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原主任。 张震寰祖籍福建省闽侯县,出生于北京,1936年参加革命,1938年入党,1939年入伍。历任苏皖特委宣传部长,八路军支队政治部主任,新四军旅政治部主任,野战军团长、师政治委员,中央马列学院科长、处长,总参装备部副部长,国防科委副秘书长、副主任等职。 张震...[详细]
张甄陶 (1713~1780年) 字希周,一字惕庵,闽县人,家住城内。少通经史,文宗苏轼。清乾隆十年(1745年)中进士,选庶吉士。乾隆十三年(1748年),授翰林编修。秋,廷试,改以知县任用,补广东鹤山县,调香山、新会、高要、揭阳诸大县,在粤6年。改任云南昆明县,适云贵总督署吏犯法,甄...[详细]
赵飞翰(1865~1952年) 赵飞翰,号凤洲,福州郊区盖山乡六凤村人。光绪二十年(1894年),飞翰乡试中优贡第一名(优元),第二年赴京于保元殿朝考,列一等第三名。故自有诗云:“壮年优行贡成均,一等第三试亦频。何似探花郎及第,平生惯作第三人”。不久飞翰任山东荣城县知县。荣城有恶棍李光灿,横...[详细]
赵新 (1802~1876年) 字又铭,闽县人,家住城内黄巷。清咸丰二年(1852年)进士,授庶吉士。咸丰六年(1856年)散馆,充国史馆协修、纂修,提调日讲起居注,官文渊阁校理教习,庶吉士、记名御史。咸丰九年(1859年),以《功臣列传》告成,赏加侍读衔。同年,充江西乡试副考官。同治元...[详细]
赵在田 (?~1836年) 字光中,号谷士、研农。闽县人。寓居城内。清嘉庆四年(1799年)进士,选庶吉士、散馆,国书第一,授编修;先后主南平道南书院,浦城南浦书院。嘉庆二十年(1815年),入京供职;翌年,充国史馆纂修、起居注、协修、文颖馆纂修等。后主讲玉屏书院。道光元年(1821年)...[详细]
郑湜,字溥之,闽县城门乡(今福州郊区城门镇城山村)人,其父郑昺,字学明,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进士,知南恩州(今广东阳江县),后任京西路转运使判官。宋乾道二年(1166年)郑湜成进士,绍熙元年(1190年),以中书舍人罗点推荐,任秘书郎,兼代吏部郎官,曾蒙台对,提出“事亲”(孝顺太上皇)、...[详细]
郑塾(1385~1436年) 郑塾,字学幼,闽县光德里(今福州郊区盖山镇高湖村)人,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生,永乐十三年(1415年)进士,授礼部主客司主事,后历任工部屯田司承直郎、兵部武选司承德郎等官。 郑塾“明敏刚断”,他曾同少保户部尚书黄东莱巡督漕运,黄东莱十分赞赏他的才能和品...[详细]
郑丙(1121~1194) 郑丙,字少融,十六都仙山濠溪人,生于宋宣和三年(1121)。绍兴十五年(1145)中进士,任建州教授,转国子监主簿。绍兴三十二年,孝宗继位,诏求直言。郑丙建议从谏、远佞、勤政、用人、裕民、练兵六事。隆兴元年(1163)任监察御史。翌年提点荆湖北路刑狱,改提举湖南常...[详细]
郑春发 (1853~1935年) 原籍长乐,清光绪二年(1876年)到福州城内东街源春馆厨店当学徒,学艺5年,出师后留馆。不久,到按察司厨房当助手,能烹调各种菜肴,司道衙门的官厨多由他操办。春发在烹饪中,讲究菜肴的色、香、味、形,被誉为“闽厨一手”。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福建布政使...[详细]
郑春敏(1914~1947) 郑春敏,玉田村人,民国3年(1914)9月出生。父亲郑潘潘曾开过钱庄、酒店,还有部分田产,家境富裕。春敏毕业于福州三民中学,后因与其兄思想产生矛盾而分家,与他人合股开办聚康京果店。 民国30年4月,日军占领长乐。春敏目睹日军暴行,义愤填膺,回到家中即自筹资金...[详细]
