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观国 [清][公元1720年-1792年]

  • 叶观国 (1720~1792年) 字家光,号毅庵,晚号存贡。祖居福清,后迁闽县(今鼓楼区)。乾隆十六年(1751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后任散馆编修。乾隆十八年、二十一年(1753年、1756年),两次典河南和湖北乡试,后赴云南为学政。典试湖南乡试,后调广西任学政。乾隆三十三年(176...[详细]

叶红妹 [公元1912年-1935年]

  • 叶红妹(1912~1935年),罗源县飞竹乡丰余村人。民国20年(1931年)参加革命,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2年任守善区游击队指导员。民国23年任工农红军闽东第13独立团7连指导员,兼中共守善区区委委员。先后参加过攻克罗源城、四打大获、三打上地等战斗。民国24年3月,在反围剿战斗中,...[详细]

叶凯 [公元1909年-1935年]

  • 叶凯(1909~1935年),又名叶如针、叶依四,福州鼓山后屿乡人,家境贫寒,15岁在福州当学徒。民国17年(1928年)参加革命,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9~22年,在榕领导工运工作。民国22年10月,任中共福州市委代理书记。民国23年1月,任中共福建临时省委常委。4月,奉命前往连罗苏区开展...[详细]

叶群 [公元1917年-1971年]

  • 叶群(1917~1971年),女,又名宜敬,闽侯县沪屿乡叶厝村人。民国24年(1935年),参加“一二·九”-,后去延安。抗日战争后期,与林彪结婚,追随林彪参加解放战争。1955年,授解放军大校军衔。“文革”中,在林彪指使下,勾结-,捏造材料诬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1967年后,历任“全军...[详细]

叶顺连 [公元1909年-1933年]

  • 叶顺连(1909~1933年),原名吟才,字立俭,罗源县松山乡北山村人。民国19年(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1年加入闽东工农游击第13支队,入队后由于在攻打连江官坂粮仓、契税所和罗源迹头民团以及几次反围剿中表现突出,而被提任游击队连长。同年秋,叶率队回北山村,经说服教育,收缴了该村用于...[详细]

叶轩孙 [公元1897年-1976年]

  • 叶轩孙 (1897~1976年) 原名华昌,字轩孙,号紫尾老人、卖药翁,以字行。祖籍侯官县南屿,迁居道山路。轩孙早年毕业于私立法政学院,后随父叶烺藩学医。烺藩不但传授医学经典,而且躬自教诲,每诊一病,均分析病因、病机及遣用方药,逐一评论,周密思考,务求至当,轩孙获益良多。轩孙医诊擅长滋阴...[详细]

叶在琦 [清][公元1866年-1907年]

  • 叶在琦 (1866~1907年) 字肖韩,又字稚愔,侯官县人。生于翰林之家。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进士,选授翰林院检讨,派充贵州学政。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应闽浙总督许应骙之聘,任全闽大学堂监督,在省考选贡、童生中,择优入学。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又以凤池书院改名福建高等...[详细]

叶祖珪 [清][公元1852年-1905年]

  • 叶祖珪(1852-1905年),字桐侯,清末著名海军将领。福建船政学堂第一届毕业,第一批留学英国。归国后,历任“镇边”、“靖远”"管带",参加1894年之中日甲午海战,所领之“靖远”舰在甲午海战中一度作为旗舰指挥舰队。北洋水师覆灭后被革职。1899年撤销革职处分,加提督衔,授北洋水军统领、浙江温...[详细]

叶祖 [清][公元1852年-1905年]

  • 叶祖 (1852~1905年) 字桐侯,侯官县人。清同治五年(1866年),考入福建船政后学堂,专习驾驶。光绪二年(1876年),成为船政第一届出洋学生,次年进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深造,成绩优良。光绪六年(1880年),学成归国。次年,以都司衔任“镇边”炮舰管带。所属官兵军纪严明,...[详细]

尤光被 [明]

  • 尤光被(生卒年失详),字子辉,号鉴峰,罗源县人。明万历元年(1573年)举人,万历四年(1576年)进士。任信阳刺史,迁户部尚书郎,出为和阳太守,有善政。和阳为交通要道,往来行旅甚多,光被常自出薪俸接济病、困行旅。有吏献分外收入三百金,光被怒而痛斥。和阳多诉讼,光被明于察访,善于辨析,毫无积案。...[详细]

