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而菖 [公元1913年-1934年]

  • 杨而菖(1913~1934年),小名杨与顺,连江县透堡乡人。连江、罗源工农武装和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之一。 杨于民国18年(192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9年11月成立中共连江县委,杨任书记,先后多次前往罗源县北山、飞竹、甘厝等地开展革命活动,成立罗源县第一个中共组织——中共应德乡支...[详细]

杨宏中 [宋][公元1176年-?,庆元六君子]

  • 杨宏中,生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是晓岐第12代杨恪之四子。 庆元元年(1195),杨宏中年仅20岁,便博学多才,政论卓著,宁宗帝立其为国子监生,朝中君臣谓其“杨太博”,名盛一时。 淳熙年间,朝廷局势混乱。贤相宗室赵汝愚辅佐宁宗继承帝位,并重用名儒朱熹、彭龟年等贤达名士协理朝政,稳...[详细]

杨梦斗 [元][?-1276年]

  • 杨梦斗(?~1276) 杨梦斗,字子仰,号山甫,东渡人,生年不详,世代书香。南宋宝祐四年(1256)与兄琦、弟叔济、侄次郑四人登文信国榜进士。德祐元年(1275)元军南下攻陷建康(今南京)后,围攻扬州,时梦斗任扬州都统,与琦、叔济、次郑分兵坚守扬州城外军事要地,屡次击败元军进攻。景炎元年(1...[详细]

杨人惠 [公元1906年-1969年]

  • 杨人惠(1906~1969年) 杨人惠,又名杨湛、杨人义,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生于福州市城内福履巷。生父何鹏翔,清代皂隶。人惠4岁时,过继给晋江县杨文亮姨夫为子。9岁进入私塾读书,因家境贫穷只念5年就休学在家。14岁进入苍霞洲日本人办的不交学费的东瀛学校就读,选修日文。 民国12...[详细]

杨人月 [公元1905年-1958年]

  • 杨人月(1905~1958年) 杨人月,福州郊区亭江乡长柄村人。 杨人月幼时家境贫因,曾被卖到戏班里学戏,不耐奴役,便漂洋过海到新加坡去,在一家餐馆里当洗碗工,不久经人介绍到船里当水手。他靠勤俭积累了一些钱,办起一个“水手馆”,接待从家乡来谋求职业的乡亲,并积极为他们介绍“水手”的职业。...[详细]

杨瑞玉 [公元1921年-1947年]

  • 杨瑞玉(1921~1947年) 杨瑞玉,女,祖籍晋江石狮,民国10年(1921年)生于福州台江利发埕的商人家里。瑞玉7岁就读文山小学。民国22年考入文山女子中学。民国25年,瑞玉读初中毕业班时,抗日救亡浪潮冲向社会各个角落,瑞玉和挚友张聪敏、郑君玉等组织读书会,在课余时阅读大量进步书刊,写读...[详细]

杨申生 [公元1919年-1948年]

  • 杨申生(1919~1948) 杨申生,化名王伯钧,育昭,闽侯县(今福州市)人。民国8年(1919)生于上海,不久随父迁回福州。父杨砥中曾任海军陆战军旅长,因海军内部不和,于民国14年被刺杀。申生5岁开始在家中接受启蒙教育,11岁时考进格致小学五年级。民国23年小学毕业,随母迁居仓前山麦顶义庄...[详细]

杨挺英 [公元1911年-1934年]

  • 杨挺英(1911~1934年),又名杨英,出生于连江县透堡乡北街村一个手工业者家庭。父杨孝焕,曾任红军兵工厂厂长。挺英自幼聪颖,喜读进步书籍。16岁考入福州乌石山师范,即秘密加入反帝大同盟,成为学运骨干。民国17年(192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乌石山师范学校支部组织委员。毕业回...[详细]

延国和 [公元1922年-1981年]

  • 延国和(1922~1981) 延国和,山西省阳城县人,民国11年(1922)出生。 民国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38年,随解放军南下到福建工作,在长乐县历任中共区委组织委员、区委书记、共青团县委书记、中共县委合作部长、县委副书记、县长、县委书记等职务,后调任省林业厅副厅长。 延国...[详细]

杨用霖 [清][公元1854年-1895年]

  • 杨用霖 (1854~1895年) 字雨臣,闽县(今鼓楼区)人,清同治十年(1871年)参加海军,在“艺新”炮舰当“船生”,不久补“振威”炮舰管炮官,升“艺新”舰二副。光绪五年(1879年),调往北洋水师,历充“飞霆”、“镇西”各舰二副。次年,赴英国接带“超勇”、“扬威”快船,任“超勇”二...[详细]

