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凯(1924 ~)天长县便益乡人。民国29 年(1940 年)3 月参加新四军,同年赴江北军政干校学习后被分配到地方工作,民国31 年7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乡长、支书、教导员、副区长、县委秘书。民国35 年解放战争开始后,到部队历任连指导员、军区参谋、科长,荣立三等功一次。1959 年被授...[详细]
汪龙文(1922~)出生于滁县。民国33 年(1944 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地质系。建国后,先后在浙江省地质调查所任助理研究员、华东工业部一级技术员、地质部浙江工程地质队副队长、南京地质学校科主任、浙江省地质局工程师、总工程师、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东海石油公司总地质师,兼任中国海洋地质学会副理事长、...[详细]
王明居(1930~)天长汊涧人。1957 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长期从事美学教育、研究。先后任教于哈尔滨师范学院,合肥师范学院,现为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华全国美学学会会员,安徽省文学美学研究会会长及安师大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有文学美学论著多种、论文40 余篇。主要作品有...[详细]
王南原(1901~?)原名王修培,曾用名王敬祥,全椒县城人。大学毕业后,赴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深造,获工业学硕士学位、特级工程师职称。回国后,曾任技正、司长及技监(相当于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工程师学会会员、中国测量学会理事长兼教授等职。1952 年出国,侨居巴西。王南原在测量学方面造诣很深,创制过...[详细]
汪石坚(1917~)嘉山县明光镇人,又名锡珍,中-员,民国26 年(1937年)参加革命,建国后,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副院长等职。已离休。 同名人物: 汪石坚 (1921~2013) 安徽省滁州明光 [当代] 同年(公元1917年)出生的名人: 陈振亚 安徽省...[详细]
王天峰(1917~)天长县人。抗战时期先后在抗大马列学院、中央研究院、中央党校学习和任教;解放战争时期在基层任职,长期从事宣传工作。1949 年后历任武汉中南局宣传处长、洛阳市委宣传部长、书记,河南省委理论刊物主任、广州市中南避政研室副主任、办公厅主任、《南方日报》副总编。1978 年任《人民日...[详细]
王新,1922年生,安徽省定远县大桥乡人。1939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1940年2月入伍。1941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通讯员、天长县塔山区委书记兼区大队政委,淮南津浦路西直属区区委书记,定南联合区区委副书记兼合肥四区区委书记。1945年秋,转入新四军二师后,历任十四团政治协理员、 股长...[详细]
王一华,辽宁省经济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1918年3月出生于本县舜山乡。1939年在半塔地区参加革命。中共党员。抗日战争时期,在乡政府任过乡长、在县政府任过财粮科(局)科(局)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在华中干校家属委员会任过供应科长,在安东省(后改为辽东省)财政厅、粮食局任过科长和秘书主任,在省计划委...[详细]
汪荫德,湖南农学院农业工程系教授。1924年2月出生于本县水口镇。1949年7月毕业于金陵大学农学院。中共党员。毕业后先在南京市农业学校任农机教员,后到南京华东农林干部学校任农机教员。1952年5月任华东赴新疆工作队南京中队队长。1952年8月至1979年8月任新疆八一农学院农机系讲师、副教授。...[详细]
王影怀(1902~1923),名三德,又字荫槐、映淮,生于凤阳县杨公乡汤王庙一个佃农家庭。10 岁入汤王小学读书,民国6 年(1917 年)考入凤阳安徽第五师范,学业大进,且工书画,深受师长器重。“五·四”运动期间,他参与有名的“凤师-”,并被选为凤师学生会、凤阳 负责人。毕业时以品学兼优,被留...[详细]
汪有明(1937~)滁州城东关外人。1964 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分配在冶金部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从事金属研究。1987 年研究的“粉末冶金高碳钼合金顶头”项目获国家发明二等奖,被国家人事部授予全国“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后任北京钢铁研究总院研究组组长、高级工程师、中国金属学会金属粉末委员,...[详细]
王有祥(1932~)出生于滁县城,1957 年于山东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分配在山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先后任耳鼻喉科医师、住院部医师、主治医师、副教授。为中国人工喉创始人之一。1964 年被评为国家科技成果三等奖;参加“功切除气管咽吻合椎功能重建术”的研究,1980 年获山东省科技成果一等奖;参加...[详细]
王兆澄(1896~1949),字子明,天长县铜城镇人。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 年)生于一小商之家。自幼勤奋好读,于上海南洋中学毕业后,因成绩优异,于民国12 年(1923年)被选送日本公费留学,攻读于东京帝国大学农机系。在校期间,以现代科学分析方法,对中国皮蛋进行研究,有《皮蛋之研究》、《落葵...[详细]
吴厚慎(1932~)定远县吴圩乡人。1949 年入伍,同年由滁县地委干校分配到滁县军分区政治部工作,继又调到南京军事院校工作。历任副政治教导员、正团职和副师职教员、正师职教研室主任,陆军指挥学院训练部副部长(副军职)等职。在长期的部队教育工作中,先后主编和主持编写过十多本教材、专著并发表过一些论...[详细]
吴继光(1903~1937),原名绍琳,字铁夫,因景仰民族英勇戚继光而改名“继光”。光绪二十九年(1903 年)出生于嘉山三界(今明光市)。 16 岁去上海谋生。民国13 年(1924 年)8 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二期。次年毕业,参加东征、北伐战争。民国22 年由国民党中路军总部特务团团长调任...[详细]
吴均和(1914~)全椒人。高级师范毕业,中共党员。 民国27 年(1938 年)于六安参加革命,建国前历任安徽省抗日民众动委会工作团团长、滁县动委会指导员、甘泉县民主政府副县长。建国后,历任福建军区后勤部水运公司-兼经理、福建省航管局局长、省交通厅-、经委政治部副主任、重工业厅厅长、重工业厅党...[详细]
吴克汝(1913~)嘉山县白沙王乡大吴营人,民国28 年(1939 年)冬参加革命,民国29 年10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乡长、指导员、区长、区委书记、区工委书记、县委组织部部长等职。建国后,历任县长、县委书记、地区专员、地委书记、江西省供销社副主任、手工业局局长、江西省财贸办公室副主任、省储...[详细]
武焜南(1871~1957)字炎康,号去病,定远县城人。青少年时期,思想进步,品学兼优。清光绪年间,应皇太后六旬万寿恩科之试,考取拔贡,朝廷入册,受皇禄。他接受朝廷任命,出任安徽省咨议局局长。当政期间,目睹帝国主义列强肆意瓜分中国领土,抢掠财富,清廷腐败无能,嗣后他弃官进入北洋学堂学习。在校期间...[详细]
吴绍骙(1905~)号又骙,嘉山县三界乡人,出生于书香世家。民国18 年(1929 年)于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毕业,获农学士学位。民国23 年赴美留学,在明尼苏达大学研究院从事植物遗传育种学研究,获博士学位。后任浙江省棉业改良场萧山育种场技术员兼主任、安徽省建设厅技士、省棉业改良场技术室主任、金陵...[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