游寿诚 [公元1929年-1958年]

  • 游寿诚(1929~1958年),罗源县洪洋乡洪洋村人。1956年加入洪洋民兵营基干连,任班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57年参加建造洋坪水库,先后3次被评为劳动模范并评为先进民兵。 1958年7月16日午洪水暴发,游寿诚受命前往水库坝顶接替看水员,发现未及时打开水库放水管,洪水已涨至...[详细]

尤贤模 [公元1853年-1940年]

  • 尤贤模 (1853~1940年) 字楷庭,侯官县人,祖居洪塘乡。19岁时,到丝线店里学习丝线生产。后在城内安民巷口摆丝线摊,经资金积累,开设“尤恒盛丝线苏广店”。贤模对丝线生产工艺精益求精,所生产的丝线色泽鲜艳,坚固耐用,深受用户欢迎。几年后,尤恒盛丝线名闻八闽,生意兴隆。贤模善于经营,...[详细]

余宝炎

  • 饮誉海内外的鸣鹤拳法传人,骨伤科老中医余宝炎老先生,于1908年11月20日出生于福州,原籍湖北省孝感县东门外余家湾。其曾祖余国政,十三岁时,因逃荒来福州市南门兜斗中街,学铜铁手工艺,出师后,开设“汉口余义盛”烟筒店,(旧时多抽水烟),1918年,徙水部状元街22号世居,今已拆迁王庄乐西四区55...[详细]

余德兴 [公元1911年-1973年]

  • 余德兴(1911~1973年),原名余根济,罗源县中房乡柏山村白泉冈人。民国22年(1933年)参加松洋乡农民-。民国24年参加松洋民团起义。民国25年6月,加入罗源县工农游击队第7支队,任副班长。民国26年11月第7支队编入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3支队6团,余任6团3营4连3班副班长。民国27年...[详细]

余甸 [清][公元1655年-1726年]

  • 余甸(1655~1726年) 余甸,初名祖训,字田生,又字仲敏,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生于福清县,后移居福州南台钓龙台畔。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进士,福建巡抚张伯行聘他主持鳌峰书院,每事多向他求教。福州知府周某因案被人控告,后因丁忧免究,周疑被余甸排斥,心怀怨愤。 余甸后知四川...[详细]

余光庭 [宋]

  • 余光庭(生卒年失详),字朝美,罗源县人。宋大观三年(1109年)以漕监经推荐参加考试,名列前茅。时太宰余深为主考官,以光庭系其从弟,为避嫌疑,奏请不予录取,光庭毫不失意,怡然而归。越三年又入试,礼部廷唱又列前茅,皇帝闻其名深为赏识。历官光禄寺丞,出知南阳邓州(今河南省邓县)。建炎初(1127~1...[详细]

俞鸿冠 [公元1884年-1959年]

  • 俞鸿冠(1884~1959年) 俞鸿冠,字幼卿,外号“缺手”。清光绪十年(1884年)生于福州台江中选路三元桥的裁缝家庭。鸿冠3岁丧母,家贫不能上学。14岁到鼓楼前的□粿店当学徒。17岁在港头的禅臣洋行锯木厂做工。19岁因右臂下截被锯片锯断,外国人见他老实忠厚,就让看守厂门。该厂门面临闽江,...[详细]

余养金 [公元1939年-1970年]

  • 余养金(1939~1970年),罗源县鉴江镇鉴江街人。1959年3月应征入伍,1960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副班长、班长、排长、副连长,1969年升任解放军6734部队2团2营5连连长及该连党支部书记。1970年“支左”时,任地方生产大队革委会主任。先后两次荣立三等功,5次评为五好战...[详细]

曾晖春 [清]

  • 曾晖春 字震峰,闽县人,家住城内安民巷。嘉庆六年(1801年)进士,初为国子监学正,后官江西义宁州知州,有善政。晖春有五子,皆登科甲,亦称“五子登科”曾家。...[详细]

曾明 [公元1887年-1973年]

  • 曾明 (1887~1973年) 女,闽县人,家住东街孝义巷。生于官宦之家。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入福建省女子职业学校学习刺绣。宣统元年(1909年)毕业,留校担任刺绣教师,从此与刺绣艺术结下不解之缘。曾明钻研刺绣工艺,总结经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刺绣人才,创作许多精品。如《马》,...[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