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信周(1896~1934年),号国发,罗源县飞竹乡大善村人。 民国22年(1933年),谢在共产党人阮在永影响下,参加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活动,任洋头乡苏维埃政府主席,民国23年3月任罗源县苏维埃政府宣传委员。此后,在丰余、岭头、中房一带开展宣传活动。5月7日福建省保安11团某营围剿罗源苏区,...[详细]
谢义耕 (1911~1986年) 原名荔生,字义耕,号二无,以字行。闽县人,世居水部龙庭境马育亭。少喜古典诗歌和传统书法;家贫在城内中药铺当学徒,工余仍勤学不辍。后经督军署参谋长张哲培举荐,入政府任文牍之职。因办事诚谨,积资升任省政府助理秘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省人委办公厅工作。义...[详细]
许琛 (1731~?年) 女,字德瑗,侯官县人,世居光禄坊。书画家许友的曾孙女。幼随父居官广东澳门。许家世代以诗、书、画闻名。许琛性聪明,善书画。书法酷似明代董其昌,为一代才女。乾隆十六年(1751年)出嫁。婚后,其夫病亡,许琛为夫“守节”,居许宅东墙外小楼,植梅、竹,名其楼曰:“疏影”...[详细]
薛攀达(1920~1981年),福清县人。民国34年(1945年)7月,毕业于福建协和大学化学系。随后在福州格致中学任教。1950年8月,在福州英华中学、福建师范学院附属中学任教。由于攀达的教学成果显著,1955年,福建师院组成科研工作组举行两次观摩教学活动,受到省、市教育厅(局)领导和市各中学...[详细]
薛绍徽 (1866~1911年) 女,字男姒,号秀玉,侯官县人,家住城内。5岁随兄姐读书,10岁从母学诗画。父母去世后,寄居于姨家。对诗词、骈文、音律造诣颇深,喜作画,花草翎毛自出新意,世称才女。清光绪六年(1880年)嫁陈寿彭。随夫先后游学日本、英、法等国6年。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详细]
徐范,(约1189~?年)字彝父,侯官县人,家居城内。少孤,刻苦授徒以养母。与兄同举于乡,入太学,未尝以疾言遽色先人。 宋庆元元年(1195年)入太学读书。当时韩侂胄专权擅政,排斥宰相赵汝愚 。太学生向皇范亦被流放临海,关禁10余年。福州人世称“庆元六君子”。后案情平反,徐范复归杭州,登嘉...[详细]
许份 (1079~1133) 字子大,许将之子。幼勤学,能文,为父所爱。及长,以父荫官右承务郎,管理国子监书库,因得遍览群书,特别熟悉宋朝典故。崇宁二年(1103)登进士甲科,宋徽宗亲阅对策,对许份十分赏识,特召见于便殿,任为秘书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国史编修官。 政和初,任...[详细]
徐建禧(1902~1980年) 徐建禧,别号阿禧,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生于福建省莆田县水办乡,后随父迁居福州台江上杭路。民国23年(1934年),建禧承继祖业,独自经营台江隆平路广芝林药店。建禧在经营广芝林药店时,讲究职业道德,礼貌待客,方便群众。规定接方配药,须经两位老药工复核;...[详细]
徐其湘①(1898~1925年),亦名其骧,乳名依细,字可园(房谱字竹漪),自号六几。清光绪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1898年7月18日)出生于连江县蓼沿乡白沙村(今名金沙村),系徐会楚长子。湘自幼颖异,虽开口说话较常人迟,而7岁入私塾读书则已显其聪敏颖悟过人,且勤学善问,志向高远。13岁时所作文章...[详细]
