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烈士是安徽省天长县铜城镇人,在南京安徽中学毕业后,1935年20岁时,考进了安庆安徽大学。 1937年7月,日本军国主义,挑起芦沟桥事变,开始发动大举侵略中国的战争。8月13日在发动进攻上海的战争以后,12月12日攻陷当时中国的首都南京。沿江一些城市的机关,学校和居民人心浮动,一片混乱...[详细]
汉成帝刘骜时期大夫。公元前14年卒。 生年不详, 卒于永始三年(公元前14年)。西汉谏议大夫王吉之子。历任谏大夫、赵内史、幽州刺史、司隶校尉、少府、京兆尹、御史大夫。王骏所历职务皆显能名。王骏鸿嘉元年(公元前20年)四月庚辰始任御史大夫,至永元二年,历时五年,政有清绩,口碑很好,“众人为骏恨...[详细]
王志(1335年—1386年),临淮(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将领、许国公。 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王志率领乡兵在濠州投靠朱元璋,其后参与了平定张士诚、陈友谅和北伐元朝的战争。洪武三年(1370年),被封为六安侯。洪武十九年(1386年)去世。 从征天下 至正十二年(1352年...[详细]
吴祯(1328年-1379年),初名国宝,字干臣,定远(今安徽定远)人,明朝开国名将,江国公吴良之弟。 吴祯早年随明太祖起兵,为帐前先锋,累功至天兴翼副元帅、英武卫亲军指挥使。他先后参与明朝平定张士诚、方国珍、陈友定等割据势力的战争。明朝建国后担任大都督府佥事,封靖海侯。后督理海运,担任剿倭...[详细]
吴良(1323年-1381年),初名国兴,定远(今安徽定远)人,明初名将。 吴良早年随朱元璋起兵,为帐前先锋,累功至指挥使,镇守江阴。他在江阴十年,抵御张士诚,成为朱元璋的东南屏障,使其无东顾之忧。 洪武三年(1370年),吴良担任都督同知,封江阴侯。洪武五年(1372年),又辅佐征南将...[详细]
吴棠。字仲宣,号棣华,安徽盱眙(今安徽明光市三界镇)人, 相传吴棠少时“家奇贫,不能具膏火,读书恒在雪光月明之下”。 吴棠,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以举人大挑一等授淮安府桃源县(今江苏泗阳县)令。在任期间,勤于政事,常改装出行,访贫问苦,以礼化民,以文治县,亲治匪患和水患,为政三年境内大治...[详细]
吴文,1919年8月20日出生于安徽省明光市张八岭镇。兄妹6人,排行第2。父亲吴正林极富天才,是一名中医兼商人。7岁入镇上一家姓黄的前清秀才开办的私塾学堂读书,后转入前清拔贡程芳庭私塾学习,同时由父亲教授《大学》、《中庸》等课程。11岁入镇上小学插班四年级,12岁入当时滁县关帝庙中心小学插班六年...[详细]
谢成(1339年—1394年),濠(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将领、永平侯。 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加入朱元璋起义军,随后参与了平定陈友谅、张士诚等战争。洪武十二年(1379年),被封为永平侯。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因牵涉蓝玉案坐死。 从征天下 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详细]
第六代魏国公徐俌(1465–1517),字公辅,持重,善容止。成化元年,徐俌继承魏国公,担任南京守备,因怀柔伯施鉴(施聚之子)以协同守备为上位,徐俌感到不平,于是上奏,诏书令以爵为序,遂成法律。弘治十二年(1499),给事中胡易、御史胡献因上奏而下诏狱,徐俌上章论救。正德年间,上 书反对明武宗郊...[详细]
第八代魏国公徐邦瑞(1572年–1589年),徐鹏举死后,隆庆六年四月,徐邦瑞承魏国公。万历二年,担任南京中军都督府佥事,万历十七年去世。徐维志继承爵位佥事,万历十七年去世。徐维志继承爵位。...[详细]
五代魏国公徐承宗(1448–1464),正统十三年七月,徐承宗继承其兄徐显宗的魏国公爵位。天顺初年,担任南京守备,并兼领中军都督府,任内公廉恤士。死后,其子徐俌继承爵位。...[详细]
第十代魏国公徐弘基(1595–1645),徐维志之子。万历二十三年七月,继承爵位。万历三十五年,协守南京兼领后军都督府。万历三十七年四月,提督操江。天启元年,以疾辞任,加太子太保。明末崇祯十四年,再次镇守南京,加太傅。谥庄武。徐文爵继承爵位。...[详细]
徐辉祖(约1368年~1407年),濠州(治今安徽凤阳)人,明代大将、中山王、魏国公徐达的长子,初名允恭,长八尺五寸,面如冠玉,英姿非凡,有才气,以勋卫署左军都督府事。1385年袭爵魏国公。 洪武年间 徐辉祖,濠州人,明朝大将徐达的长子,最开始名字叫允恭,身高八尺五寸,英俊潇洒还有才气,...[详细]
第七代魏国公徐鹏举(1518–1571),徐俌之孙,正德十三年十一月继承爵位,守备南京兼中军都督府佥事。嘉靖四年加太子太保,统领中军都督府。嘉靖十七年四月,守备南京。隆庆五年二月去世。徐邦瑞继承爵位。徐鹏举曾宠幸其妾,冒封夫人,欲立其子为嫡,坐夺禄。...[详细]
徐钦,中山王徐达孙,徐辉祖长子,濠人(今安徽凤阳)。永乐五年辉祖卒,死逾月,成祖诏群臣:“辉祖与齐、黄辈谋危社稷。 朕念中山王有大功,曲赦之。今辉祖死,中山王不可无后。”遂命钦嗣。九年,钦与成国公朱勇、定国公徐景昌、永康侯徐忠等,俱以纵恣为言官所劾。帝宥勇等,而令钦归就学。十九年来朝,遽辞归...[详细]