严群 [公元1907年-1985年]

  • 严群(1907~1985年),字以群,号孟群、不党,晚年号怡适老人,侯官县(今福州市区)阳岐人。民国16年(1927年),福州英华中学毕业后,考入福建协和学院哲学系。民国18年,转入北平燕京大学哲学系。民国23年,获硕士学位。同年获“哈佛燕京学社”奖学金。其间,出版《亚里士多德伦理思想》、《柏拉...[详细]

严叔夏 [公元1897年-1962年]

  • 严叔夏 (1897~1962年) 名琥,别名普贤,侯官县阳岐人,严复第三子。生于天津,曾就读于北京清华学堂和唐山工业专门学校,未毕业,被严复召回聘名师在家授课。民国4年(1915年),叔夏在经史、诗文、外语、哲学及自然科学等方面已打下基础,学识得到江西心远大学承认,发给国文科特别生毕业文...[详细]

严天铎 [公元1889年-1977年]

  • 严天铎(1889~1977年) 严天铎,字鸿荃,福州郊区盖山乡上岐村人。 天铎早年在福建法政学校读书,并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时参加光复福州的于山之战。但以后北洋军阀李厚基篡夺革命成果,革命志士星散,天铎则到福清闽剧江湖班抄写剧本。 民国12年(1924年),天铎改编《珍珠塔》为闽剧本...[详细]

严孝章 [公元1921年-1986年]

  • 严孝章(1921~1986年),闽侯县(今福州市区)阳岐村人。民国31年(1942年),复旦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后,投笔从戎,入军事委员会战地服务团受训,参加驻印远征军,任新三十八师上尉,转战印缅战区前线。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新三十师编译室主任。民国35年春,随军赴东北。翌年,主持长春城防工事的构筑...[详细]

姚怀祥 [清][公元1783年-1840年]

  • 姚怀祥(1783-1840),字斯征,号履堂。福建闽侯人。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举人。道光十五年(1835)起,历任象山、龙游、嵊县知县。二十年五月调任定海知县。 姚怀祥到任时,正值鸦片战争烽火将要烧到舟山之际,姚公一面告诫居民作抗击侵略之准备,一面深入险要地段部署防务,日夜注视海面。 ...[详细]

叶聿琛 [公元1904年-1957年]

  • 叶聿琛(1904~1957年),字航生,罗源县起步镇桂林村人,生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民国13年(1924年)考入福建工业专门学校采矿冶金系,时因家境困难,兼任家庭教师,半工半读。民国15年毕业后,在福建兵工厂工作。民国16年1月任国民党罗源县党部筹备处主任,“四一二”政变后,“筹备处”...[详细]

叶灿祥 [公元1902年-1937年]

  • 叶灿祥(1902~1937年),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生于罗源县丰余乡下村,务农。民国23年(1934年)1月在叶红妹引导下参加红军,后任工农红军13独立团6连连长,积极扩大队伍。在率队围攻深坑民团、上地民团和驻连江丹阳国民党海军陆战队的战斗中都取得胜利。由于其英勇善战,震惊了国民党地方...[详细]

叶朝荣 [明][公元1515年-1586年]

  • 叶朝荣[明](1515-1586)字良时,人。生卒年均不详,应隆庆改元恩贡,授九江通判,主督赋。 朝荣洁已恤民,逋赋毕登,佐榷关主进,秋毫不缁,免商缗无算,台使者贤之,数令摄邑。瑞昌城有瀼河患,为凿河疏其下流,城得无啮。彭泽城圯,即鸠工修筑,屹然为江省门户之障。二邑人尸祝至今。满六载,擢知养...[详细]

叶德乐 [公元1911年-1935年]

  • 叶德乐(1911~1935年),又名叶忠命,罗源县飞竹乡丰余村人。民国22年(1933年)12月加入守善游击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3年2月,任闽东工农红军第13独立团第4连副连长,与连长叶灿祥率队在周围乡村及罗源、古田交界一带发动农民打土豪、建立苏维埃政权;配合第13独立团主力,攻下深...[详细]

叶广彬 [明]

  • 叶广彬 字大宜,福清人。少聪慧,日记万言。精举子业,以亲老遂辍,而治田园为菽水供。然诵读不废,经史百家,下及阴阳术数,靡不深诣。其事父母,由少至老未尝懈。父母殁,构“永望楼”、“终慕轩”以志思。里人有贷者负债不肯偿,即还其券不取也。自号“月窗”。晚年与素心友晨夕往还,结社谈诗,题其斋曰:“小构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