许寿山 (1852~1884年) 字玉珊,闽县人,家住北门九彩园。清同治七年(1868年),考取福建船政后学堂,为驾驶班第一届毕业生。4年后,随“建威”练船出航实习,归任陆营练习。不久升千总,管带“艺新”号兵船。常在狂飚骇浪中救护沿海民船,晋升守备。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马江海战爆发...[详细]
许天锡 (1470~1558年) 字启衷,号洞江,闽县人,许将之后。明弘治六年(1493年)进士,授庶吉士。弘治十一年(1498年)任吏部给事中。弘治十三年(1500年),福建建安书林火灾,焚烧书版甚多。天锡上奏请派员检查,刊行有益经史书籍,停刊《论范》、《论草》、《策海》《文衡》等陈腐...[详细]
许显时 (1896~1986) 字成谋,本县钟石人。光绪二十二年(1896)五月出生于师塾家庭,有兄弟3人和一个姐姐。8岁时双亲先后离世,显时寄养在外婆家,长兄逸夫辍学去南洋谋生。次年,就读于福州培元学校。宣统二年(1910),以优异成绩考入福州商业学校。宣统三年,逸夫由南洋回国参加革命...[详细]
徐衍清 (1874~1954) 生于闽侯县南通古城村一户贫苦农家。少时在村里牧牛。13岁由其兄介绍到古田县水口镇长利伞店当学徒。5年学徒期满,留店当技术工人。由于他勤学苦钻,掌握一手制伞好技艺。 民国8年(1919),徐携眷来闽清县城,盘接瑞得顺伞店,开设徐宝陞伞店。在经营中以价廉物...[详细]
许逸夫 (1885~1918) 原名兴国,又名莫多,梅溪乡钟石村人。生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 父许振铎系前清秀才,在本村文昌阁执教。逸夫童年时随父读书,戊戌政变(1898)后就学于基督教会创办的福州师范学校。光绪三十年,父母先后病故,只得中途辍学,往沙捞越诗巫“新福州”垦场谋生...[详细]
许应龙 (1169~1249年) 字恭甫,闽县人。宋嘉定元年(1208年)进士,调汀州教授,差浙江宣抚司椽差,户部架阁,升籍田令、太学博士。后迁国子博士,历国子监丞、宗学博士等职。宝庆元年(1225年)理宗即位,升秘书郎兼代尚书左郎官,又升著作郎。翌年,外放知潮州府。时农民军起事赣州,入...[详细]
许友 (1615~1663年) 名宰,字有介、友眉,又字介寿,号瓯香。侯官县人,居光禄坊。举孝廉,不仕,以诸生终。善书画,亦工诗,时称“三绝”。因敬米芾,名其室为“米友堂”。其诗孤旷高迥,为钱谦益、王士禛、朱彝尊所称许。画如其诗,亦苍楚有致,墨竹气势郁勃。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因其...[详细]
严烜(1373~1450年) 严烜,字熙叔,怀安县阳岐乡(今福州郊区盖山镇上岐村)人,明洪武六年(1373年)生。 永乐初年,严炬因楷书娟秀,被举荐到京纂修《永乐大典》,按例授八品官阶。永乐十三年(1415年)成进士,简授言官,以后授监察御史,赴任山东、京畿、四川、河南等地。 严烜刚...[详细]
严骥(1883~1960) 严骥,原名严明鉴,字汉民,号飞鸣,侯官县阳歧(今福州郊区)人,清光绪八年(1883.12.28)出生,父严子安,迁居仓前山下渡,设馆教读。 严骥8岁随父读书,光绪二十五年到侯官高等小学堂就读。在校长黄展云,教员方声涛、郑权等进步教师教导下,严骥等爱国学生参加励...[详细]
严伯玉(1874~1942年) 严伯玉,小名阿障,字璩,闽侯县阳岐乡(今福州郊区盖山镇上岐村)人。 严伯玉少时,随父亲严复的同学罗稷臣到英国,为大使馆随员,同时在剑桥、伦敦等几个大学选课进修,回国后以“精通洋务”受到清廷重用,先后当过广东电政监督、驻法参赞,还奉命视察越南,著有《越南视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