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福州市> 仓山人物

郑湜

[宋]

郑湜为[宋]

  郑湜,字溥之,闽县城门乡(今福州郊区城门镇城山村)人,其父郑昺,字学明,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进士,知南恩州(今广东阳江县),后任京西路转运使判官。宋乾道二年(1166年)郑湜成进士,绍熙元年(1190年),以中书舍人罗点推荐,任秘书郎,兼代吏部郎官,曾蒙台对,提出“事亲”(孝顺太上皇)、“齐家”(不准后妃干政)、“教子”(任用正人教导皇子)等3事。皇帝不准,留中不复。
  吴县周南与郑湜友善,曾见郑湜奏稿。是年会试,周南的召对策卷微露皇上对郑湜的奏疏留中不复的不满,光宗不悦,在卷上批云:“郑湜无削稿爱君之忠,周南非山村恬退之人”,抑周南卷为二甲第七名。以后郑湜也被外放为浙西常平提举,不久改知建宁府(今建瓯县)。
  庆元初年(1195年),郑湜升为起居郎,权直学士院,代皇帝草拟诏书。时郑湜奉命草拟罢丞相赵汝愚的诏书,却说了赵的许多好话,新辅宰韩侂胄大怒,罢郑湜官,并入“伪学”,回乡。以后朱熹因避“伪学”到福州,曾在郑家住过一些时候。韩侂胄犯罪受诛后,郑湜被平反起用为刑部侍郎,卒后谥“文肃”,葬城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