郑冬松(1901~1934年),连江县透堡北街人,出身穷苦,4岁丧父、9岁丧母,孤身一人,靠族亲养育成人。冬松自幼勤快好学,诚实憨厚。民国18年(1929年)7月,被杨而菖以乡亲身份举荐到透堡小学当工友。冬松敲钟烧饭、浇水扫地,忠于职守,毫无怨言,颇得师生好评。翌年春,由杨而菖、杨挺英介绍加入中...[详细]
郑观(1437~1516年) 郑观,字建中,号湖山,闽县高湖乡(今福州郊区盖山镇高湖村)人,明正统二年(1437年)生。 天顺七年(1463年),郑观同其兄郑克戴一起赴礼部试。时试院起火,人人自危,但郑观身高汉大,勇力过人,寻到克戴,背起他跃墙而出,后又回身入院墙,在大火中,连续救走几十...[详细]
郑光策 (1759~1804年) 初名天策,字宪光、琼河、苏年。闽县人。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举人,名列第二。次年,成进士。归闽,主讲泉州。喜读“经世有用之书”,除《通鉴》、《通考》外,对唐宋名臣陆贽、李纲、真德秀以及明清间著名学者顾炎武等人著作,皆熟读精思,“靡不贯串,如数家珍”...[详细]
郑国钦(1919~1968年),长乐首占乡洋尾下村人,生于民国8年(1919年)。11岁丧父,家境贫寒,13岁到福州临江楼澡堂当杂工。民国23年在福州鸭姆洲协记机械厂当学徒。民国28年为裕和轮船助理司机。民国29年因抗日战争轮船停航而失业。民国30年经人介绍到罗源同丰加工厂任司机。民国36年在罗...[详细]
郑鉴(1145~1182年),字自明,号植斋,连江县透堡东导村(今塘里村)人。祖父南卿,曾任签判。郑鉴出生于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年),自幼资质卓异,家学渊源,早年就涉览家藏经史,常以天下为己任。东里别墅即为其读书处。乾道间(1165~1173年),以学行兼优,补太学生。淳熙初(1174~11...[详细]
郑杰 (约1750~1800年) 一名人杰,字昌英、亦齐,号注韩居士。侯官县人,家住南后街。10岁能背唐诗百首。在鳌峰书院读书时,曾用家给零用钱与书院膏伙银,刻印家藏《尔雅》、《郑注说文字源》、《隶书正伪》等7种,受到山长孟超然的赞赏。清乾隆年间成贡生。好读韩愈书,自题书室为“注韩居”,...[详细]
郑贻进(1921~1946年),笔名仓夷,生于新加坡,祖籍福清县渔溪镇。民国25年(1936年),考入华侨中学。次年,回国抗战,辗转于南京、上海、武汉等地,考入山西民族革命大学。民国28年,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任《救国报》和民族革命通讯社记者。次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30年,转任《晋察冀日报...[详细]
郑开极 (1638~1717年) 字肇修,号几亭,侯官县人。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圣祖年少继位,选为伴读。康熙八年(1669年),外放典试云南。试事毕,以左春坊左谕德督学浙江。他教导学生“先道德,后文章”;取士公允,备受称赞。康熙十七年(1678年)任满...[详细]
郑开源,字峡山,湖南下郑人,生于清乾隆十年(1745),是长乐县著名的民间画师。郑开源善画人物、花鸟。人物画继承福建著名画家上官周、黄慎的技法,线条雄健有力,潇洒奔放,画面愈大愈见功力。他喜画四大幅渔、樵、耕、读,八仙图及民间通俗画题。花鸟画落笔泼辣放纵,-墨写意,间以着色,流传下来的作品大都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