施工、测绘设计,得到洋师傅的赏识与重用,推荐他参与厦门鼓浪屿英美领事馆、英华...[详细]

傅无闷

  • 傅无闷,原名振箕,笔名落红、敬仙、冷眼等。泉州新门外锦田村(今属江南镇)人,生于泉州市区。幼受庭训,酷爱文学。曾进官立泉州府中学堂肆业。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傅无闷加入同盟会。北京财经学堂毕业后,返泉州参加辛亥革命光复之役,开始崭露头角。民国元年(1912年),许卓然在泉州考棚倡设新...[详细]

傅夏器 [明][公元1509年-1594年]

  • 傅夏器,字廷璜,南安锦田村人,人称锦泉先生,生于明正德四年(1509),童稚时读书专精、博学强记、稍长居紫帽山麓。18岁读书万卷。嘉靖辛卯科(1531)乡试中举。应进士试数不如愿,益发愤攻书,精研《易》理,博览群书。嘉靖庚戌科(1550)会试第一,考试文章一出,京都人士盛赞其文为“从来会元所未有...[详细]

傅应嘉 [明][公元1524年-1567年]

  • 傅应嘉,字德弼,号钟山,南安锦堂村人,明代抗倭名将。生于嘉靖三年(1524),童年身体魁梧伟丽,稍长膂力过人,从本乡武林先辈学少林棍法。又好读书,通孙吴兵法。嘉靖三十一年(1552)武举第二名,授把总武职。 是时,倭寇猖獗,闽粤沿海州县遭受荼毒,应嘉受命带兵入粤,协同俞大猷、戚继光抗击倭寇,...[详细]

傅有智 [公元1911年-1933年]

  • 傅有智(1909-1933),又名友智,1911年8月20日出生于安溪县蓬莱镇登虎榜。少年时代在家乡念小学,后到厦门续读,中学毕业后当雇工。1929年秋,加入共青团。翌年夏,转为中共党员,担负同文书院团支部及店工团支部的领导工作。 1930年5月,傅有智被选为厦门赤色总工会执行委员会委员。7...[详细]

干德源

  • 干德源,字其渊,内碧村人,约生于清光绪元年(1875)。少年时爱好拳术,拜其姑父李俊仁为师,潜心学习,取五祖(太祖、白鹤、罗汉、达尊、行者)拳艺之精华,合而为一。后南渡马来亚谋生。自民国5年(1916)起,先后创办蔗坡国术体育社、马六甲国术馆、新加坡国术馆、南宁医学研究社,担任主任、馆长之职,宣...[详细]

高参上人 [公元1886年-1960年]

  • 高参上人 (1886~1960年) 高参上人,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生。俗姓林,名亚鸿,一名天豹,南埔乡海楼村人。幼年父母双亡,依兄嫂为生。13岁(1898年)离乡投于闽名武师曹彪门下,习少林武功、轻功,历三年四个月而学成,乃归视家人,与其兄林亚兴南渡新加坡,操摇船业三年。其兄不幸覆...[详细]

高华岳 [公元1920年-1943年]

  • 高华岳,字骅之,南安水头埕边村人,1920年生于菲律宾。由于家庭贫困,未能进中学读书,但因勤奋好学,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与菲语。 华岳于1938年开始参加菲律宾华侨工人和青年的革命活动,在家具工会及餐馆工会任职。1942年初担任菲律宾民抗军抗日游击队华侨队领导,勇敢善战,获得全体游击队战士的称...[详细]

高惠连 [公元972年-1068年]

  • 高惠连,字公溥,晋江安平(今安海镇)人,宋开宝五年(972年)生。自幼聪敏过人,博学多才,与师友论文,析理精辟明快,人皆服其警敏。后游庠州郡,领乡荐。咸平二年(999年),擢登甲科进士。初授宣教郎,任桂州州学教授。后转奉议郎,授龙阳知县,颇著政绩,迁朝奉郎,升兵部郎中,赐绯衣银鱼袋。 大中祥...[详细]

高铭网 [公元1892年-1958年]

  • 高铭网(1892~1958年) 高铭网,又名文网,晋江安海高厝围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生。14岁入安海雅颂轩学习南音,先后受业于东石桂林许昌珑等3位名师门下。经过12年勤学苦练,唱腔曲艺、管弦演奏技艺尽皆精通,远远超越同时学艺的其他弦友。 民国7年(1918年),许昌珑病逝,雅颂...[详细]

高染 [公元1857年-1933年]

  • 高染(1857~1933年),字标松,私谥刚毅。清咸丰七年(1857年)八月生。晋江十九都龙穴村(今属石狮市宝盖镇)人。父高辉,早年旅居菲律宾,经营客头业。 高染9岁入村中私塾读书,勤奋好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同治十一年(1872年),随父南渡菲律宾。初在他人店中当簿记员,因为人忠厚,任...[详细]

高选锋 [清][公元1856年-1944年]

  • 高选锋,字稚英,号拔庵,安溪县新康里大坪乡(今大坪乡大坪村)人,清咸丰六年(1856)出生于台北二张犁。光绪十二年(1886)考取台北府学第二名秀才。 选锋成秀才以后,不自满足,继续进修,决心中举人,成进士,金榜题名。其学习成绩每列玉屏书院前茅。 二十年,中日“甲午战争”发生。清廷命黑旗...[详细]

高义 [公元1879年-1942年]

  • 高义,原名高大扁,字子馥。清光绪五年(1879)出生于台北大龙峒。祖籍福建安溪县新康里大坪乡(今大坪乡大坪村)。其曾祖高生于清道光年间迁居台北,世代务农。高义3岁丧父,9岁失母,孤单一人,又眇一目,只好当童工糊口。及长,身材魁伟,膂力过人,留有八字胡。讲义气,重然诺,好打抱不平。 光绪二十一...[详细]

龚名安 [明][公元1306年-1385年]

  • 龚名安(1306~1385年),字俊卿,元末晋江永宁(今属石狮市永宁镇)沙堤村人。 名安素习儒学,文武双全,与泉州人陈□意气相投,结为挚友,时称2人“皆泉名士,为时儒宗师”。元代科举制度时行时废,泉州士人参加科举考试以及中进士的很少。元至正初年,名安以才名被召用为宣慰司差。名安因到京师奏事,...[详细]

龚廷彩 [清]

  • 龚廷彩,泉州人,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往吕宋(今属菲律宾)经商,1725年(雍正三年)再由吕宋到苏禄国(今菲律宾苏禄群岛)。 当时西班牙殖民者占据吕宋,海道受阻,苏禄国从1424年(明永乐二十二年)起不通中国已300年。龚廷彩为人品行端方,又了解海上航路,苏禄国王毋汉末毋拉律林在172...[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